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豆加工品质的资源筛选和遗传改良的研究 Ⅱ.豆腐、酱油、毛豆大豆加工原料的筛选
《大豆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生态区的主栽品种和改良创新的品种为试材 ,分别对其糖份和球蛋白含量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1.7S含量大于 30 %的品种有合丰 2 5、合丰 4 3、哈交 2 0 - 5 0 2 2、哈交 2 0 - 5 489、哈交 2 0- 5 6 5 1- 3、哈交 99- 5 6 5 7、哈交 99- 5 138、黑农 4 5、黑农 4 4、哈交 2 0 - 5 2 14 ,其中黑农 4 5的 7S球蛋白含量最高。 2 .11S含量大于 70 %的品种有黑农 37和哈交 2 0 - 5 10 0 4。 3.哈 96 - 3是一个理想的菜用大豆新种质 ,黑农 37是制作酱油加工原料的好品种。 4 .大豆品种中糖份与脂肪含量间的关系为正相关 ,与蛋白质之间成不显著的负相关。


不同生态区、施肥组合及播期对绥农20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大豆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不同生态区、施肥组合及播期对绥农 2 0高油品种产量和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绥农 2 0在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产量和品质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产量在第Ⅴ生态区最高 ,脂肪含量在第Ⅵ生态区最高 ,蛋白质含量在第Ⅲ生态区最高 ,蛋脂总量也在第Ⅲ生态区最高 ;在第Ⅲ生态区不同施肥组合试验表明 ,在常量化肥做种肥的基础上 ,增施磷素活化剂、叶喷增产灵或磷酸二氢钾可显著提高产量 ,并使品质略有提高 ;适期播种 (5月初 )有利于提质增产。


植物抗病基因类似序列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策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CSCD
摘要:植物抗病基因克隆对抗病育种和抗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已克隆出的基因研究表明,大多数的抗病基因都具有高度保守的结构域(如NBS,LRR,LZ,STK和TIR等)。根据这些保守区域设计核苷酸引物,通过PCR技术已经获得很多的RGA,然后以此为探针筛选DNA或cDNA文库,最终可获得抗病基因的候选克隆,这就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同源序列克隆技术。文章简述了对抗病基因的结构特征,同源序列克隆技术及其应用策略。


CIMMYT小麦在我国的产量和品质表现
《麦类作物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近年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育成的小麦品种的产量、品质等性状及其在我国春麦区的表现,选用新引进的10个CIMMYT小麦新品种和我国15个主栽春小麦品种,在国内9个试点进行了两年联合多点试验。结果表明,CIMMYT小麦新品种对我国中西部地区适应性较好,在产量和品质方面总体表现较我国品种好,其中大多数品种具有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沉淀值较高,对叶锈病抗性突出。今后在继续提高产量的同时,应把改良我国小麦的加工品质和抗病性作为重点,开展对CIMMYT小麦种质的直接和间接利用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