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巴基斯坦海洋渔业资源可捕量评估与开发现状

南方水产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巴基斯坦1950-2015年海洋渔业统计产量数据,利用Catch-MSY模型对巴基斯坦海洋渔业总可捕量以及24个重要经济类群的最大可持续产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 MSY)和可捕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内禀增长率(r)先验分布对MSY的评估结果影响不大,巴基斯坦海洋渔业MSY为40.53*10~4 t,总可捕量为36.47*10~4 t.2015年海洋渔业产量为36.10*10~4 t,目前未处于过度捕捞状态.24个重要经济类群的评估结果显示,有8个类群(军曹鱼、魣类、石斑鱼类、鲳类、鲯鳅、宝刀鱼、马鲹和白带鱼) 2015年产量超过MSY,处于过度捕捞状态.当前巴基斯坦海洋渔业资源已处于充分开发状态,多数经济类群已处于过度捕捞状态或者崩溃后的恢复状态,开发潜力较小,建议开发阿拉伯海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等大洋性渔业资源.

关键词: 巴基斯坦 渔业资源 可捕量 Catch-MSY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LoRa的低功耗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系统设计*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水产养殖无线水质监测系统通信距离短、功耗高、网络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系统.将STM8L低功耗微控制器作为核心,结合LoRa调制技术自定义网络通信协议,设计了低功耗远距离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完成了对水产养殖水质参数的采集与传输.重点介绍了软硬件的低功耗设计,进行了系统能量消耗和通信距离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水质监测系统在覆盖范围和功耗上优势明显.LoRa通信技术给未来组建大规模、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提供了可能性,在智慧农业上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LoRa技术 水质监测 低功耗 时分多址 无线传感器网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岛近海生物气溶胶中总微生物的分布特征

环境科学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生物气溶胶中总微生物浓度的月季分布和粒径分布特征,于2016年9月~2017年7月期间在青岛近海连续采集了大气生物气溶胶分级样品,并利用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计数方法测定了生物气溶胶中总微生物浓度.结果表明,采样期间青岛近海生物气溶胶中总微生物浓度范围为1. 86×10~5~2. 54×10~6cells·m~(-3),平均值为(6. 84±4. 83)×10~5cells·m~(-3).大气中总微生物浓度的季节变化为春季和冬季较高,夏季较低,秋季最低,统计分析显示秋季和春季、夏季大气中总微生物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差异(P <0. 05).生物气溶胶中总微生物月均浓度在2. 65×10~5~1. 12×10~6cells·m~(-3)之间,最高值出现在2017年2月,最低值出现在2016年9月. 2015~2017年青岛秋冬季大气中总微生物浓度一日中变化较大,但并未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规律(P> 0. 05).生物气溶胶中总微生物的粒径分布呈现偏态分布,> 7. 0μm粒径所占比例最高,可达20. 5%~27. 3%;粒径分布随月份不同而有变化,呈现双峰分布和偏态分布两类.相关性分析显示,总微生物浓度与AQI、CO、PM_(2.5)和PM_(10)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 <0. 05),与温度、风速和风向等气象因素以及NO_2、SO_2和O_3等因子无显著相关(P> 0. 05).多元线性回归模拟结果显示,生物气溶胶总微生物浓度中20. 6%的变化与相对湿度和PM_(2.5)相关.

关键词: 生物气溶胶 总微生物浓度 季节分布 粒径分布 气象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域中华绒螯蟹雌体中营养品质比较分析

