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长江流域4个野生大眼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长江流域大眼鳜(Siniperca kneri)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长江大眼鳜野生群体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科学数据支撑,本研究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及控制区(D-loop)全序列,对4个群体(赤水河群体-CS、南京群体-NJ、岳阳群体-YY、宜昌群体-YC)共计79尾个体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获得了长1141 bp的Cyt b基因全序列,共检测到2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Hd)指数为0.685(CS)~0.924(YC),核苷酸多样性(nucleotide diversity,π)指数为0.176%(CS)~0.285%(YY).群体内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均在0.002~0.003.(2)获得了长度为834~840 bp的D-loop全序列,在79尾个体中共检测到4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754(CS)~0.990(NJ),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548%(CS)~1.412%(YC).群体内遗传距离在0.005(CS)~0.014(YC),群体间遗传距离在0.008~0.012,提示4个野生群体均尚未达到亚种分化水平.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群体内的变异是总变异的主要来源,长江流域大眼鳜野生群体无显著遗传结构差异.

关键词: 长江 大眼鳜 细胞色素b基因 D-loop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翘嘴红鲌肌肉中磷脂的组成

食品科学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快速、灵敏检测翘嘴红鲌(Ergthroculter ilishaeformis)肌肉中各磷脂组分的方法,采用氯仿-甲醇提取翘嘴红鲌肌肉脂肪,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测定方法,对翘嘴红鲌肌肉中磷脂组成进行检测。检测条件如下:以Chromolith~?Performan-ce-Si型正相硅胶色谱分析柱(100 mm×4.6 mm)作为分离柱,正己烷-异丙醇-13%乙酸溶液为流动相体系,三元梯度洗脱,流速1.5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70℃,雾化气(氮气)压力为320 kPa。在此条件下,翘嘴红鲌肌肉中各磷脂组分均能完全分离,且各磷脂组分在相应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精密度高,变异系数均小于3.0%,平均回收率为88.38%~107.41%,相对标准偏差为0.40%~4.95%。本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翘嘴红鲌等淡水鱼中磷脂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翘嘴红鲌 磷脂 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污泥臭氧原位减量工艺中四环素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去除

环境科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一套中试规模的污泥臭氧原位减量(SOR)系统,通过长期(111 d)运行考察了其对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和阿奇霉素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SOR工艺可以实现剩余污泥零排放,化学需氧量和氮的去除性能与常规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接近,但除磷性能有所下降.SOR工艺出水中目标抗生素浓度与常规A/A/O工艺无明显差别,而污泥中目标抗生素含量明显低于常规A/A/O工艺.质量衡算表明,目标抗生素在A/A/O及SOR工艺中的输入输出均渐趋平衡;SOR工艺进水中91.2%~98.1%的目标抗生素被臭氧降解,而常规A/A/O工艺进水中82.3%~91.2%的目标抗生素随剩余污泥排放.因此,SOR工艺可以同步削减污水处理厂中剩余污泥及抗生素向环境中的排放.

关键词: 活性污泥工艺 污泥原位减量 臭氧 四环素 大环内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卵形鲳鲹鱼片热风干燥条件优化及其品质特性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丰富大宗养殖卵形鲳鲹的加工方式和技术,该文研究卵形鲳鲹鱼片的热风干燥技术,以感官评价、水分含量和复水率作为综合品质评分标准,分别对第一阶段干燥时间、温度,第二阶段干燥时间、温度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的热风干燥工艺条件,并分析最佳干燥条件下产品的品质特性.结果 表明,最优的工艺条件为第一阶段干燥时间、温度为4h、80℃,第二阶段干燥时间、温度为2h、70℃.在此条件下干燥得到的卵形鲳鲹鱼片表面干燥,咀嚼性、硬度有所上升,色泽金黄,风味优良,综合评分为(62.54±2.62).其水分含量为33.69 g/100 g,粗蛋白含量为38.52 g/100 g,粗脂肪含量为24.12 g/100g.并发现其饱和脂肪酸降低了3.48%,单不饱和脂肪酸上升了9.35%,多不饱和脂肪酸下降了6.45%.该文创新地将两段式变温干燥应用到卵形鲳鲹加工上,并对干燥条件进行优化,为卵形鲳鲹等大宗养殖海水鱼类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卵形鲳鲹 热风干燥 两段式干燥条件 品质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差异性分析

南方水产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LA-ICP-MS)测量南海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耳石微量元素浓度,分析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及与钙(Ca)元素比值的变化,探讨其存在的差异和与栖息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鸢乌贼耳石主要微量元素为Ca、锶(Sr)、钠(Na)、铁(Fe)、钡(Ba)、锰(Mn).方差分析表明,鸢乌贼中型群和微型群及其性别间耳石微量元素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除Fe/Ca外,不同耳石区域微量元素浓度与Ca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核心区Sr/Ca最高,随后逐渐降低,不同产卵群体和地理区域耳石Sr/Ca无显著差异(P>0.05).幼体期Sr/Ca与温度呈正相关性,与盐度呈负相关性,可以作为良好的温度指标.Na/Ca先增大后减小,暗区最高,核心区和后核心区Na/Ca在不同产卵群体间差异显著(P<0.01).Mn/Ca和Ba/Ca先减小后增大,暗区最低,随后分别在边缘区和外围区增大.成体期耳石Ba/Ca与盐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垂直移动的指标.Fe/Ca在不同产卵群体和地理区域中差异显著(P<0.01).分析认为,Na/Ca和Fe/Ca较为适合研究南海鸢乌贼不同群体的划分,Sr/Ca和Ba/Ca可用于推测鸢乌贼的栖息环境.

