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水稻籽粒硒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核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常规籼粳类型品种,在龙游和衢江2个试验点进行籽粒硒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籽粒硒含量在2个试验点呈显著差异,土壤硒含量高的龙游试验点的水稻籽粒硒含量较高,其水稻颖壳和糙米硒含量平均值分别是衢江点的1.22倍和1.16倍。籼稻和粳稻之间的颖壳硒含量具显著差异,但糙米硒含量在籼稻和粳稻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粳稻秀水09在2个试验点都表现出较高的籽粒硒含量,可作为富硒品种或富硒中间材料加以利用。籼稻和粳稻品种的糙米硒含量都高于颖壳硒含量。穗长、单株穗数和单株产量与颖壳硒含量具有显著负相关,单株穗数和单株产量与糙米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千粒重与糙米硒含量具显著正相关,可作筛选和鉴定富硒水稻品种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水稻 硒含量 基因型 产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响应面优化法的桑椹色素提取条件优化

中国食品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单因素试验、部分因子试验和中心点组合试验逐步优化桑椹色素的提取条件,最终得到桑椹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50℃,20%乙醇中含柠檬酸0.3%,频率40kHz,超声时间30min,料液比1:5.8(W/V)。在此条件下桑椹色素的得率为6.18g/kg。本文建立了基于桑椹色素提取条件的优化模型。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98.9%。采用优化的提取条件提取桑椹色素,其得率得到提高。

关键词: 响应面 桑椹色素 超声 柠檬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沼液稻田消解对水稻生产、土壤与环境安全影响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稻田消解沼液对水稻安全生产、土壤肥力及质量的影响,评价沼液施用后对水体及大气环境污染的风险,提出稻田沼液消解安全容量,在浙江省嘉兴市青紫泥田(属脱潜潴育型水稻土)上,进行3a定位田间小区试验,考察了不同沼液用量下水稻产量、稻谷及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含量差异,测定了稻田氨挥发通量及田面水、下渗水氮含量,并确定了稻田沼液消解容量。结果表明,连续3a、每年水稻生长季施灌沼液135~540kgN·hm-2的范围内,水稻产量与全化肥区持平或略有增产,施灌沼液处理的稻谷中有害重金属镉、铅、汞、砷含量没有明显增加;除高沼液用量处理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含量明显增加外,其他土壤肥力指标没有明显增加,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也没有明显积累;施用沼液处理田面水中铵态氮含量明显高于全化肥处理,但对土壤下渗水氮含量影响较小;2倍氮沼液用量下,水田消解中氨挥发量占总氮投入量的13%,高于全化肥处理10倍以上。在水稻生产安全、农产品安全、土壤质量可持续、农田水环境友好的前提下,水稻生长季沼液稻田消解的安全容量为540kgN·hm-2·a-1;氨挥发是目前沼液稻田消解中主要的环境风险。

关键词: 沼液 稻田消解 水稻生产 重金属 氨挥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型DPSA-1仪-SPCE微分电位溶出法同步快速检测茶叶中的铅、镉、铜

茶叶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微型DPSA-1仪结合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以微分电位溶出法对茶叶中的铅、镉、铜进行同步快速检测。优化的试验参数如下:Hg2+浓度为3×10-4 mol/L,支持电解质为1.5 mol/L pH4.0的氯化铵溶液,富集电位-1.1 V,终止电位-0.2 V,富集时间200 s。在此条件下获得的检测结果在20~840μg/L(相当于茶叶中铅含量为1~42 mg/k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铅的相关系数为r=0.99749,检出限为1.12μg/L(S/N=3);镉的相关系数为r=0.99740,检出限为1.09μg/L(S/N=3);铜的相关系数为r=0.99612,检出限为1.23μg/L(S/N=3)。研究了检测过程中存在多种干扰离子对于铅、镉、铜检测的干扰情况。试验所得检测结果与国标检测法进行t检验,无显著差异。比较常规的检测技术,微型DPSA-1型仪结合SPCE微分电位溶出法同步检测茶叶中的铅、镉、铜,是更加经济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可实现样品的高比例筛检,还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类型食品和环境样品中铅、镉、铜的同步快速检测。

关键词: 微型DPSA-1仪 微分电位溶出法 同步快速检测 茶叶 丝网印刷碳电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编码harpin_(Xoo)蛋白的基因hpa1_(Xoo)转化菊花增强对蚜虫的抗性