淡水渔业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不同水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雌体的营养品质,采集成熟中华绒螯蟹雌体,对其可食部位中的基本营养成分、 矿物质元素、 脂肪酸、 氨基酸、 核苷酸和胆固醇等含量进行检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标准进行营养品质评价,并针对营养组成、 风味物质含量同产区之间的关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长江固城湖、 阳澄湖水域、 辽河(入海口)、 黄河(中上游)等水域的中华绒螯蟹在微量元素、 胆固醇差异显著.辽河水域、 黄河水域中华绒鳌蟹雌体中钙含量显著高于固城湖水域和阳澄湖水域;阳澄湖水域中华绒螯蟹雌体中铁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水域;固城湖水域中华绒螯蟹雌体蟹膏中DH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水域;固城湖和阳澄湖中华绒螯蟹中氨基酸含量(呈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以及总氨基酸)显著高于黄河、 辽河两水域.此外,辽河水域中华绒螯蟹蟹黄中的肌苷酸含量更为丰富.结果表明,不同水域所产中华绒螯蟹可食部位营养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并对其风味及营养价值产生影响.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营养品质 产地 氨基酸 核苷酸 胆固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卤氧化铋薄膜的制备及其在海洋防污应用中的进展

表面技术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洋生物污损引起的一系列经济损失和安全问题,是海洋开发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防污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光催化抗污技术的发展,其在海洋防污的应用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卤氧化铋(BiOX,X=Cl、Br、I)薄膜作为一种新型半导体薄膜,由于具有优异光催化性能、较高的机械强度和易于回收等优点,而成为应用于光催化防污领域中新的研究热点。综述了BiOX半导体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首先,在海洋污损与现存防污技术的研究背景下,概述了光催化技术应用于海洋防污的潜力。其次,综述了国内外当前BiOX薄膜制备技术及其应用领域,并介绍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之后总结了BiOX半导体膜在海洋防污领域的最新应用研究,其中特别强调了海洋环境中膜材料应用的必要性。最后,展望了BiOX半导体薄在海洋防污领域的发展前景,概述了可能产生突破性研究成果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将BiOX薄膜应用于海洋防污领域打开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海洋 生物污损 半导体薄膜 卤氧化铋 光催化 防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尘和灰霾期间中国近海大气氮沉降通量估算

中国环境科学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WRF-CMAQ模型估算了2011年4月26日~5月3日沙尘事件和2016年1月1日~7日灰霾事件在中国近海引起的总无机氮(TIN)沉降通量,分析了两类事件对中国近海海洋初级生产力的贡献,探究了灰霾事件时中国近海无机氮沉降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典型沙尘和灰霾过程中,中国近海TIN干沉降通量均值分别为6.77,3.01mg N/(m~2·d),是晴朗天的6.84,3.04倍,可提供38.5,17.1mg C/(m~2·d)的海洋初级生产力;沙尘期间无机氮沉降以还原态氮(NH_3和铵态氮,占TIN的62.2%)为主,灰霾期间则以氧化态氮(HNO_3和硝态氮,占TIN的84.3%)为主.典型沙尘事件TIN沉降对黄海影响最大,对渤海影响最小;典型灰霾事件对黄海和东海TIN沉降影响相当,高于对渤海的贡献.典型灰霾期间,京津冀和山东西北部(区域一)对渤、黄、东海TIN干沉降的贡献均大于长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区域二),区域一对3个海域TIN干沉降的贡献约为38.7%~74.6%,区域二的贡献约为1.14%~12.1%.

