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夏季光温耦合对白及驯化苗生长发育及多糖含量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白及驯化苗在光温耦合作用下的生长发育变化,为白及夏季适应性锻炼提供科学依据,以2021年6月移栽大棚的白及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在驯化90 d时,设置不同温度(25、30、35、38℃)和波动光[50μmol/(m2·s),2 min;1000μmol/(m2·s),2 min]处理模拟夏季白及受到的光温胁迫,测定不同驯化时间白及移栽苗生长状况和生理指标.结果显示:白及移栽苗驯化初期,30与60 d的株高没有差异,但是在茎宽、根数、根长、块茎厚上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随着驯化时间的延长,在90 d时,株高、叶片长、块茎宽和根长存在显著差异,根冠比在90 d内先升后降,块茎多糖含量90 d较60 d增加了51%.随着温度的升高,白及移栽苗Fv/Fm、ΦPSⅡ、qP、Fv′/Fm′和ETR均减少,ΦNPQ和NPQ升高.结果表明,夏季高温和波动光会对白及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危害,不利于白及的移栽驯化.
关键词: 白及 组培苗 光温胁迫 光温耦合 驯化 叶绿素荧光参数 濒危药用植物


贵州香禾糯地方稻种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综合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贵州传统特色地方稻种资源香禾糯种质的表型遗传多样性,筛选表型综合评价指标,构建可靠的综合评价模型,为香禾糯特色优异种质的发掘和选育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286份来源于贵州黔东南州的香禾糯种质为研究对象,测定其13个表型性状。综合运用遗传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法、回归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香禾糯种质进行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香禾糯种质具有较高的表型遗传多样性,13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79%(谷粒宽)—30.73%(单株有效穗),多样性指数(H’)为2.484(谷粒长宽比)—2.996(剑叶宽)。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性状间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将13个单项指标转换为7个独立的综合指标,贡献率为8.44%—23.14%,累计贡献率达90.29%。通过隶属函数法计算表型综合评价D值显示排名前5的品种综合性状最优;13个表型中有11个性状与D值显著相关。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表型评价数学模型,Y=-0.249+0.119X5+0.395X13+0.071X6-0.161X3+0.108X10+0.170X2+0.110X9(F=2 800.200,R ~2=0.986),筛选出7个表型综合评价指标。基于D值进行系统聚类,将286份种质划分为4类,各类群间性状差异明显,特点突出。第Ⅰ类综合性状最优,具有高产潜力,包含38份资源;第Ⅱ类综合性状一般,结实率较高,包含103份资源;第Ⅲ类综合性状较差,生育期较长,包含94份资源;第Ⅳ类综合性状最差,包含51份资源。【结论】贵州香禾糯稻种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丰富;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综合评价香禾糯种质是可行的;相同条件下构建的回归方程,可量化评价香禾糯种质的综合表现,且穗实粒数、谷粒宽、结实率、单株有效穗、剑叶长、株高和单株产量可作为鉴评指标;鉴选出早禾、糯禾-12、90天禾、苟东-1、糯禾-11等综合性状协调的优异种质,可供香禾糯品种遗传改良与水稻育种利用。


鸭疫里氏杆菌二价灭活疫苗制备及免疫效力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根据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血清1型、2型贵州流行株制备二价灭活疫苗,为鸭疫里氏杆菌病的防控及疫苗研制提供研究资料.[方法]以血清1型RA(RA-G06株)、血清2型RA(RA-HS01株)地方流行株为菌种,通过涂板法测定菌株生长曲线,利用改良寇氏法计算菌株对鸭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将2株菌培养至终浓度为1×1010CFU/mL后等比例混合,以卡波姆为佐剂制备二价灭活疫苗,经疫苗质量检验后进行雏鸭免疫试验;通过检测免疫鸭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和攻毒保护试验评价疫苗的保护率,对攻毒试验鸭心脏、肝脏、脾脏和脑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RA-G06株和RA-HS01株均在培养12 h时到达峰值,活菌数分别为2.1×1011和3.3×1011 CFU/mL,LD50分别为1.44×1010和2.63×108 CFU/mL;制备的疫苗安全性良好,能诱导鸭产生体液免疫;RA-G06株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自研疫苗和商品疫苗保护率均为90%;RA-HS01株攻毒试验结果显示,自研疫苗保护率为90%,商品疫苗保护率为80%;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免疫后各疫苗组对鸭心脏、肝脏、脾脏和脑组织能提供较好的保护效果,且自研疫苗组优势明显.[结论]利用贵州地区流行的RA 1型、2型菌株所制备的卡波姆佐剂灭活疫苗具有明显的免疫效果,能对贵州地区1型、2型鸭疫里氏杆菌病的防控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鸭疫里氏杆菌(RA) 免疫保护 灭活疫苗


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方蜜蜂群体遗传分析
《环境昆虫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方蜜蜂Apis cerana的群体遗传现状和生态廊道效应,基于15个微卫星遗传标记对该保护区内168群东方蜜蜂开展群体遗传分析,并与梵净山、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东方蜜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佛顶山保护区东方蜜蜂的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948±0.0374、等位基因数为10.07±5.55、香农指数为1.5345±0.5060、多态信息含量为0.6552±0.1608,有效种群大小为825.3,与梵净山、雷公山保护区的东方蜜蜂没有遗传分化。佛顶山保护区东方蜜蜂遗传多样性处于全国较高水平,并与梵净山、雷公山东方蜜蜂存在明显的基因交流。研究结果揭示了佛顶山保护区维持蜜蜂遗传多样性的作用和生态廊道作用,揭示了距离110 km内多个保护区能够保证东方蜜蜂畅通的基因交流、避免近交衰退。同时,研究明确了多个保护区在蜜蜂遗传资源保护上的作用,为东方蜜蜂资源保护提供了积极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传粉昆虫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梵净山 佛顶山 雷公山 生态廊道


