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NPK不同配比对笋瓜(印度南瓜)果实中铬(Cr~(3+))、果胶和戊糖含量的影响
《中国蔬菜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笋瓜(印度南瓜)龙园栗香为材料,研究了N、P、K不同肥料配比对笋瓜果实中铬(Cr3+)、果胶、戊糖3种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肥(尿素450kg·hm-2)的各组合下果实中Cr3+、果胶和戊糖含量均显著降低。在正常追肥(N1P1K1)前提下,仅增施钾肥的处理(N1P1K2)果实中3种物质均显著增加,仅增施磷肥的处理(N1P2K1)果实中Cr3+和戊糖含量显著增加,同时增施钾肥和磷肥的处理(N1P2K2)更有利于果实中Cr3+的积累。综合来看,生产中采用N1P1K2(尿素225kg·hm-2+磷酸铵225kg·hm-2+硫酸钾300kg·hm-2)处理进行追肥,可提高笋瓜果实中Cr3+、果胶、戊糖的含量。
关键词: 笋瓜(印度南瓜) N P K Cr3+ 果胶 戊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抗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大豆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5份具有不同程度抗旱性的大豆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选取2个产地、农艺性状差异显著的大豆品种静乐黑滚豆和辽13,对SSR引物进行筛选,从中选择出多态性丰富,带型较好的引物11对。用筛选出的引物对45份大豆种质进行PCR扩增。聚类结果表明:GD=0.41处可将45个大豆品种分成两大类,大部分品种被归为第1类,有31个品种,占总品种数的69%,第2类包含14品种,占总品种数的31%。两个大类又各自细分成不同的亚类群,聚类结果反映出品种间关系与地理起源、表型形态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呼吸道上皮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猪呼吸道上皮细胞体外的原代培养,对胶原酶Ⅳ+胰酶消化法、胰酶消化法、胶原酶Ⅳ和胰酶消化结合组织块培养法以及组织块培养法等4种分离细胞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同时比较了不同浓度胎牛血清的培养基所培养细胞的纯度及成活率,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细胞并对所得的上皮细胞进行冻存复苏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块培养法培养获得的细胞数量和纯度极显著高于胰酶消化法(P<0.01),胶原酶Ⅳ+胰酶消化法获得的细胞成活率显著高于胰酶消化法;含有5%血清的培养基培养的细胞成活率及纯度均高于用10%血清培养(P<0.01),冻存1个月后的细胞复苏率为8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绿木霉菌及其混剂对大豆菌核病的诱导抗性初探
《大豆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人工接种方法,测定拮抗菌剂对大豆菌核病的抗扩展能力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同时研究黄绿木霉菌及其混剂对大豆菌核病的诱导抗性。结果表明:离体试验中,叶片接种后,拮抗细菌和黄绿木霉菌及其混剂均可较好的抑制菌核病病斑的进一步扩展;盆栽试验中,黄绿木霉菌处理对大豆根、第1复叶、第3复叶的PAL、PPO、POD活性均有明显增强作用,而解磷钾菌或拮抗细菌处理对PAL、PPO、POD活性的变化无明显影响,化肥处理则降低PAL、PPO、POD活性;有机肥处理对PAL活性有明显增强作用,对PPO、POD活性无明显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品种对四种腐霉菌的抗性研究
《大豆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种子腐烂测试法,用对大豆有致病性的4种腐霉菌对83个大豆栽培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在参试材料中,有抗1种腐霉菌的材料,也有同时抗两2种以上腐霉菌的品种,并获得4个对4种腐霉菌都具有抗性的品种;对于单个腐霉菌而言,抗性材料数量不同。对于P.aphanidermatum表现抗性的材料有19个,占供试材料的22.3%;对P.sylvaticun表现为高抗的材料有34份,占供试材料的41.0%;对P.irregulare表现为高抗的材料有12份,占供试材料的14.5%;对P.ultimum表现为高抗的材料有32份,占供试材料的38.6%。在参试品种中,以抗P.sylvatic-un和P.ultimum的材料较多,有20个品种,占参试品种的24.1%,这表明在现有大豆品种资源中有较丰富的抗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胁迫对大豆萌发期生理指标的影响
《大豆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4℃和20℃条件下,对12个大豆品种萌发期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其萌发期耐低温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随着4℃处理时间的延长,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都升高;4℃与20℃电导率的差值略有升高,其它都降低;只有相对电导率差值的均值变化趋势与4℃变化动态一致。按照上述指标将供试品种萌发期的耐低温性分为3类:绥农14、垦丰7号、黑农48、合丰25和垦农18的耐低温性强,红丰11、铁6915和辽豆21耐低温性次之,垦鉴豆35、海南2号、合丰50和NOVA耐低温性差。结果为进一步完善防御大豆低温冷害措施和进行耐低温性生理生化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