关键词: 鸢乌贼 耳石 微量元素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南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往复流作用下深水网箱的单锚腿系泊系统设计及效用评估

海洋渔业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现有的多点系泊系统的复杂性及其暂无替代系泊方式是制约网箱养殖产业走向深远海的因素之一。借鉴单点系泊系统的优势,设计出一型可应用于往复流情况下的新型单锚腿系泊系统,通过计算和海域实测试验表明,该单锚腿系泊系统具备两级刚度的特点,满足网箱的系泊需求。在此基础上,以NACA0030对称翼形网箱为系泊对象,对单锚腿系泊系统与翼型网箱的耦合系统展开了南海海域50YRP海况下7个典型工况的扫略计算,完成系泊系统的安全与效用评估。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泊系统在15~50 m水深范围内均具备较高的安全性,最适宜30 m水深使用。

关键词: 往复流 单锚腿系泊系统 深水网箱 海域实测 翼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鸢乌贼目标强度绳系控制法测量

水产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7年9月在南海北部(18°42.9′N,113°05.5′E)附近的深海海域,利用Simrad EY60型便携式分裂波束科学探鱼仪(120 kHz)和自制的鸢乌贼绳系控制装置对25尾鸢乌贼逐尾进行了单体目标强度(TS/dB)的测量,探讨了鸢乌贼单体目标探测中脉冲长度决定水平(PLDL/dB)、最小标准脉宽(min NPL)、最大标准脉宽(max NPL)和短轴角度最大标准偏差(MIA)等参数的变化对鸢乌贼单体目标强度测量的影响,分析了鸢乌贼单体TS的变化规律,并归纳了鸢乌贼TS与胴长的关系。结果显示,①随着PLDL增大,所探测鸢乌贼单体目标的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特征,并在PLDL=6 dB时达到峰值,而平均TS则呈单调增加趋势;随着min NPL增大,鸢乌贼单体目标的数量减少,在min NPL<0.7范围内,平均TS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当max NPL<1.2时,鸢乌贼单体目标的数量随max NPL的增大而增加,但平均TS却随之减小,当1.2

关键词: 鸢乌贼 渔业声学 目标强度 绳系控制法 单体目标探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使用微卫星标记评估北部湾长毛对虾增殖放流效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增殖放流效果,探究长毛对虾增殖放流对自然群体的遗传学影响。本研究使用9对微卫星标记,开展了长毛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价研究,并对长毛对虾亲体、放流群体与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对比。研究显示,回捕的517尾长毛对虾样品中,放流个体占回捕总数的39.07%;基于放流群体与野生群体的头胸甲长分析,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亲体、放流群体以及增殖海域内野生群体的期望杂合度(H_E=0.726, 0.727, 0.732)、多态信息含量(PIC=0.690, 0.690, 0.694)与等位基因丰富度(A_R=10.435, 10.246, 11.288)等遗传多样性指数数值均显示三者处于相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放流群体与野生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指数较低(F_(ST)=0.004 5)。研究结果表明,增殖放流有效地补充了长毛对虾的自然资源量,未对长毛对虾自然群体造成明显的遗传学影响。

关键词: 长毛对虾 北部湾 增殖放流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放流效果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枪鱼中生物胺的防控技术与检测技术的研究发展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枪鱼素有"海洋黄金"之称,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在我国,金枪鱼大多作为生鱼片来食用,因此鱼肉的品质以及卫生安全就成为了消费者所关注的重点。生物胺是对鱼肉安全性造成重大影响的一个因素。该文主要综述国内外生物胺的防控技术研究的最新概况,介绍了目前应用较多、前景较好的防控技术,并着重总结了近年来在金枪鱼等海产品中生物胺检测技术的研究情况,结合当前的市场需求,对今后的生物胺防控技术以及生物胺检测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金枪鱼 品质 卫生安全 生物胺 防控技术 检测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冷冻罗非鱼鱼糜抗冻作用机制

食品科学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肌原纤维蛋白理化指标、鱼糜凝胶特性的测定及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冷冻罗非鱼鱼糜的抗冻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罗非鱼鱼糜中添加EGCG具有一定的抗冻效果,对比空白组具有显著差异性。冻藏期间空白组鱼糜中盐溶性蛋白含量、总巯基含量分别下降了68.2%和62.9%,而添加0.01%EGCG后二者的降幅分别为54.5%和49.2%,且EGCG还明显延缓了肌原纤维蛋白的氧化羰基化作用。此外,冻藏过程中,EGCG组和空白组鱼糜凝胶强度和持水性随冻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且EGCG添加量较大时,反而加快凝胶劣化。SDS-PAGE显示,EGCG能够有效抑制肌原纤维蛋白降解,其中质量分数为0.01%的EGCG效果最佳。EGCG能延缓肌原纤维蛋白变性和降解程度,延缓鱼糜氧化变质程度,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鱼糜抗冻剂。

关键词: 鱼糜 抗冻剂 肌原纤维蛋白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凝胶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