贵州不同生态区密度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裂区设计,以5个春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种植密度,研究密度对各生态区春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密度与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密度在9.11万株/hm2时积累量达最大值;各生态区总干物质积累量差异显著,其中威宁点最大,兴仁点最小.春玉米干物质总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和子粒分配比例及对子粒贡献率与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密度与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平均密度在8.86万株/hm2时产量最大,为11 844.22 kg/hm2;密度每增加1万株/hm2,有效穗数平均增加0.7万株,穗粒数降低20粒,千粒重降低14 g.各生态区产量表现为威宁>毕节>铜仁>安顺>兴仁.


火龙果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火龙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与评价,为火龙果品种资源的创新利用提供基础.以58份火龙果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14个质量性状和9个数量性状进行描述和测定,采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方法,结合多样性指数,对火龙果表型性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58份种质资源绝大多数性状呈现出变异程度高、类型丰富的特点,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为0.234~1.809;9个数量性状变异范围较大,变异系数为11.25%~35.32%,其中Vc含量变异系数最大;各数量性状间大部分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说明58个火龙果种质资源间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遗传多样性丰富.


饲料油菜粗蛋白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
《草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饲料油菜(Brassica napus)及其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品质差异,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饲料油菜‘牲饲1号’‘牲饲2号’和‘油研50’在薹期(BS)、初花期(EFS)、盛花期(FBS)和终花后1周(FFS)刈割,对生物产量、粗蛋白及其氨基酸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品种(组合)对饲料油菜生物产量影响显著(P <0.05),刈割时期影响极显著(P <0.01),两者互作影响不显著(P> 0.05);其中,‘牲饲2号’FFS生物产量最高。2)从BS至FFS,3个品种(组合)植株粗蛋白(CP)含量(干基)分别从26.88%、27.05%和25.66%降至15.22%、16.06%和15.45%,且品种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 <0.05);‘牲饲2号’和‘油研50’单位面积CP产量均为FBS> FFS> EFS> BS,‘牲饲1号’为FBS> EFS> FFS> BS,其中‘牲饲2号’FBS刈割处理最高(1 855.55 kg·hm-2),‘牲饲1号’FBS处理次之(1 645.85kg·hm-2)。3) 3个品种(组合)均含7种必需氨基酸(E)和10种非必需氨基酸。处理间氨基酸、总氨基酸(T)、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药效氨基酸、甜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含量均有显著差异。除蛋氨酸外,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表现为BS> EFS> FBS> FFS。除蛋氨酸+半胱氨酸外,E/T均高于FAO/WHO推荐标准、必需氨基酸的比值系数均接近1,各处理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为56.81~71.34,‘牲饲2号’FFS刈割处理SRC值最高(71.34)。4)以三江牛红牛肉、婆罗门牛肉和巴美肉羊为参比蛋白,‘牲饲2号’和‘油研50’ FFS刈割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处于0.90~0.94,为良好蛋白质;以蕨麻猪肉为参比蛋白,‘牲饲2号’FFS刈割EAAI值为0.97,为优质蛋白,‘牲饲2号’FBS刈割和‘油研50’ FFS刈割,EAAI值分别为0.86和0.94,均达到良好蛋白标准。
关键词: 饲料油菜 刈割时期 生物产量 粗蛋白 氨基酸 氨基酸比值 必需氨基酸指数


花生籽仁油酸、亚油酸含量近红外模型构建及育种应用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油酸遗传改良对于花生品质、营养价值及耐贮藏性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建立准确、快速、无损检测花生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技术将为推进高油酸花生育种步伐提供支撑。本研究选择50份种皮颜色、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变异丰富的花生材料构建近红外分析模型,油酸和亚油酸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318和0.9225;将15份未参加建模的花生材料作为外部验证集,各材料油酸含量预测值与化学值的偏差为-7.31%~1.92%,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761;亚油酸含量预测值与化学值的偏差-0.29%~5.77%,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812,表明构建的模型具备准确、可靠的预测能力。基于该检测技术,从高油酸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9个产量为4102.5~5302.5kg/hm~2,油酸含量在70%以上且农艺性状优良的高油酸花生品系。其中,1个是高油高油酸品系,另有3个是以贵州本地主推品种做亲本杂交选育而来的高油酸品系。


香菇新品种'蓝梦1号'
《园艺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蓝梦1号’是由贵州毕节黔西县野生香菇子实体经过多次组织分离和系统选育获得的中低温型优良品种。子实体单生或丛生,中大型,菌肉较致密;菌盖圆整,浅黄至褐色,表面少许或无鳞片,中部较平或微弧形,边缘内卷;菌柄浅白色、中粗、有韧性、具鳞片。鲜品产量805 g·棒-1。在贵州海拨1 000 m以上地区可以周年出菇,在海拔1 000 m以下地区春秋冬季出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