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西北太平洋柔鱼适宜栖息地动态变化研究
《渔业科学进展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柔鱼(Ommastrepes bartramii)是短生命周期种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重要的生态地位,研究柔鱼资源对我国的远洋渔业发展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2005~2016年8~10月西北太平洋柔鱼渔业数据以及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数据,依据前人建立的柔鱼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模型(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计算适宜柔鱼栖息地面积大小,并与柔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of fishing effort,CPUE)和渔获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2015年平均适宜栖息地(HSI>0.6)面积范围最大,达到1087369 km2;2008年平均适宜栖息地面积范围最小,仅为618407.5km2.所选区域内适宜栖息地分布能有效反映柔鱼的资源分布情况,但其适宜栖息地面积大小与渔获量和CPUE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其原因可能有:鱿钓渔船作业集中,导致单船渔获量不能表征实际CPUE;大尺度的气候变化,特别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会影响柔鱼资源量;黑潮与亲潮的变化也会影响柔鱼资源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七种海水鱼背部肌肉营养成分及矿物元素分布与健康评价
《水产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7种海水鱼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及矿物元素含量,并对氨基酸进行营养评价,同时结合营养素安全摄入上限法(UL)对鱼肌肉中矿物元素进行了营养健康风险分析.结果显示,7种海水鱼粗灰分含量差异不大,粗脂肪和水分含量均差异显著,黄花鱼粗脂肪含量最高,含水量最低,分别为9.44%±0.29%和71.64%±0.44%,青点鹦嘴鱼含水量最高,粗脂肪含量最低,粗蛋白含量为18.56%±0.29%~20.97%±0.32%,差异显著;7种海水鱼肌肉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且∑E A A/∑T A A和∑EAA/∑NEAA的比值符合FAO/WHO理想模式,限制氨基酸为Val、Trp、Met+Cys,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7.57~89.04;7种海水鱼肌肉中矿物元素含量丰富,且不同鱼种同一元素含量差异显著,K平均含量最大,Na含量差异最为显著;矿物元素的风险评估显示,珠海采样的鱼类Cu在2~5、6~17、18~44、45~59这4个年龄阶段最大风险指数都大于100%,属于风险不可接受范围,平均风险指数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本研究以期为海水鱼深加工以及居民日常膳食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亚湾湾口游泳生物群落季节异质特征与生态效应分析
《南方水产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基于2015年大亚湾湾口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游泳生物资源动态、多样性水平与群落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夏季游泳生物资源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F=4.556, P=0.01),且主要受鱼类优势群体季节更替的影响;春、夏、秋、冬各季度第一优势种类分别为二长棘鲷(Paerargyrops edita)、黄鳍马面鲀(Thamnaconus hypargyreus)、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和拥剑梭子蟹(Portunus gladiator);不同季节游泳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介于2.35~2.66,差异不显著(F=0.597, P=0.623);而聚类(Cluster)与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结果显示,该海域游泳生物群落季节特异性为69.13%~80.77%。由此可知,单一的α多样性指数并不能有效地反映该海域游泳生物群落特征;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该海域游泳生物群落季节异质特征与水温、溶解氧、盐度、透明度、pH和叶绿素a等环境因子间存在明确的效应关系。
关键词: 游泳生物 资源动态 多样性评价 群落结构 生态效应 大亚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沿海地区凡纳滨对虾EHP、VPAHPND和SHIV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掌握广东沿海对虾主养区虾肝肠胞虫(EHP)、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致病性副溶血弧菌(VPAHPND)和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3种病原的流行趋势及特点,为广东省对虾养殖业的病害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针对EHP、VPAHPND和SHIV的PCR检测方法,在广东茂名和汕尾两地区采集凡纳滨对虾样品检测EHP、VPAHPND和SHIV 3种病原,并针对生长缓慢或个体规格差异明显的部分养殖凡纳滨对虾进行病原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广东茂名地区凡纳滨对虾幼虾的EHP、VPAHPND和SHIV携带率分别为20.24%、2.38%和9.52%,汕尾地区凡纳滨对虾幼虾的EHP、VPAHPND和SHIV携带率分别为26.98%、4.76%和42.86%.