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30条记录
茶树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茶树(Camellia sinensis)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Selenocysteine methyltransferase,SMT)基因CsSMT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分子调控机理,利用生物基因组学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CsSMT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该基因编码产物的理化性质、结构与功能,同时构建CsSMT同源基因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CsSMT基因cDNA全长1368 bp,开放阅读框位于50~1105 bp处。编码产物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分子式为C1670H2645N459O532S15,无跨膜结构,无信号肽,定位于细胞质基质。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三维建模成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sSMT基因mRNA与拟南芥同型半胱氨酸S-甲基转移酶基因(Homocysteine S-methyltransferase,HMT)聚为一组。

关键词: 茶树 CsSMT基因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油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818的选育

种子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选育出优质丰产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适应生产需要,以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0848 A作母本,双低恢复系18 R作父本,育成了高油分双低油菜新品种油研818。在2010~2011年国家下游油菜区试中,共16个试验点,12个点产油量增产,增产率为75%。产油量2年平均为74.83 kg/667 m2,比对照秦优7号(68.84 kg/667 m2)增加8.70%。含油量平均为46.53%,在该组参试组合中位居第2。2年芥酸含量分别为0.2%和0.0%,硫甙含量分别为22.87μmol/g(饼)和22.25μmol/g(饼)。于2011年11月通过国家冬油菜下游区试审定并定名为油研818。适宜在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关键词: 油研818 杂交油菜 高油分 双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不同生态稻作区23个红米稻品种的恢复性初探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弄清贵州不同生态稻作区红米稻对不同细胞质三系不育系的恢复能力,筛选具有恢复基因的红米稻资源进行杂种优势利用,以23个不同生态稻作区的红米稻为材料与3个不同细胞质三系不育系杂交,在F1开花期和成熟期调查其花粉败育率和结实率。结果表明:在69个杂交组合中,有82.66%杂交组合F1的花粉败育率为100%,结实率为0(不结实);13.04%杂交组合F1的花粉败育率为30%~50%,结实率为50%左右;4.3%杂交组合F1的花粉败育率为3%~10%,结实率在70%以上。因此,贵州不同生态稻作区23个红米稻品种资源的恢复基因很少,对三系不育系的恢复能力很差,只有极少数对三系不育系有恢复能力。

关键词: 有色米 红米 水稻资源 恢复性 不同生态区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例人工养殖大鲵感染虹彩病毒和嗜水气单胞菌的诊治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3年3月,贵州省某大鲵养殖场发生了以大鲵体表和四肢多处溃烂、内脏器官出现充血、出血为特征的疾病,经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及实验室诊断,诊断为虹彩病毒和嗜水气单胞菌的混合感染。通过采取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大鲵养殖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 大鲵 虹彩病毒 嗜水气单胞菌 混合感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SSR-PCR的反应体系优化及RIL亲本间多态性引物筛选

贵州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比较三组概率分析法和传统QTL定位法,优化了水稻Ⅱ-32B和特青构建的F7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后代群体SSR-PCR的反应体系,筛选出在双亲间具有多态性的引物。结果表明:适宜水稻的SSR-PCR反应体系(10μL)为10×Buffer 2μL,Mg2+终浓度2.0mmol/L,dNTP终浓度0.5mmol/L,引物终浓度1.0μmol/L,DNA模板1μL,Taq DNA聚合酶0.15U。从分布于全基因组的SSR引物中筛选出142对在双亲间具有多态性的引物,为完成后续的QTL定位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水稻 SSR 体系优化 引物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农业科学》的主要引证指标变化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贵州农业科学》的办刊水平,客观、公正地了解《贵州农业科学》的发展状况,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6-2010年《贵州农业科学》主要引证指标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08年载文量为298~434篇,平均358.7篇/年;改为月刊后的第1年(2009年)最高,达880.5篇/年。总被引频次2007年为1 014次,2009年和2010年分别达2 108次和2 693次,改月刊后总被引频次同比增长更快。2006年影响因子为0.318,2007年后均保持在0.5以上,呈缓慢的上升趋势,2010年达0.622。2006年即年指标仅0.027,2007年达0.085,但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被引期刊数2006年仅239个,2010年达474个,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被引半衰期呈波浪式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基金论文比,2006-2008年分别为0.62~0.69,2009年和2010年分别达0.74和0.84,呈逐渐增长的趋势。

关键词: 中国学术期刊 综合引证报告/影响因子年报 引证指标 《贵州农业科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nsdD基因全长克隆及序列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中nsdD基因的结构及其与有性产孢的关系,根据同源克隆及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nsdD的全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基因全长为1 773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293bp,编码430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46.659 4KD,理论等电点为9.08。序列同源性分析该基因与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nsdD基因相似度最高为69%,含有1个GATA型锌指保守结构域,与其他曲霉的nsdD蛋白保守域相符。

关键词: 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 nsdD基因 染色体步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农村建设的“七元合一”优化组合体系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人、地、钱、粮、权、市、力"七元合一优化配置的系统工程,其中"人"是主体、"地"是载体、"钱"是收入、"粮"是根基、"权"是保障、"市"是链条、"力"是配置;"力"贯穿其它六元,形成优化组合体系。"人—力组合"涉及农民工外出务工支持城市与工业发展、城市下派干部进行人力资源反哺问题;"粮—力组合"涉及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问题及农业科技支撑问题;"市—力组合"涉及农业产业化、农村市场化问题。以上三方面,强调"生产发展"问题。"钱—力组合"涉及钱从何处来,资金如何融通,强调"生活宽裕"问题;"地—力组合"涉及土地利用与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强调"村容整洁"问题;"力—力组合"涵盖文化软实力与资源配置力的多重视角,强调"乡风文明"等问题;"权—力组合"涉及权利如何保障、权力如何运行,强调"管理民主"问题。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人、地、钱、粮、权、市、力” “七元合一” 优化组合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培养因子对草莓离体叶片再生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稳定的草莓不定芽再生体系并为基因工程遗传改良奠定基础,以红颊和章姬无菌系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培养基、不同暗处理时间及不同叶龄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MS+B5+TDZ(3.0mg/L)+NAA(0.1mg/L)培养基上不定芽的再生率最高,单叶平均再生芽数最多;暗处理2周时间可有效促进不定芽的再生;叶片再生的最佳叶龄为40d,红颊和章姬的再生率分别达94.17%和95.83%。

关键词: 培养因子 草莓品种 离体叶片 不定芽 诱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中部黄壤锰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土壤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摸清贵州省中部黄壤中锰的组成特征,采集了22个代表性黄壤表土样品,用连续提取法研究了黄壤锰的形态组成,并探讨影响锰形态的土壤因素。结果表明,黄壤中结晶态锰氧化物和原生、次生矿物态锰平均含量为346.1 mg kg-1,占总锰的66.1%;活性锰(包括交换态锰、易还原态锰和有机态锰)平均含量为195.6 mg kg-1,仅占33.9%。不同土属的黄壤中不同形态锰含量:黄泥土>黄砂泥土>白鳝泥;交换态锰、易还原态锰和剩余锰为老风化壳>白云岩>页岩>砂页岩;有机态锰含量:老风化壳>页岩>白云岩>砂页岩。交换态锰、易还原态锰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793**和-0.913**),有机态锰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r=-0.770**)。

关键词: 土壤锰形态 交换态锰 易还原态锰 有机态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