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00条记录
采收期对双孢蘑菇生理特性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双孢蘑菇品种W-192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了3个采收期(根据菌盖直径和生长期分别记菌盖直径2~3,3~4,4~5 cm为采收期Ⅰ、Ⅱ、Ⅲ)双孢蘑菇的含水量、开伞率、褐变度、呼吸强度、总多酚、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丙二醛7个指标在低温贮藏(4±1)℃期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采收期Ⅰ和Ⅲ相比,采收期Ⅱ的双孢蘑菇延后3 d左右才出现呼吸高峰,丙二醛含量始终较低,含水量在贮藏前期较高,白度值在贮藏后期保持较好,开伞率在贮藏后期低于其他2组,体现出更好的耐贮藏性。对于低温贮藏的双孢蘑菇W-192,应在采收期Ⅱ采收;对即将上市的蘑菇可在采收期Ⅲ采收。

关键词: 双孢蘑菇 采收期 生理特性 贮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包膜控释钾肥对烤烟叶片钾含量及质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生物包膜控释钾肥基施+追施、全部追施(分2次)对烤烟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钾处理的烤烟叶片钾含量均随烤烟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下降.移栽后90 d,包膜控释钾肥基施+追施处理、包膜控释钾肥全部追施处理的烟叶钾含量(1.77%、1.62%)分别比对照(普通钾肥基施+追施)提高22.9%和12.5%.不同处理同一叶位的平均钾含量和同一叶住同一部位钾含量均表现为包膜控释钾肥基施+追施处理>包膜控释钾肥全部追施处理>对照.包膜控释钾肥基施+追施处理、包膜控释钾肥全部追施处理的烟叶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2.9%、10.3%,产值分别增加4 170.0元/hm2、3 273.0元/hm2,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均较对照显著提高,评吸总得分分别比对照提高3.1分和1.5分.包膜控释钾肥基施+追施处理和包膜控释钾肥全部追施处理相比,烟叶各测定指标差异不显著.总之,在施钾量相同情况下,与普通钾肥相比,包膜控释钾肥不论基施+追施还是全部追施均表现出较好的增加烟叶钾含量、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 生物包膜控释钾肥 烤烟 叶片 钾含量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愈伤组织及分化体系的建立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建立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愈伤组织及分化体系。[方法]以4个品种的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的激素浓度及基因型对紫花苜蓿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4个品种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差别不大;最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改良SH+2,4-D 2 mg/L+KT 0.05 mg/L;苜蓿王的分化率和出苗率表现较佳;最佳分化培养基为改良SH+KT 0.4 mg/L。[结论]该试验为今后筛选易分化的苜蓿品种和研究"转基因苜蓿疫苗"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花生品种幼叶丛生芽诱导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高诱导率的花生品种并建立花生的高频再生体系,比较了22个花生品种在MS和1/2MS培养基中的萌发情况,同时以4d苗龄的花生幼叶为外植体,研究了花生幼叶丛生芽诱导率的品种差异性,以及羧苄青霉素(Carb)和头孢霉素(Cef)对花生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22个花生品种的种子在1/2MS培养基上萌发率均比在MS培养基上稍高。不同品种花生幼叶丛生芽诱导率差异明显,其中Hz006、Hz001、Hz012和Hz037幼叶外植体的丛生芽诱导率较高,均高于90%,Hz015最低,只有31.8%。添加500mg/L Carb对花生幼叶丛生芽分化无抑制作用,其中,Hz009添加500mg/L Carb后,丛生芽诱导率比不添加抗生素的CK提高13.5个百分点;Cef则对多数花生品种芽诱导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以Hz010最为明显,其丛生芽诱导率下降48.5个百分点。因此,花生种子预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遗传转化时应选择Hz006、Hz001、Hz012和Hz037等高诱导率的花生品种,农杆菌介导花生转化时选择Carb抑菌比较合适。

关键词: 花生 品种 丛生芽诱导 抗生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类重金属胁迫对两种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当前农业研究的热点领域——重金属污染为切入点,研究了大田Cd、Pb、As、Hg、Cr5种重金属胁迫对小麦(郑麦9023、小偃22)籽粒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胁迫下,Cd、Pb、As、Hg、Cr重金属对产量三要素中单位面积群体穗数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穗粒数,对千粒重的影响最小;单位面积群体穗数对重金属Cr、Pb最为敏感,在旱田偏碱性的土壤上,Cr、Pb胁迫对小麦单位面积的群体穗数影响的临界含量分别约为187.5mg.kg-1和175mg.kg-1。对两个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影响不同,郑麦9023籽粒产量依次为Cr2

