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蛋白质含量与大麦及麦芽品质指标间的相关趋势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索大麦蛋白质含量对其品质指标以及麦芽理化指标的影响程度,选取甘啤系列大麦品种甘啤3号、甘啤4号、甘啤5号、GM2为试验材料,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大麦和相应麦芽进行品质检测,并对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大麦品种及其相应麦芽的理化指标进行相关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大麦的蛋白质含量与其淀粉含量、水敏性、β-葡聚糖含量、多酚物质含量都有相关关系;随蛋白质含量的增加,淀粉、多酚含量呈降低趋势,水敏性、β-葡聚糖含量呈增长趋势;参试材料中,大麦的蛋白质含量与其相应的麦芽品质指标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其脆度、微粉浸出率、α-氨基氮含量、库值呈现降低趋势,黏度、β-葡聚糖呈增长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冬小麦品种(系)面筋强度、黄色素含量和PPO活性相关基因的分子检测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甘肃冬小麦品种(系)中品质相关基因的分布状况,提高品质育种效率,以141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利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1Dx5的特异PCR标记、与黄色素含量相关的八氢番茄红素合酶(phytoene synthase,Psy)基因Psy-A1的标记YP7A及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基因Ppo-A1的标记PPO18分别进行1 Dx5、Psy-A1和Ppo-A1的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含1 Dx5基因的材料56份,分布频率为39.7%;Psy-A1位点存在Psy-A1a和Psy-A1b2种等位变异类型,分布频率分别为62.4%和37.6%;Ppo-A1位点存在Ppo-A1a和Ppo-A1b2种等位变异类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2.6%和57.4%.1 Dx5、Psy-A1和Ppo-A1的基因类型在不同地区分布频率存在明显差异,1 Dx5和Psy-A1b基因在天水地区频率最高,分别为51.0%和40.8%;Ppo-A1b基因在庆阳地区频率最高,为77.8%,Psy-A1a基因在3地区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Psy-A1b基因.参试材料中,聚合1 Dx5、Psy-A1b和Ppo-A1b基因的材料有19份,这些材料可作亲本资源,在小麦品种面筋强度和面粉色泽的改良中加以利用.
关键词: 普通小麦 1Dx5 黄色素 多酚氧化酶活性 分子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审定春小麦品种农艺及品质性状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993年至2013年甘肃省审定的60个春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其14项农艺和品质指标地变化及相关性,为甘肃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甘肃省近年来审定春小麦品种(河西地区)产量逐渐上升,平均每年提高41.6kg·hm-2,产量三要素中小穗数和千粒质量变化不明显,相关系数低;穗粒数呈下降趋势。生育期和株高逐年下降,生育期平均每年缩短0.23d。品质指标中面粉沉降值、湿面筋质量分数、稳定时间和形成时间逐年下降,而其蛋白质质量分数、体积质量和面团吸水率逐年上升。但东片和旱地品种产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总体来看,甘肃省春小麦产量总体水平呈西片>东片>旱地,产量及农艺性状与品质指标呈负相关,但二者之间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协调的;小穗数多、粒大粒质量和株高中等更适合甘肃河西地区气候和生产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2—2014年小麦品种(系)抗条锈性鉴定结果
《甘肃农业科技 》 2015
摘要:2012—2014年,对甘肃省内外23个育种及相关单位提供的1 226份小麦品种(系)进行小麦条锈菌分小种及混合菌系接种苗期及成株期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成株期对当前流行的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表现抗病的材料有374份,占总鉴定材料的30.51%;其中全生育期表现抗病的材料有87份,占鉴定材料总数的7.10%。筛选出了一批可供育种及生产使用的小麦抗源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