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中国西北部草地植被降水利用效率的时空格局

生态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被降水利用效率(PUE)是评价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生产力对降水量时空动态响应特征的重要指标。利用光能利用率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估算了2001—2010年中国西北七省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结合降水量的空间插值数据,分析了近十年草地植被PUE的空间分布、主要植被类型的PUE,及其时空格局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1—2010年西北七省草地植被的平均PUE为0.68 g C m~(-2)mm~(-1)。在温带草地各类型中,PUE的大小顺序为草甸草原>灌丛>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各类型草地PUE之间差异显著;对于高寒草地而言,高寒草原的PUE显著高于高寒草甸;(2)温带草地PUE的空间分布与年降水量的关系呈抛物线形状(R~2=0.65,P<0.001),PUE峰值出现在年降水量P=472.9 mm的地区;荒漠地区植被PUE的空间分布与年降水量的关系同样呈抛物线形状(R~2=0.63,P<0.001),PUE峰值出现在年降水量P=263.2mm的地区;对于高寒草地而言,年降水量100 mm以下地区植被PUE变异较大,年降水量大于100 mm的地区植被PUE的空间分布随降水量的变化呈抛物线形状(R~2=0.47,P<0.001),PUE峰值出现在P=559.2 mm的地区;(3)不同降水量区域,植被PUE的年际波动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也有较大差别。在年降水量为200—1000 mm的地区,草地PUE的年际波动与年降水量的变化呈正相关;在年降水量高于1050 mm的地区,草地PUE的年际波动与年均温的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最高可达到0.4。

关键词: 降水利用效率 植被覆盖度 温带草地 高寒草地 概念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草莓资源加工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江西农业学报 2017

摘要:草莓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草莓制品可以提高其附加值。综述了我国草莓制品的加工利用概况及应用前景,并讨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全面提升中国草莓产业化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草莓 加工 利用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球孢白僵菌HFW-05对烟粉虱的致病力及组织病理影响

环境昆虫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环境温湿度是影响白僵菌菌株致病力的关键因素,本文测定了不同温、湿度下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HFW-05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若虫及卵的致病力,同时观察了烟粉虱感病若虫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各浓度下烟粉虱若虫的校正死亡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基本一致,接种3-4 d时出现死亡高峰,白僵菌HFW-05对烟粉虱1龄、2龄、3龄若虫的LC_(50)分别为5.94×10~4、1.06×10~5、5.08×10~5孢子/mL,LT50分别为2.54 d、2.68 d、3.18 d;白僵菌HFW-05对卵的致病力很低,1×108孢子/mL接种浓度下,卵的6 d感染率仅为24.9%。在25℃、30℃下,HFW-05对烟粉虱若虫表现出最强的致病力,高于或低于此温度时,烟粉虱若虫死亡速度减慢,死亡率降低。相对湿度发生变化时,烟粉虱若虫死亡速度和死亡率明显不同,相对湿度高于90%时,烟粉虱若虫死亡速度最快,死亡率最高,相对湿度介于70%-90%时,白僵菌HFW-05对烟粉虱若虫的致病力无明显差异,但校正死亡率显著低于环境湿度大于90%的处理,相对湿度低于70%时,烟粉虱死亡率也达到60%左右。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尾部舌状突是HFW-05侵染烟粉虱若虫的关键部位。研究结果表明白僵菌HFW-05在烟粉虱的生物防治中有较大的潜力。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烟粉虱 致病力 组织病理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粮棉轮作模式下深翻对冬小麦灌浆期旗叶衰老、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深翻与小麦灌浆的关系,以冀麦585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的深翻深度对冬小麦灌浆期旗叶衰老和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翻70 cm处理可以提高冬小麦灌浆后期旗叶SPAD值,提高叶绿素含量,延缓旗叶衰老;深翻50 cm和深翻70 cm提高灌浆期冬小麦的土壤含水量,旗叶的光合特性,延长叶片功能期;深翻处理提高灌浆后期小麦的籽粒干质量、最大灌浆速率、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和理论最大粒重,延后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深翻30 cm和深翻50 cm处理通过提高千粒质量和收获指数来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其中深翻50 cm的保水效果好于深翻30 cm。因此,农业生产中合理深翻是提高冬小麦灌浆后期灌浆速率,延缓叶片衰老,从而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小麦 衰老 深翻 灌浆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设施常用农药对欧洲熊蜂的毒力及残毒测定

