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特青迟心4号菜薹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西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耐热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通过3代回交转育成的雄性不育系Z49A为不育源,特青迟心4号菜薹为轮回父本,根据"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设计回交转育方案,经过4个世代的回交转育,获得新的晚熟菜薹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的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该不育系结荚能力强,不育度和不育率均达到100%。

关键词: 菜薹 核基因雄性不育系 回交转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大豆根际酶活性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置150、225、300和375kg·hm-24个施肥处理,通过测定不同生育时期大豆根际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大豆根际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推进,根际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生育前期根际酶活性较低,生育中期根际酶活性达到最大值,生育中期以后酶活性又开始降低,到了成熟期甚至低于苗期根际酶的活性。比较不同施肥量,根际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300kg·hm-2施肥处理根际酶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说明有机无机复混肥能显著提高大豆根际酶活性。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混肥 大豆 根际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系分蘖洋葱农艺性状比较研究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17份来自黑龙江省、吉林省的不同品系分蘖洋葱为试材,进行主要植物学性状、产品器官性状的调查、生理指标测定与品质分析,根据不同品系分蘖洋葱植物学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Z-011植株高大,假茎矮壮,产量较高,营养价值丰富,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分蘖洋葱 品系 植物学性状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米银对大豆菌核病核盘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大豆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生长速率抑制法、显微观察和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了纳米银离子对大豆菌核病核盘菌的抑菌效果及初步机理。结果表明:纳米银水剂对大豆菌核病核盘菌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在30 mg.L-1浓度下可达到100%的抑制效果,其对大豆菌核病核盘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为13.91 mg.L-1;菌丝在纳米银有效中浓度下的生长受到很强抑制;经纳米银处理的核盘菌菌体中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超微量ATP酶的活力均发生相应变化,处理2 h或12 h后,呈现增加趋势,但处理24 h后,则均表现为下降。因而纳米银对大豆菌核病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关键词: 纳米银 大豆菌核病核盘菌 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Vero细胞共培养体系对猪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Vero细胞共培养体系对猪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收集屠宰场废弃卵巢,抽取卵母细胞。采用电激活联合化学激活的方法得到孤雌胚胎,同时用所得的卵母细胞与卵丘细胞构建猪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并将所得的孤雌胚、核移植重构胚移入NCSU-23(培养液)中与Vero细胞共培养。结果,Vero细胞共培养组的囊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囊胚细胞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Vero细胞作为共培养体系中的滋养层细胞有利于猪胚胎的早期发育。

关键词: Vero细胞 共培养体系 孤雌胚 体细胞核移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培养基中能量底物对猪胚胎发育的影响

动物学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探讨丙酮酸和乳酸对猪(Susscrofa)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将NCSU-23培养基中的5.56mmol/L葡萄糖替换为0.2mmol/L丙酮酸、5.7mmol/L乳酸,并将此培养基命名为mNCSU-23。根据实验设计,孤雌胚及核移植胚转移到mNCSU-23或NCSU-23中培养。激活第2天统计孤雌胚及核移植胚中的5~8细胞胚胎数。激活第6天统计孤雌胚及核移植胚囊胚形成率及囊胚细胞数。实验结果表明,mNCSU/NCSU处理组的5~8细胞胚胎数及囊胚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纯使用mNCSU培养猪胚胎时,囊胚率最低,发育结果最差(P<0.05)。本研究证实,在体外培养前两天,用乳酸和丙酮酸代替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对胚胎发育有利。

关键词: 能量底物 孤雌胚 移核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下化控种衣剂对大豆幼苗生长发育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化控种衣剂(HK)和常规种衣剂(ND)对大豆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分析了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株高、植株干重、根干重、根体积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化控种衣剂能促进幼苗植株干重、根干重和根体积的增加,抑制株高的增长和根冠比的增加,提高大豆叶片SOD、POD的活性。化控种衣剂处理能促进植株的生长速度,增加叶片的保护酶活性,提高大豆幼苗的抗旱性。

关键词: 大豆 干旱胁迫 化控种衣剂 SOD PO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Cst B基因5'侧翼区序列的克隆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白猪cDNA为模板,根据GenBank上提供的猪exon1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ACE克隆方法,首次获得猪Cst B基因5'侧翼序列,得到了共44bp的序列,提交GenBank收录(GenBank登录号:EF483823)。

关键词: Cst B RAC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豆粕生物肽的生产工艺研究

大豆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菌种筛选、摇瓶发酵条件优化,系统地研究了微生物发酵生产豆粕生物肽的工艺。结果表明:枯草芽胞杆菌为最佳菌株,其豆粕生物肽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种子培养时间16 h,豆粕粒度40目,初始pH6.8,葡萄糖2%,豆粕11%,接种量6%,发酵时间48 h;在此工艺条件下蛋白质降解为多肽的得率为41.18%。

关键词: 豆粕 发酵 枯草芽胞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桦雄花突变体及其细胞学特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雄花序发育异常突变体为材料,从2008年9月18日至2009年5月6日,分期取材,对其花序和花药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生物显微制片技术观察其减数分裂和雄配子体发育。结果表明:该雄花突变体着生在当年生枝条的中部,出现较晚,形态较长且细,该植株上仍有形态上看似正常的雄花序。另外,经细胞学观察比较发现,这两种雄花序生殖发育也呈现异常状态。在单核小孢子形成之前,突变雄花序的花药及雄配子体发育比正常植株的雄花序要晚,并在单核小孢子后期发生败育,第二年春天不进行有丝分裂,不能形成成熟的花粉;形态看似正常的雄花序虽然能形成单核小孢子越冬,在第二年春天能形成成熟花粉,但只有部分花药开裂并散粉,由此推测这个白桦雄花突变体可能为雄性不育突变体。

关键词: 白桦 雄花 雄性不育 突变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