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高温雨季草莓种苗管理技术

中国园艺文摘 2017

摘要:针对草莓苗期温度升高和雨量增加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适宜的肥水管理、植株管理、温湿度调控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应对高温雨季的危害,以保证草莓种苗的质量,减少育苗者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 高温雨季 草莓种苗 管理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文献的国内林下经济领域发展态势分析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7

摘要:以国内主要中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对林下经济研究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通过关键词检索,辅以中图分类,检索了2006年—2015年间发表的林下经济领域方面的论文,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了林下经济研究论文的发展趋势,通过主题共词分析找出当前林下经济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 林下经济 专业分布 地域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玉’ב金冠’苹果杂交后代果实糖酸组分遗传分析

果树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糖酸组分在苹果杂交后代中的遗传规律。【方法】以苹果品种‘红玉’与‘金冠’及其杂交后代的实生群体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测定‘红玉’与‘金冠’及其杂交后代果实糖酸组分含量。【结果】糖组分含量在‘红玉’与‘金冠’杂交后代中呈正态分布,符合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在亲本与其杂交后代果实中,果糖、葡萄糖、蔗糖是主要糖组分。亲本的果糖与葡萄糖含量比例要低于杂交后代中2者的平均比例。杂交后代群体果实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39.86、15.46、23.02 mg·g~(-1),遗传传递力分别为71.59%、65.56%、182.55%;果糖、葡萄糖的遗传主要是加性效应引起的,蔗糖的遗传除存在加性效应外,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加性效应。果实中酸的主要成分有苹果酸、枸橼酸、琥珀酸和草酸,草酸、琥珀酸、枸橼酸含量都呈不连续变异,苹果酸呈连续变异,具有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特征。杂交后代群体果实中苹果酸、枸橼酸、琥珀酸、草酸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55、0.04、0.03、0.02 mg·g~(-1),遗传传递力分别为90.09%、57.62%、84.26%、91.57%。【结论】果糖、葡萄糖、蔗糖、苹果酸是由微效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草酸、枸橼酸、琥珀酸可能是由2对主效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并受微效基因影响;分别控制琥珀酸、枸橼酸含量的2对基因间可能存在互补作用。

关键词: 苹果 杂交后代 糖组分 酸组分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花生品种更替引发的SSR位点遗传多样性变化趋势分析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旨在了解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花生品种更替所引发的SSR位点遗传多样性变化,以期为花生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选用154对SSR引物对68个大面积推广种植品种进行检测。【结果】共获得173个位点,检测到872个等位变异,平均为5.04个等位变异/位点,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014~0.881,平均0.477。20条染色体中,b07遗传多样性最高,染色体a04最低。品种更替过程中,20世纪80年代品种更替对SSR位点遗传多样性影响最为显著,与20世纪70年代及以前品种相比,表现为等位基因遗传丰富度增加、多样性指数增加、品种间遗传距离略有降低。20世纪80年代以后,SSR位点的等位基因丰富度增加、多样性指数和品种间遗传距离均无明显变化。检测到5个等位变异数随年代增加减少的SSR位点。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类群分布与系谱及地理来源相关,与品种更替年代无关。【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花生品种更替过程中,主栽品种等位基因丰富度增加,而等位基因分布均匀度尚未产生显著性改变。

关键词: 花生 品种更替 主栽品种 SSR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洲抗病优异玉米种质的鉴定及其与自育骨干系高产优势组合的筛选

河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了获得高产、抗病性强的玉米杂交种,利用SSR标记对24份非洲玉米种质进行了类群划分,利用田间抗病性鉴定试验对抗锈病优异资源进行了筛选,并将非洲优异种质和自育骨干自交系H70492、H70202、H10802,按P(P-1)/2双列杂交设计进行组配,对高产优势组合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24份非洲玉米种质可分为4大类群,从中筛选出抗锈病优异种质6份(K7、K8、K12、K21、K2和K10);将6份非洲优异种质和3份自育骨干自交系进行组配得到36个组合,其中,H70202×H10802、H70202×K7、H70202×K12组合单株产量>200 g/株,且显著高于其他组合,具有明显的高产优势,可进一步进行生产试验。

关键词: 玉米 外国品种 种质资源 类群划分 优势组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丹参茶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丹参和甘草为原料,考察甘草添加量、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对丹参茶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并确定丹参茶的加工工艺和质量标准。通过正交试验可知丹参茶的较优配方为:甘草添加量5%,炒制温度90℃,炒制时间30 min。本研究所制得的丹参茶香气浓郁,口感良好,茶汤色泽棕黄清亮,质量合格。

关键词: 丹参 甘草 工艺 质量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阜平越夏香菇栽培管理技术

中国食用菌 2017

摘要:介绍1种适合阜平气候特点的香菇越夏出菇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是将制袋季节安排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灵活掌握春季低温期出菇主动权;以一膜两网一淋水管双层拱棚作出菇棚,尽力降低高温期棚内温度;搭配种植较耐高温品种,规避单一品种风险;高温期来临前进行菌棒二次转色,提高菌丝抗性,保持出菇活力。

关键词: 香菇 越夏出菇 二次转色 栽培管理 阜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花苜蓿资源抗旱性鉴定评价方法研究

草地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反复干旱法对176份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质资源进行了苗期抗旱性鉴定,开展了鉴定指标与评价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株高、根长、分枝数和根冠比均与平均抗旱系数、平均抗旱指数呈极显著相关性,均适宜作为苜蓿抗旱性鉴定指标,其中地上生物量、株高相关系数较高;通过对不同评价方法分析比较,明确了DRC适宜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IDRI适宜抗旱品种筛选,DRI适宜旱地条件下高产品种的筛选;抗旱性等级划分采用群体逐级分类法;采用DTIg、DRIv、DTIv方法分别对参试材料进行抗旱性分级,一级(抗旱性极强)材料数量分别为30份、25份、21份,对照敖汉苜蓿均处于中等水平。

关键词: 苜蓿 抗旱性 鉴定指标 评价方法 逐级分类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富硒饲用谷子种植技术规程探讨(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

摘要:根据多年的试验总结,研究富硒饲用谷子种植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种植要求、播前准备、播种要求、田间管理、刈割、运输和贮藏以及台账管理等技术要求,明确了该技术规程的具体措施与技术指标,旨在提供富硒饲用谷子种植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富硒饲用谷子 种植技术 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不育系的应用与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

摘要: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但谷子杂种优势利用一直是谷子育种的难点之一,谷子籽粒小,花器小,自然条件下异交结实率低。谷子不育系的获得和改良一直是谷子杂种优势利用中的研究难点和热点。通过多年科研人员不断的研究,目前两系法和三系法在谷子杂种优势利用中已经获得很大的进步,但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不育系多为光(温)敏类型,此类不育系自身存在多种问题,不利于杂交谷子的推广,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化学杀雄剂应用于谷子杂种优势研究,并对杂交谷子的生产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杂种优势 谷子 不育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