河北林果研究 2017

摘要: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欧洲熊蜂,测定了5种设施常用药剂对欧洲熊蜂的毒力及残毒毒性,结果表明:噻虫嗪对欧洲熊蜂的半致死量LD50值为0.061μg/蜂,为高毒;氯虫苯甲酰胺对其半致死量LD50值为8.507μg/蜂,为中毒;藜芦碱、印楝素和苯醚甲环锉对其半致死量LD50值分别为69.936μg/蜂、109.141μg/蜂和336.094μg/蜂,均为低毒,其中苯醚甲环锉的毒性最低。残毒试验结果表明:天然植物源农药藜芦碱、印楝素对熊蜂没有残留毒性;杀菌剂苯醚甲环锉对其有轻微毒性;杀虫剂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对其毒害比较明显,其中噻虫嗪在喷药5d后仍有轻微毒性。

关键词: 欧洲熊蜂 农药 毒力 残留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耐盐评价方法综述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盐碱地的植被修复一直是一个较难攻克的科学问题。植物的引种驯化及其改良在盐碱地的开发利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依赖于适生植物的耐盐性评价和筛选。由于不同的耐盐植物遗传基础差异较大,主要抗盐机制各异,至今未形成一个权威的耐盐性评价体系,从而造成了一些耐盐鉴定结果的不科学性,制约着盐生植物的应用和耐盐新品种的开发。因此,以植物的遗传差异为基础,建立一个系统的植物耐盐性评价方法势在必行。综述以植物耐盐生理指标和表型盐胁迫症状指标为基础的植物耐盐性评价的研究进展,探讨耐盐性鉴定标准建立中的核心问题,并展望一些可能用于植物耐盐性评价的新技术,以期加快相关标准的形成。

关键词: 盐胁迫 耐盐机制 耐盐指标 耐盐评价 植物修复 盐碱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黑绿12号黑绿豆新品种的选育

农业科技通讯 2017

摘要:冀黑绿12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联合选育的绿豆新品种。该品种是2003年以冀绿9号为母本、以冀绿7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谱法处理后代选育而成。2011-2012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均表现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好等特点,2012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命名,适于在重庆各区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冀黑绿12号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散液相微萃取荧光法测定果蔬中残留吡蚜酮

农药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分散液相微萃取和表面活性剂增敏,建立果蔬中吡蚜酮残留量的荧光分光光度快速测定法。[方法]用二氯甲烷作为萃取剂,丙酮作为分散剂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水作溶剂,320μ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0.1 mol/L)作增敏剂,室温静置10 min。1 cm石英比色皿作吸收池,于激发波长(λ_(ex))312 nm、发射波长(λ_(em))349 nm处测定荧光强度。[结果]在0.02~1.00 mg/L范围内,吡蚜酮浓度与荧光强度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196 mg/kg。加标回收率为87.73%~99.06%,RSD为2.93%~9.67%。[结论]新建方法可用于水果蔬菜中吡蚜酮残留测定。

关键词: 吡蚜酮 分散液相微萃取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荧光分光光度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硬粉果番茄硬度遗传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

摘要:为了选育硬粉果型番茄新品种,研究硬粉果番茄硬度遗传规律问题,选取硬粉果骨干亲本材料母本P27、父本P31及配置的F_1组合15#为试材,利用质构仪研究果实硬度变化及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同一果实横向硬度最低,纵向硬度次之,果肩硬度最高。中青果期果实的平均硬度较高,转色期和红熟期硬度下降明显加快;P27、P31、F_1组合15#红熟果平均硬度分别为13.27、10.88、12.28 N;红果期与青果期果实硬度极显著正相关;F_1组合15#红熟果的果形指数为0.87,果实圆形,果皮厚度0.7~0.8 cm,5~6个心室,单果重258 g,是硬粉果番茄选育的理想品种。番茄果实硬度与果实大小、果皮厚度、心室数、单果重没有必然的联系,果形指数可作为番茄硬度的间接选择指标。

关键词: 番茄F1组合 母本 父本 硬度 质构仪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80g/L灭草松水剂防除移栽稻田杂草药效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7

摘要:为明确480 g/L灭草松水剂对冀东滨海稻区移栽稻田中杂草的防效效果,以480 g/L排草丹水剂为对照,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480 g/L灭草松水剂不同剂量(960、1 200、1 440、2 400 g/hm~2)防除移栽稻田杂草的效果。结果表明:480 g/L灭草松水剂不同用药量防除稻田扁杆藨草、萤蔺等多年生莎草科杂草以及慈菇、泽泻、雨久花等阔叶杂草效果显著,施药后35 d杂草株数和鲜重综合防除效果均在95%以上。与排草丹水剂900 g/hm~2相比,综合防除效果差异不显著。可见,在冀东滨海稻区,480 g/L灭草松水剂防治稻田杂草推荐使用剂量为960~1 200 g/hm~2。以阔叶杂草为主的稻田采用960 g/hm~2,以扁杆藨草、萤蔺等多年生莎草科杂草为主的稻田采用1 200 g/hm~2。

关键词: 480 g/L灭草松水剂 移栽稻田 多年生莎草科杂草 阔叶杂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