关键词: WRF-CMAQ 沙尘 灰霾 氮沉降 初级生产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安庆新洲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长江安庆新洲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于2017年2月、4月、8月和11月对该水域进行了浮游动物及水环境因子调查采样.新洲水域共采集鉴定浮游动物32属46种,其中原生动物9属12种,轮虫9属13种,枝角类9属12种,桡足类5属9种;优势种共11种,其中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为4个季度共有优势种,淡水麻铃虫(Leprotintinnus fluviatile)和球状许水蚤(Schmackeria forbest)为夏季特有优势种.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值分别为192.53 ind.·L-1和0.15 mg·L-1,群落结构以小型浮游动物为主.浮游动物现存量季节差异明显,原生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而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均为春、秋季较高,夏季最低.同时,浮游动物空间分布格局也存在较大差异,干流和南汊水域浮游动物物种数最多,北汊最少,密度和生物量则表现为干流和北汊水域高于南汊,中汊水域最低.典型对应分析表明,总氮、高锰酸钾盐指数、温度和浊度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P<0.05),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其余3个季节差异显著,且与温度和浊度呈正相关,与总氮和高锰酸钾盐指数等呈负相关.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新洲水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微卫星标记对长江江苏段鳙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中国水产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长江江苏段鳙(Aristichthysnobilis)增殖放流效果,本研究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亲子鉴定技术,选用10对扩增效果稳定的微卫星荧光标记引物,结合毛细管电泳对江苏省内良种场563尾鳙亲鱼和长江江苏段687尾回捕鳙进行基因分型,并对位点多态性及亲子鉴定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位点等位基因介于19~55之间,其观测杂合度为0.530~0.909(平均值为0.748),期望杂合度为0.818~0.929(平均值为0.882),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797~0.924 (平均值为0.871); Cervus3.0模拟结果显示,当双亲未知且置信度为95%时, 10个微卫星位点的累积非亲权排除率为99.996%.亲子鉴定结果发现,所有回捕鳙中有42尾与亲本之间存在亲子关系,被确认来源于鳙增殖放流群体,并由此推算此次评估亲本的放流子代对长江江苏段野生群体的贡献率为6.11%.结果显示该研究进行的鳙亲子鉴定技术可为长江鳙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为长江渔业资源管理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增殖放流评估 长江江苏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酸性电解水对罗非鱼片保鲜效果的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微酸性电解水在罗非鱼加工应用的前景,开展微酸性电解水对罗非鱼片的保鲜效果研究.将罗非鱼片浸泡在有效氯浓度为(31.39±1.48)mg/L的微酸性电解水10 min后沥干装入聚乙烯保鲜袋,置于4℃下贮藏,以感官评定、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值、k值、菌落总数与pH等作为评价指标,测定罗非鱼片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对照组样品TVB-N值2~3 d超过20 mg/100 g,而实验组样品第6天刚超过20 mg/100 g,对照组样品k值2~3 d超过60%,而实验组样品5~6 d超过60%,对照组样品菌落总数2~3 d超过6 lg CFU/g,而实验组样品第6天刚超6 lg CFU/g,实验组样品pH增加始终较对照组样品慢,而实验组样品感官评分始终高于对照组样品.采用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后的罗非鱼片,对比对照组货架期延长2~3d.为微酸性电解水在水产品保鲜技术上应用提供技术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罗非鱼片 微酸性电解水 微生物 理化 感官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探究中华绒螯蟹与无齿螳臂相手蟹的营养生态位特征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为进一步保护中华绒螯蟹栖息地和种质资源,科学评估长江蟹类的营养关系及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在长江靖江、新开沙及狼山沙3个采集区域的中华绒螯蟹和无齿螳臂相手蟹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并根据δ13C、δ15N值分析二者的生态宽幅及营养生态位面积.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与无齿螳臂相手蟹的δ13C、δ15N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华绒螯蟹的δ13C值频率分布相对集中在-25.00‰~-23.00‰;无齿螳臂相手蟹的δ13C值频率分布相对集中在-26.00‰~-24.00‰,表明两种蟹均对某种饵料生物有所偏好,且中华绒螯蟹的δ13C值频率分布范围大于无齿螳臂相手蟹,表明其食物来源更广.中华绒螯蟹与无齿螳臂相手蟹的营养生态位存在重叠,表明二者存在饵料竞争关系.其中靖江江段两种蟹的营养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表明二者在靖江江段食物竞争最激烈.中华绒螯蟹的δ13C值变幅(CR)、δ15N值变幅(NR)及营养生态位总面积(Ta)均大于无齿螳臂相手蟹,说明中华绒螯蟹对于饵料资源的竞争能力更强.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无齿螳臂相手蟹 碳氮稳定同位素 营养生态位 生态宽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