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盆栽对柑橘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杂柑类品种‘天草’为试验材料,研究大田栽培下及不同体积盆栽限根条件下柑橘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光强下大盆栽培柑橘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 i)及蒸腾速率(Tr)与大田栽培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而小盆栽培显著降低了柑橘植株的Pn,Gs及Tr,但C i无明显变化。大盆栽培会引起植株对高浓度CO2的利用能力降低,但小盆栽培植株对不同浓度CO2的利用能力都显著低于大田栽培。从叶绿素荧光参数来看,大盆栽培除了导致天线色素转换效率(Fv′/Fm′)下降以外,对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的实际光量子产量(ΦPSⅡ)、PSⅡ的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及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均无显著影响;而小盆栽培导致Fv′/Fm,′ΦPSⅡ,ETR显著下降,NPQ显著上升。能量分配分析的结果与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相一致。

关键词: 柑橘 盆栽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杨梅果实干燥特性及其品质

浙江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了新鲜杨梅果实在不同温度热风下的干燥特性,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预测不同热风干燥过程杨梅的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杨梅鲜果的热风干燥过程主要为降速过程,没有恒速期。Page方程MR=exp(-KtN)能够很好的描述和预测杨梅果实的干燥过程,可为其干燥工艺的控制提供技术依据。干燥温度的高低对果实Vc和总黄酮含量无明显影响,对总糖、总酸及花色苷含量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杨梅 干燥 数学模型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香菇中γ-谷氨酰转肽酶的超声辅助提取条件

食品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香菇中γ-谷氨酰转肽酶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γ-谷氨酰转肽酶的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GGT的最佳条件为提取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的最佳条件分别为204.84W、28.19min、1:52.29。在上述提取条件下,提取液中GGT的提取率达到11.19U/g,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关键词: 香菇 γ-谷氨酰转肽酶 超声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基因的AFLP分子标记

浙江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品系‘T0727’与高感黄化曲叶病毒病品系‘T9179’配制杂交组合,接种鉴定其F1代及F2代分离群体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情况。用64对EcoRⅠ/MseⅠ引物组合对‘T0727’、‘T9179’两个亲本及其F1代和F2代抗病和感病基因池进行AFLP分析,共扩增出4 023条可分辨的条带,其中3条为稳定的差异。用‘T0727’和‘T9179’杂交产生的F2代分离群体对3个特异条带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连锁性进行分析,发现特异条带E-ACC/M-CAG与抗黄化曲叶病毒病基因紧密连锁,二者之间的遗传距离为9.5 cM。将E-ACC/M-CAG片段回收、克隆和测序,成功地将其转化为SCAR标记,暂定名为Afty-196,可以用于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基因的标记辅助选择。

关键词: 番茄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AFLP SCA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健食品中大蒜素色谱检测方法的研究

分析测试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固体类、液体类、半固体类3类保健食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大蒜素的主要功效成分二烯丙基三硫醚(DATS)、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含量的检测方法。考察了不同提取溶剂、提取方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的影响,并对3类保健食品样品进行高低两水平的加标回收实验。试样以丙酮水溶液(体积比8∶2)恒温水浴(超声)提取,经PEG-20M色谱柱(30 m×0.32 mm×0.5μm)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测定,内标法计算含量。DATS与DADS的检出限分别为5.0、1.5 mg/kg,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109%、91%~108%。重复性RSD为2.6%~3.1%,再现性RSD为4.1%~8.4%。将该法与HPLC相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多种保健食品中大蒜素含量的检测。

关键词: 大蒜素 气相色谱法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保健食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法制备小黄鱼下脚料调味料的风味前体物质

食品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小黄鱼下脚料为原料,利用酶解技术获得小黄鱼下脚料风味前体物质,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确定碱性蛋白酶(Alcalase)和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同步酶解工艺,研究料水比、酶解时间、酶用量、初始pH值和酶解温度对酶解液水解度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酶解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7(g/mL)、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6.5h、初始pH8.0、Alcalase用量2.5%、Flavourzyme用量3.0%。在此酶解条件下的水解度为40.11%,所得酶解液中氨基酸含量86.383g/100g,其中必需氨基酸32.785g/100g,鲜味和甘味氨基酸38.384g/100g,与酶解前相比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氨基酸总量增加了67.56%,其中必需氨基酸增加了82.02%,呈味氨基酸增加了79.52%,产品具有浓郁的小黄鱼鱼香味。

关键词: 小黄鱼下脚料 酶解 响应面分析 水解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介导的甜瓜蔓枯病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生物工程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甜瓜蔓枯病是当前危害瓜类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甜瓜的产量和品质,但是蔓枯病菌Didymella bryoniae病原学研究还非常落后,关于该菌功能基因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以携带潮霉素B磷酸转移酶基因(hph)的pBIG2RHPH2作为转化载体,根癌农杆菌C58C1作为转化介体,转化甜瓜蔓枯病菌的强致病菌株DB11。研究发现,甜瓜蔓枯病菌的最优转化体系为:甜瓜蔓枯病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6个孢子/mL,农杆菌悬浮液OD600为0.15,共培养时间48h,诱导培养基中添加200μg/mL乙酰丁香酮,选择培养基添加100μg/mL潮霉素B、200μg/mL头孢噻肟钠、200μg/mL氨苄青霉素和200μg/mL四环素。1×105个蔓枯病菌分生孢子可以产生45个左右的转化子,随机挑取3个转化子进行PCR和RT-PCR检测发现,在不含潮霉素B的PDA培养基平板上转化子连续培养5代后,hph基因仍能稳定存在和转录,Southern blotting检测发现,T-DNA都是单拷贝插入3个转化子的染色体内。本研究建立的甜瓜蔓枯病菌的转化体系将为该病菌的功能基因研究和寄主与病原菌的互作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关键词: 甜瓜蔓枯病菌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 T-DNA插入突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株外膜蛋白A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参考GenBank中登录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分别扩增出兔多杀性巴氏杆菌C51-2-499株、C51-3-500株的OmpA全长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OmpA全长1.068 kb,含有一个1.068 kb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5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37 969.8 kD,等电点pI为8.90。与6株参考菌株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为89.7%~99.1%,氨基酸同源性为82.9%~98.6%。

关键词: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 外膜蛋白A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江柑橘黄龙病病原β-操纵子核糖体蛋白基因的PCR检测及其序列比对

植物保护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期的观察发现,不同柑橘品种感染黄龙病后出现的病症也不尽相同,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检测了浙江柑橘黄龙病病原β-操纵子核糖体蛋白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比对,BLAST比对结果说明所扩增的基因序列之间差异性为0,与基因库(NCBI)中黄龙病亚洲韧皮杆菌DNA序列相似性为100%,由此说明浙江柑橘黄龙病病原β-操纵子核糖体蛋白基因并未发生变异,出现上述现象可能是其他基因发生变异或者与品种的抗病性有关。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浙江 PCR D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藏山羊肉品质变化的核磁共振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冷藏山羊肉中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的分布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羊肉中的结合水弛豫时间(T21)和不易流动水弛豫时间(T22)以及二者与总水分相对含量随冷藏时间的变化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且T21、T22与羊肉的滴水损失、pH、肉色有显著的相关性;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能够很好地表征山羊肉冷藏期间有关水分及品质变化情况,可用于山羊肉冷藏的货架期快速检测。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 山羊肉 横向弛豫时间(T2) 货架期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