中国生物防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水稻白叶枯病原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编码harpinXoo蛋白的hpa1Xoo基因构建植物重组表达质粒pCAMBIA3300-hpa1Xoo-bar,由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04介导,叶盘法转化寒菊QX-077,获得了草丁膦转基因寒菊株系。经PCR、Southernblot和RT-PCR检测证明hpa1Xoo已整合到寒菊基因组中。在转基因株系的叶片和植株上抗虫性鉴定表明,转基因寒菊显著抑制桃蚜Myzus persicae的繁殖(t<0.01)。RT-PCR表明转基因植株中hpa1Xoo能够在转录水平正常表达。hpa1Xoo转化寒菊可以正常表达并提高寒菊对蚜虫的抗性。

关键词: hpa1Xoo 转基因菊花 蚜虫抗性 水稻黄单胞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热环境下国槐盆栽苗木蒸腾耗水规律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二氧化碳变量法(Licor-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和称重法等方法,对放置于硬路面、裸露土面及草坪上的国槐盆栽苗木的蒸腾耗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下垫面地温、冠层空气相对湿度差异显著(P<0.05),冠层空气温度差异不显著。国槐叶片蒸腾速率(Tr)差异显著(P<0.05),硬路面Tr为草坪的1.17-2.10倍;净光合速率(Pn)差异不显著,硬路面国槐叶片Pn稍大于草坪。硬路面与草坪国槐单位叶面积日耗水量差异显著(P<0.05)。相关分析表明,不同下垫面的Tr与地温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冠层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国槐 微环境 盆栽苗木 蒸腾耗水 影响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西山地区侧柏游憩林群落结构及植物多样性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摘要:为了从群落生态学角度科学经营北京西山地区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游憩林,采用区系成分分析法、系统聚类法、方差均值比率法及物种丰富度指数(R,Dgl,Dma),多样性指数(Dsi,Dsh,Dmc),均匀度指数(Jsi,Jsh,Ea),群落总体多样性指数分别对其植物组成与区系、群落垂直结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侧柏游憩林群落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包括32科59属63种高等维管束植物,且反映出以温带成分为主的植物区系特点。群落垂直层次分化明显,理论上可定量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且各层优势种群突出。建群种侧柏趋于随机分布(C<1,t1,t>t0.01)。不同生长型间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大小规律为:灌木>乔木>草本(P<0.05),乔木和灌木均匀度均大于草本(P<0.05)。不同生长型对群落总体多样性的贡献率分别为乔木0.696,灌木0.204和草本0.100。低山阴坡厚土可作为营建侧柏游憩林的优先选择立地类型,同时建议营建相对低密度的群落以满足游客对游憩空间及生物多样性的需求。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侧柏 游憩林 优势种群 空间分布格局 群落总体多样性 生长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棘的γ辐照效应与彩叶突变选育

核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0~450Gy 8种剂量60Coγ射线辐照马棘干种子,研究表明:150Gy以下低剂量辐照对种子具有刺激效应,350Gy以上的高剂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00~450Gy之间时,剂量与出苗率、成苗率和苗高显著相关,综合考虑苗高和成苗率,初步认为马棘种子辐照以300Gy为佳。经300Gy辐照诱变2代出现黄色、白色、虎斑、紫色等4大类型的10种叶色变异,尤以黄色突变谱最丰富。并对比分析了黄色、紫色和银白3种叶色突变体材料的物候期、成枝量、分枝长度、主干花序数、结荚果数、成熟种子数、耐逆性与适应性等特征特性。

关键词: 马棘 γ辐照 叶色 突变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子束辐照对美国红鱼杀菌保鲜效果的研究

核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美国红鱼为对象,利用不同剂量电子束处理,对冷藏期内鱼肉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过氧化值(POV)及鲜度指标K值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美国红鱼肉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有效降低美国红鱼肉的菌落总数,其中D10=1.61kGy,D=5.40kGy,冷藏期间辐照组样品菌落生长缓慢,且辐照剂量越大,杀菌效果越强;电子束处理后美国红鱼肉TVB-N值、POV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在冷藏期内对照组TVB-N值、POV、K值的上升速度大于辐照组样品;辐照对美国红鱼肉感官影响不明显,但6kGy辐照组鱼肉色泽略微变红。综合考虑,美国红鱼肉经4kGy电子束辐照,能有效杀灭其中的微生物,冷藏条件下保质期可达到14d,比对照延长5d左右。

关键词: 美国红鱼 电子束 杀菌 鲜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