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甜高梁茎秆提取乙醇的实验报告(第Ⅰ报)-不同品种乙醇提取量的实验
《酿酒科技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以甜高粱品种九甜粱1号和九甜杂1号为材料,采用简易固态发酵法,对其茎秆提取乙醇进行了实验.实验证明,甜高粱茎秆是提取乙醇极佳的生物质能源.九甜粱1号茎秆可提取50%vol粗乙醇9.26t/hm^2,折99.6%vol的无水乙醇3.96t/hm^2.九甜杂1号茎秆可提取50%vol粗乙醇8.76t/hm^2,折99.6%vol的无水乙醇3.75t/hm^2.单位面积甜高粱茎秆乙醇提取量明显高于单位面积玉米籽实的乙醇提取量.但不同的甜高粱品种茎秆乙醇的提取量有明显的差异,要科学的选用甜高粱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高粱自交系幼胚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7份高粱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对组织培养的反应和植株再生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高粱基因型间愈伤组织诱导率没有明显差异,但胚性愈伤组织百分率、不定芽分化率以及再生频率有明显差异。其中YN336A、YN267R、YN510R和YN338A的再生效果较好,其不定芽发生率、不定根发生率及移栽成活率分别为64.4%-72.8%,76.2%-100.0%和36.3%-80.0%。对只生根不生芽的基因型,加入1-2 mg/L KT有明显抑制生根、促进生芽的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螟的控制作用研究
《玉米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玉米不同品种清种、混种和间种不同作物后玉米螟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玉米清种区与混种区的玉米螟发生情况比较、分析得出,混种对降低一代玉米螟卵量有明显作用,比清种一代玉米螟卵降低幅度在13%~45%。通过玉米间种不同作物后玉米螟发生情况分析得出,间种向日葵的小区中玉米螟的蛀孔数和活虫数明显低于其它处理,认为向日葵可能对玉米螟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