关键词: 重金属胁迫 小麦 产量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种质资源的茎点枯病抗性鉴定及评价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0年和2011年对129份芝麻种质资源(包括10份国外资源)进行了茎点枯病抗性鉴定及评价。结果表明,未发现免疫类型,高抗品种和高感品种所占比例低,感病品种占比例较大。2a鉴定抗性表现均在中抗以上的种质资源6份,分别为ZZM0565、ZZM0570、项城大籽白、新蔡选抗、河南商水农家种和KKU3;表现高感的种质资源5份,分别为ZZM1080、ZZM1102、ZZM0146、ZZM4177和ZZM2388。江淮一年两熟夏芝麻区的抗源材料最多,其次为华北一年一熟春芝麻区。

关键词: 芝麻 种质资源 茎点枯病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甘薯病毒种类的血清学和分子检测

植物病理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9~2010年,从我国18个省(市)采集了176份表现病毒病症状的甘薯样品。利用血清学、PCR和核苷酸序列测定的方法,对上述样品中的病毒种类进行了鉴定。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样品中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的阳性率最高,达56.3%,其次为甘薯G病毒(SPVG)和甘薯类花椰菜花叶病毒(SPCaLV),阳性率分别为34.1%和33.5%。PCR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我国甘薯上至少存在SPFMV、SPVG、甘薯潜隐病毒(SPLV)、甘薯褪绿斑病毒(SPCFV)、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黄瓜花叶病毒(CMV)、甘薯脉花叶病毒(SPVMV)和甘薯卷叶病毒(SPLCV)8种病毒。此外,供试样品中没有检测出甘薯轻斑驳病毒(SPMMV),是否存在甘薯轻斑点病毒(SPMSV)、SPCaLV和C-6病毒尚不能确定。

关键词: 甘薯 病毒检测 ELISA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ZmCKX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T-PCR技术,从玉米自交系郑58中克隆了编码细胞分裂素氧化酶1的基因(Zm-CKX1),该基因阅读框全长为1 608bp,编码535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57kD,理论等电点pI=5.22。该基因与TaCKX1、AtCKX在核苷酸水平上同源性分别为69%、49%。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该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玉米雌穗中随着授粉时间的延长,ZmCKX1基因表达量逐渐升高,并且ZmCKX1基因在郑单958及其亲本、安玉5号及其亲本雌穗中的表达量明显不同,表现为超低显性表达模式。因此推断,ZmCKX1基因可能是一个与杂种优势相关的基因。

关键词: 玉米 ZmCKX1 基因克隆 功能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量子点标记技术在免疫学检测中的应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59年,Yalow等[1]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与免疫反应相结合建立了放射免疫测定法,实现了痕量分析化学方面的重大突破,从而开创了标记免疫分析这一崭新领域。此后,一系列标记免疫分析方法纷纷涌现并不断发展,如酶联免疫吸附法、荧光免疫测定法、免疫层析测定法、免疫传感器测定法等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部分玉米地方品种主要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表型和基因型的聚类分析,从不同类群中筛选到18份河南省特异玉米地方品种,对其进行产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地方品种一般配合力对其产量性状作用较大,一般配合力(GCA)较高的是老人牙、红胡玉和朝鲜白马牙,其效应分别为29.93、13.65和9.94;产量的特殊配合力(SCA)较高的分别是黄早四×本地白玉米、掖478×白盖玉米、黄早四×老人牙、掖478×踏坑白、黄早四×混选一号和黄早四×红胡玉,其效应分别为15.62、14.36、13.03、12.88、9.33和8.59。在所有杂交组合中,黄早四×老人牙的产量最高,而掖478×踏坑白和掖478×白盖玉米组合次之,其平均单株产量分别为182g、170g和168g,这3个组合可作为潜势组合进一步试验。因此,在从地方品种中选育自交系作亲本时,应重点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地方品种,同时,结合特殊配合力测定,才能得到产量优异玉米杂交组合。

关键词: 河南 玉米 地方品种 产量性状 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