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B型烟粉虱在不同类型棉花上的生态适应性

浙江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类型棉花(彩棉、Bt棉和低酚棉)对B型烟粉虱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B型烟粉虱在低酚棉上的成虫数量和产卵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分别占总虫数的46.1%和总卵量的47.7%。彩棉上的虫量和产卵量最少,分别为23.4%和23.1%。B型烟粉虱在不同类型棉花上的适生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低酚棉上若虫历期最短,存活率最高,而在Bt棉和彩棉上的若虫历期较长,存活率较低,生态适应性较低。B型烟粉虱在低酚棉上的成虫寿命最长,雌成虫在低酚棉和Bt棉上的产卵量显著高于在彩棉上的产卵量。

关键词: B型烟粉虱 棉花 选择性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水稻苗期温敏感白色条斑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中国水稻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粳稻品种嘉花1号60Coγ射线诱变,从M2中筛选出一株低温敏感型白色条斑叶突变体(tws)。它在低温(20℃,24℃)条件下培养时,苗期第3和第4叶表现出白色条斑,而第5叶开始转为正常。低温条件下该突变体白斑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该突变体白色条斑叶性状具有温敏感性,且与叶龄相关。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定名为tws(thermo-sensitive white stripe-leaf)基因。以tws突变体与籼稻9311杂交的F2分离群体作为定位群体,利用SSR标记将该基因定位在第4染色体MM3907和MM3928之间,其物理距离约为86kb。

关键词: 水稻 温度敏感性 白色条斑叶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RAP技术分析茭白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浙江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简化的SRAP分析方法,用47对SRAP引物对35份茭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获得153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个,平均多态水平为7.2%,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范围在50~400 bp。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以遗传相似系数0.51为阈值,将35个茭白品系分为2个类群。单双季茭间遗传距离大于各类型内部差异,来源地相同的材料具有更高的遗传相似性。

关键词: 茭白 SRAP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的遗传分化与致病力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鉴定了从浙江省各地采集的60株水稻纹枯病菌株的菌丝融合群归属情况。该60个菌株均与AG-1融合群的3个亚群AG-1-ⅠA、AG-1-ⅠB、AG-1-ⅠC的标准菌株融合,当属AG-1融合群。其中,有58株均与标准菌株AG-BⅠ融合,所有菌株与其他标准菌株均无融合现象。通过离体接种对菌株致病力进行鉴定,发现各菌株间致病力差异显著。致病力最强的TTZF-1与其中52个菌株差异极为显著。进一步的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显示,系统发育树的结果与融合群鉴定的结果一致,与菌株间致病力差异无相关性。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立枯丝核菌 菌丝融合群 转录间隔区 系统发育 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规和巢式PCR对柑橘黄龙病菌的检测灵敏度比较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根据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病菌16SrDNA、16S/23S核糖体基因间隔区(ribosomal intergenic region,RIR)、核糖体蛋白β操纵子(β-operon)和外膜蛋白(out membrane protein,OMP)基因序列设计了8对引物,通过常规和巢式PCR方法对各引物的检测灵敏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引物的检测灵敏度不同。对于上述任何基因,巢式PCR的灵敏度均比常规PCR至少高103倍;对于同一种基因,扩增短片段的引物比扩增长片段的引物灵敏度高或相当;在扩增产物大小相同时,用以扩增核糖体蛋白β操纵子基因的引物较其他三种稍高。对不同症状柑橘样品的检测进一步验证了该结果。因此,对于柑橘黄龙病的检测,可优先考虑使用巢式PCR方法,若使用常规PCR,则宜选用具有高灵敏度的扩增小片段引物。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常规PCR 巢式PCR 灵敏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良好农业规范(GAP)的丘陵地区番茄施肥技术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良好农业规范(GAP)环境友好型施肥的要求,研究丘陵地区番茄栽培中施肥(常规施肥、全化肥、全化肥减量20%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番茄生长和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全化肥、全化肥减量20%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均能提高番茄产量,对番茄Vc和可溶性糖含量也有明显地促进作用,其中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产量增幅最大,达到了13.1%;不同的施肥措施可比常规施肥减少产流量10.2%~54.1%和土壤流失量55.9%~78.9%,径流水中无机氮和水溶性磷损失分别减少57.2%~96.2%和80.3%~91.3%,流失土壤中氮和磷流失量分别比常规施肥减少49.5%~89.1%和53.4%~78.9%;全化肥和全化肥减量20%处理的施肥产投比达到了24.3和29.0,而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和常规施肥处理的产投比无明显差异,分别为15.4和15.7.