根据养殖模式划分,土塘养殖凡纳滨对虾幼虾以携带EHP为主,携带率高达40.48%;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幼虾主要感染SHIV,携带率为29.27%;工厂化池塘中,凡纳滨对虾幼虾的EHP和SHIV携带率较高,分别为21.88%和23.44%.池塘水、水源水、虾苗及丰年虫等养殖要素均能检出病原,其中池塘水和水源水中EHP和SHIV的检出率较高.对个体规格差异明显的患病凡纳滨对虾群体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大、小规格样品的EHP感染率分别为30.00%和80.00%;在表现生长缓慢的患病凡纳滨对虾群体中,大、小规格幼虾样品的EHP携带率分别为95.00%和100.00%.[结论]广东沿海地区养殖凡纳滨对虾的EHP和SHIV携带率较高、流行趋势明显,而VPAHPND检出率较低、流行趋势不明显.养殖水体是EHP、VPAHPND和SHIV的重要传播媒介,生物饵料也是养殖过程中病原传播的源头.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养殖凡纳滨对虾的病原流行特点,尤其针对EHP和SHIV高携带率的现象,从病原、宿主和环境三方面同时着手进行防控,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减少病害发生.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虾肝肠胞虫(EHP) AHPND致病性副溶血弧菌(VPAHPND) 虹彩病毒(SHIV) 携带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周期性缺氧应激对花鲈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周期性缺氧应激下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为研究其幼鱼肠道菌群对环境缺氧的适应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周期性缺氧导致花鲈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增加(P<0.05),群落结构复杂化,缺氧组和常氧组群落组成存在较大差异。缺氧组肠道菌群分类操作单元相比常氧组显著增加(P<0.05),其特有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数达1 003个。门分类水平上,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2组肠道菌群的主要组成菌门。与常氧组相比,缺氧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纲水平上,缺氧组α变形菌纲和芽孢杆菌纲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梭菌纲、γ变形菌纲和拟杆菌纲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此外,周期性缺氧应激还引起花鲈肠道内厌氧绳菌科、毛螺菌科、瘤胃菌科等厌氧或兼性厌氧菌和绿硫菌科等光合产氧菌类相对丰度升高。
关键词: 花鲈 肠道菌群 周期性缺氧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地球化学在东海全新世古气候和古海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海洋环境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已成为追溯全球古环境变化与古生物地球化学演化的有力工具,在我国边缘海中得到广泛应用,尤以东海全新世古气候和古海洋学研究取得的成果最为显著。本文在综述了部分有机质整体指标和脂类生物标志物用于东海有机质溯源研究进展的同时,着重叙述了他们在全新世海水表层温度、季风、相对海平面和海洋初级生产力重建等古气候和古海洋学领域的研究动态。针对我国边缘海,提出应选用更加有效可靠的有机地球化学多指标,研究高分辨率的沉积连续记录,全面恢复古气候环境变迁历史。
关键词: 东海 脂类生物标志物 海水表层温度 东亚季风 全新世古海平面 冰融水事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鱼礁对防城港海域小型岩礁性鱼类诱集效果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人工鱼礁聚鱼效果,于2017年2月、4月、9月和11月主要通过声学探测技术,对防城港海域渔业资源密度、空间分布与大小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防城港人工鱼礁区及其临近海域4次调查共捕获各类游泳生物和底栖无脊椎动物201种,包括鱼类126种、蟹类32种、虾类20种、虾蛄类11种和头足类12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渔业资源密度在时空层面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且交互作用显著(P<0.001).2月调查海域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密度(547745 ind/n mile2)约为其周边海域(203990 ind/n mile2)的2.68倍,表现出明显的聚鱼效果.其中,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多齿蛇鲻(Saurida tumbil)、花斑蛇鲻(Saurida undosquamis)等岩礁性底层鱼类为该季度主要优势种类.各航次人工鱼礁区小型个体所占比重较高,其平均目标强度(TS)分别为–55.6 dB(2月)、–54.5 dB(4月)、–53.6 dB(9月)和–52.2 dB(11月),随个体生长其平均TS呈稳步增大的变化趋势.在垂直方向上,2月和4月航次人工鱼礁区90%以上回波单体主要分布在9~16 m中下水层.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建设对防城港海域小型岩礁性鱼类表现出明显的向底层诱集的效果,该结果能为海洋牧场生态效应系统评价提供重要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州湾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价
