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00条记录
绿色木霉几丁质酶基因Tvchi cDNA的克隆、原核表达与活性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T-PCR方法从绿木霉ZBS-6中扩增了几丁质酶基因Tvchi,序列分析表明Tvchi开放阅读框为1 293 bp,编码430个氨基酸残基,Blast分析表明,与多种木霉18家族内切几丁质酶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SDS-PAGE和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成功的获得了47 kD的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经Ni-NTA柱亲和纯化,获得了纯度较高的融合蛋白Tvchi。Tvchi最适酶活温度为37℃,最适酶活pH值为6.8。表达产物对小麦全蚀病、赤霉病、纹枯病病原菌显示出较好的抑菌活性。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木霉几丁质酶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绿色木霉 几丁质酶基因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头孢氨苄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西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合成头孢氨苄(Cefalexin,CEX)的人工抗原,制备特异性的CEX多克隆抗体。采用戊二醛法合成头孢氨苄全抗原CEX-BSA、CEX-OVA,紫外分光光度计(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UV)、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鉴定,用CEX-BSA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定多抗血清效价,阻断ELISA鉴定其敏感性、特异性。结果显示,紫外扫描测得CEX-BSA、CEX-OVA中CEX和BSA、OVA的分子结合比分别为21.7∶1和14.6∶1;SDS-PAGE结果表明,BSA的泳动速度大于CEX-BSA,说明CEX-BSA的分子质量大于BSA,进一步说明CEX与BSA偶联成功;2号小鼠抗血清的效价最高,对CEX的IC50为769.588μg/L,与头孢拉定的交叉反应率为1.283%,与其他药物无交叉反应。说明通过系列ELISA鉴定,获得高价、敏感、特异的多克隆抗体。

关键词: 头孢氨苄 人工抗原 合成 多克隆抗体 制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定位施肥对作物效应的研究进展

土壤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农业有关的长期定位试验站进行简要的介绍,系统的阐述了国内外的长期定位施肥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品品质、产量以及肥料效率的影响,运用系统分析法分析了长期定位施肥在我国农业领域研究的分布概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本领域的研究重点,以期为开展长期定位在作物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作物 生长发育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异源六倍体小麦中甲基化差异的MSAP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MSAP方法分析了小麦从四倍体到六倍体进化过程中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遗传模式的变化。结果表明,人工异源六倍体小麦SCA/SQ(AABBDD)及其四倍体母本SCAUP(AABB)、二倍体父本粗山羊草SQ523(DD)的总甲基化水平分别为28.21%,27.53%,24.11%。37对引物检测到1 087条差异的扩增片段,对这些位点的甲基化遗传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人工异源六倍体中发生过甲基化的比例为18.95%,高于去甲基化的比例(2.58%)。这些结果揭示了小麦从四倍体到六倍体的进化过程中,通过对一些功能基因的甲基化来减轻异源多倍化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 人工六倍体小麦 异源多倍化 甲基化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茎点枯病菌诱导后芝麻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及其基因表达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和实时荧光PCR分析茎点枯病菌诱导下芝麻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和基因表达,以探讨POD在芝麻抗茎点枯病过程中的作用。酶活变化分析表明,在芝麻茎点枯病菌诱导下抗病品种豫芝11POD活性比感病品种冀9014升高快,感病品种在病原菌诱导36h后,POD活性才明显上升且高于抗病品种。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在芝麻茎点枯病菌诱导后,抗病品种豫芝11中POD基因的表达从开始就有上调表达趋势,而感病品种冀9014在24h后才上调表达,且表达量前者高出后者5倍多。在芝麻茎点枯病菌诱导下,POD活性和基因的表达在芝麻抗病品种豫芝11和感病品种冀9014中有明显差异,可以推测,酶的活性变化、基因上调表达时间及表达量上的差异与芝麻的抗病反应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芝麻 茎点枯病菌 过氧化物酶 酶活 表达模式 抗病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履蚧幼虫化学防治药剂的筛选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有效防治草履蚧,在室内以药膜法评价了13种农药对草履蚧一龄幼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丁硫克百威、联苯菊酯、氰戊菊酯、哒螨灵对草履蚧具有中等毒杀活性,在100μg/mL质量浓度下试虫的死亡率为50.0%~87.5%;杀扑磷、啶虫脒、异丙威、特丁硫磷的活性较高,在100μg/mL质量浓度下对草履蚧幼虫的致死率均达100%,进一步测定表明,其LC50值分别为9.15、0.69、0.66、0.61μg/mL。利用Gowing法对啶虫脒与异丙威的混用效应进行评价,发现二者混用起到增效的作用。建议生产上将啶虫脒与异丙威组合使用防治草履蚧。

关键词: 草履蚧 杀虫剂 药膜法 毒力 啶虫脒 异丙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sp7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nsp7重组蛋白的免疫学活性,采用RT-PCR的方法从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病毒(PRRSV)BJ-4毒株中扩增得到nsp7基因,将基因连接到pET-28a载体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利用Ni-NTA进行亲和纯化,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对重组蛋白进行分析和鉴定,通过间接ELISA方法研究了重组蛋白的免疫学活性。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nsp7重组蛋白,间接ELISA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为建立nsp7特异性抗体的间接ELSIA检测方法及PRRS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 nsp7蛋白 BJ-4病毒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水溶肥料对茶叶产量与生化成分影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类型新型水溶肥料对云南茶叶产量与生化成分的影响,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对6种新型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含海藻酸水溶肥料和含调节剂水溶肥料)在茶叶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产量性状与生化成分角度看,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增产效果最好,较CK(喷清水处理)增产13.13%;其与理想新型肥料的关联度值最大,加权关联度为0.873 7,等权关联度为0.905 4。从茶叶生产经济效益分析角度看,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的产值与利润最高,较CK增加利润5 613.75元/hm2。综合产量、生化成分和经济效益三方面的效果,建议茶叶生产上使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和含腐植酸水溶肥料。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新型水溶肥料 茶叶 产量 生化成分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9962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郑麦9962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丰优育种室利用太谷核不育系轮回选择,创造中间材料,通过有性杂交方式,采用系谱法进行定向选择和鉴定而培育出的高产稳产、抗病、中熟小麦新品种,2009和2010年分别通过河南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申报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并受理,2011年获得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介绍了小麦新品种郑麦9962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分条件下保水剂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保水剂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生长过程中对土壤结构的作用过程与机理,在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保水剂用量(T1:0 mg kg-1、T2:27 mg kg-1、T3:54 mg kg-1、T4:81 mg kg-1)对冬小麦拔节期和收获期的土壤结构和入渗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改善了冬小麦生长过程中的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和入渗能力。轻度胁迫条件下,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增强,且拔节期效果更显著;充分灌水条件下,各处理中以T3和T4处理>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较高。除T4处理外,随小麦生育期的推进土壤饱和导水率有所降低。而不同水分条件下,各处理中均以T4处理的饱和导水率较高,但轻度胁迫的处理高于充分灌水的处理。与充分灌水相比,在轻度胁迫条件下,保水剂的施用更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和导水能力,但到小麦收获时土壤结构稳定性以充分灌水条件下的处理较佳。综合以上分析,各处理均有T4处理的改土效果为佳。

关键词: 保水剂 盆栽 水分条件 土壤结构 饱和导水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