关键词: 良好农业规范(GAP) 番茄 丘陵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溶性壳聚糖对梅鱼鱼丸贮藏过程中凝胶特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梅鱼鱼丸为材料,通过色差分析、TPA质构分析和环境扫描电镜扫描观察梅鱼鱼丸凝胶的微观结构,评价了在0℃贮藏条件下水溶性壳聚糖对梅鱼鱼丸凝胶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添加浓度范围内(添加量0.5%~1.5%)水溶性壳聚糖不会影响鱼丸的色泽,同时可显著提高梅鱼鱼丸的凝胶能力,提高硬度、弹力和咀嚼性,保持弹性、黏着性和凝聚性。且在此范围内随着水溶性壳聚糖浓度的增加,凝胶强度也随之增加。环境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水溶性壳聚糖能使鱼丸的凝胶更加致密,减少鱼丸凝胶的孔洞和空隙,从而提高梅鱼鱼丸的感官品质。

关键词: 水溶性壳聚糖 色差 TPA质构分析 凝胶 微观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有机添加物对春兰根状茎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春兰‘宋梅’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有机添加物对春兰根状茎的增殖与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春兰根状茎增殖的培养基为:1/2MS+3~5 mg/L NAA+0.1 mg/L BA+10%椰子汁+30 g/L蔗糖+6.8 g/L琼脂;最适合根状茎芽分化的培养基为:1/2MS+0.5 mg/L NAA+3 mg/L BA+10%椰子汁+30 g/L蔗糖+6.8 g/L琼脂。

关键词: 春兰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有机添加物 根状茎 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压处理对梅鱼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

水产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考察超高压压力、保压时间、协同温度3因素,应用质构仪,得到了梅鱼鱼糜凝胶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和凝胶强度等特性参数,并以凝胶强度为指标,对超高压压力、保压时间、协同温度进行了优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超高压处理条件,即:压力300MPa、保压时间15min、协同温度20℃,所得凝胶强度为363.15g.cm。分析凝胶特性结果得到:压力在200MPa时,梅鱼鱼糜已经开始形成凝胶;保压时间5min以后,凝胶特性无显著性影响;随着协同处理温度的升高,凝胶特性显著降低。压力、保压时间、协同温度3因素对凝胶强度的影响顺序为压力>协同温度>保压时间。压力大于300MPa、保压时间大于5min时,超高压处理对鱼糜凝胶内聚性无显著性影响;协同温度大于20℃时,内聚性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超高压与热处理比较结果发现,经超高压处理的梅鱼鱼糜凝胶强度优于热处理,是热处理的2.2倍,经超高压处理之后的凝胶硬度低于热处理的凝胶硬度,仅为热处理的67%,弹性、内聚性、咀嚼性、持水性和白度,超高压处理均高于热处理的凝胶,其中弹性增加明显,为热处理的1.6倍。超高压和热处理两种组合处理方式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之后再经热处理得到的梅鱼鱼糜凝胶特性与单一的两段式热处理方式基本接近,而热处理之后再经超高压处理则对梅鱼鱼糜凝胶结构破坏严重。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压能促进梅鱼鱼糜凝胶的形成,获得更好的品质,在鱼糜加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梅鱼 超高压 鱼糜 凝胶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果实弯曲性遗传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瓜果形顺直品种和果形弯曲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黄瓜弯曲性遗传特性。结果表明,黄瓜果实弯曲性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黄瓜果实弯曲性主要是由基因加性效应所控制。显性×环境互作效应相对较高,加性×环境互作效应很小。黄瓜果实弯曲性的狭义遗传力和广义遗传力均较高。在育种过程中,D0455和D07299可以作为黄瓜果实顺直特性改良的优良亲本。

关键词: 黄瓜 果实 弯曲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