《岩矿测试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我国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强度不断加剧,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不断加剧。为了解海州湾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本文于2016年4月、9月对海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的温度、盐度、pH值、悬浮物(SS)、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Mn)、亚硝酸盐(NO2--N)、硝酸盐(NO3--N)、铵氮(NH4+-N)、活性磷酸盐(PO34--P)、铜、铅、锌、镉、石油类等指标进行了两次采样调查,应用分光光度法和ICP-MS等技术分析各指标;应用单因子法、富营养化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对该海域海水的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以期为研究区环境预警、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海域表层海水中CODMn在4月均值为1. 34mg/L,9月为1. 22mg/L;石油类4月均值为0. 031mg/L,9月为0. 034mg/L;活性磷酸盐4月均值为0. 013mg/L,9月为0. 012mg/L;溶解无机氮4月均值为0. 34mg/L,9月为0. 16mg/L; CODMn、石油类、活性磷酸盐、溶解无机氮的质量浓度大致呈现出由西南部向东北部海域降低的趋势,且无机氮总体浓度水平较高,为该海域主要的污染物。根据营养化评价模式和有机污染指数计算结果,本研究认为海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水质总体营养水平较高,处于氮限制的潜在性富营养水平,有机污染程度属于Ⅱ级,水质已受到污染。
关键词: 海州湾 近岸海域 化学需氧量 溶解无机氮 活性磷酸盐 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澳洲淡水龙虾与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动物营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通过比较澳洲淡水龙虾与2种不同养殖方式(稻田养殖和藕田养殖)的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含量的异同,评价三者的营养品质.取澳洲淡水龙虾、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和藕田养殖克氏原螯虾成虾各30只,测定其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主要矿物元素、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澳洲淡水龙虾的出肉率显著高于2种不同养殖方式的克氏原螯虾(P<0.05).澳洲淡水龙虾肌肉中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2种不同养殖方式的克氏原螯虾(P<0.05),而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则显著低于2种不同养殖方式的克氏原螯虾(P<0.05).澳洲淡水龙虾、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和藕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5.59%、14.28%和14.91%,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36.37%、35.99%和36.82%,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2.58、69.87和67.69;肌肉中总鲜味氨基酸含量3种虾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藕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酸种类多于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和澳洲淡水龙虾;澳洲淡水龙虾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比2种不同养殖方式的克氏原螯虾低,其中藕田养殖克氏原螯虾与澳洲淡水龙虾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中钙含量显著高于澳洲淡水龙虾和藕田养殖克氏原螯虾(P<0.05);藕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中铁含量显著高于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和澳洲淡水龙虾(P<0.05);澳洲淡水龙虾肌肉中锌含量显著高于藕田养殖克氏原螯虾(P<0.05).由此得出,与2种不同养殖方式的克氏原螯虾相比,澳洲淡水龙虾具有较好的肌肉营养品质和更高的出肉率;与澳洲淡水龙虾和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相比,藕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酸种类更多且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锌铁比更为合理.
关键词: 澳洲淡水龙虾 克氏原螯虾 营养成分分析 营养品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宁酸对鸢乌贼肌原纤维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葡聚糖接枝的肌原纤维蛋白,以及酸、碱提取等电点沉淀方法提取的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蛋白为原料,分别制得酸提、碱提、糖基化肌原纤维蛋白膜,研究不同浓度的单宁酸对蛋白膜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反应后肌原纤维蛋白中自由氨基含量明显降低。成膜液中的自由氨基和巯基的含量随单宁酸添加量增大而显著降低(P<0.05)。3种蛋白膜中,糖基化蛋白膜含水量最低,同时具有较高的水溶性和机械强度。在碱性环境下由于单宁酸氧化交联导致蛋白膜颜色明显变深,表面粗糙度增大。此外,单宁酸的引入使得蛋白膜的拉伸强度增加,而断裂伸长率降低。其中,添加1%的单宁酸的糖基化蛋白具有较高的膜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26 MPa和118%,同时具有较低的水蒸气透过率。此研究对鸢乌贼蛋白用于可食用包装膜的制备以及延长食品货架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鸢乌贼肌原纤维蛋白 提取方式 糖基化 单宁酸 蛋白膜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