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181条记录
棉花叶片早衰的诊断及遗传效应分析

作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了利用活体叶片快速、无损害诊断棉花叶片早衰的SPAD差值法和绿色叶面积分级诊断方法,并分析了棉花叶片早衰的数量遗传行为。选用不同叶形和早衰类型的9个棉花品种(系),比较开花当天倒4叶及以后每5d一次的SPAD值表明,早衰棉花品种在开花35d后SPAD值明显降低,因此,将开花后35d和开花当天倒4叶的SPAD的差值作为诊断棉花叶片早衰的指标。构建持绿亲本33B和早衰亲本CJ463的6个世代(P1、F1、P2、F2、BC1和BC2),用联合尺度检验法对其叶片早衰的数据进行世代均值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叶片早衰主要受加性遗传效应控制,至少是一对加性效应的主基因控制陆地棉叶片早衰遗传,且遗传力较高,说明对持绿材料的早代选择是有效的。总之,用SPAD差值和绿色叶面积分级两种诊断叶片早衰的方法来分析叶片早衰遗传及其与叶面积关系的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棉花 SPAD值 叶片早衰 遗传效应

C_(18)净化-HPLC测定芝麻中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

中国油脂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HPLC测定芝麻中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对超声波提取芝麻中芝麻素和芝麻林素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提取液净化处理对其测定结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剂V(正己烷)/V(甲醇)=60∶40,液料比30∶1,超声提取温度65℃,超声提取时间12 min。采用C18对样品进行净化处理,可提高净化效果,减少测定干扰。

关键词: 芝麻 芝麻素 芝麻林素 HPLC 超声波 C1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4-D的毒性与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河南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4-二氯苯氧乙酸(2,4-D)是常用的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并被广泛应用于提高水果品质和延长保鲜时间,但其毒性和残留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给2,4-D的检测提供方便,从免疫毒性、生殖毒性及其他毒性方面综述了其毒副作用,简要叙述了其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象色谱法、联用技术、免疫学检测方法等。

关键词: 2,4-二氯苯氧乙酸 毒性 残留检测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马士革玫瑰RdGASA4-like基因启动子的分离及其在甘蓝中的瞬时表达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前期的研究中,一个玫瑰RdGASA4-like基因的cDNA和DNA序列全长利用同源克隆结合RACE的方法首次得到克隆。为深入了解该基因在赤霉素调控植物发育过程中的作用,通过TAIL-PCR的方法首次克隆该基因起始密码子ATG上游685bp的5’-UTR和部分启动子序列,在启动子序列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其与GUS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命名为pBI-GP685。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对甘蓝外植体子叶-子叶柄进行启动子瞬时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启动子具有启动报告基因GUS表达的活性。

关键词: RdGASA4-like 分离 启动子 瞬时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组人早孕因子的表达与纯化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早孕因子(EPF)是具有免疫抑制和生长调节活性的妊娠相关蛋白,为目前最早确认妊娠的生化指标之一。为获得人早孕因子重组蛋白,通过PCR技术扩增人早孕因子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与GST基因相融合,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以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蛋白的表达,通过GST树脂纯化表达蛋白。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6P-EPF,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了GST-EPF融合蛋白,表达蛋白分子量为37.3kDa,并能被抗GST单克隆抗体特异识别,GST亲和层析纯化,制备了EPF重组蛋白。

关键词: 早孕因子 原核表达 重组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杂交棉制种技术改进

中国棉花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在新疆影响杂交棉推广种植的主要原因是杂交种的价格问题,其次是新疆地多人少,劳动力严重匮乏,要想在新疆规模化生产杂交种就必须有足够的制种人员。提高棉花制种产量和降低种子成本始终成为棉花杂种优势利用需要解决的首要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和巴西牵牛18S rRN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目的】为甘薯和侵染甘薯病毒的基因表达研究提供内参基因序列信息。【方法】分别以‘商薯19’、‘北京553’2个甘薯品种和巴西牵牛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克隆甘薯和巴西牵牛18S rRNA基因序列。【结果】测序结果表明,获得的供试2甘薯品种和巴西牵牛的18S rRNA基因序列长度均为1630bp;序列比对结果表明,甘薯和巴西牵牛与裂叶牵牛、烟草等双子叶植物的18S rRNA基因相应序列的一致性均达98%以上,与单子叶植物Lilium superbum的18S rRNA基因序列也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从2甘薯品种和巴西牵牛的基因组中克隆出了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研究结果不仅为利用18S rRNA基因作为内参基因分析甘薯和侵染甘薯病毒基因的表达研究提供了序列依据,而且可为甘薯和巴西牵牛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提供序列参考。

关键词: 甘薯 巴西牵牛 18S rRNA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微核心种质在黄淮地区的区域适应性分析

作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主效可加互作可乘(AMMI)模型,对黄淮地区三省两年的60份大豆微核心种质数据进行了分析,目的是对参试种质的环境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株高、有效分枝数、百粒重和产量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G×E)占总平方和的16.73%~24.57%,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有进一步进行稳定性分析的必要。不同种质不同性状在各试验点具有不同的适应性,部分种质某一性状具有广泛适应性、而部分种质只在某一特定环境才能表现其潜力。本研究结果将为黄淮地区微核心种质在育种实践中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豆 微核心种质 AMMI 双标图 区域适应性

烤烟区试品种经济性状与环境互作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7个烤烟品种产量和产值性状与环境互作的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Y106具有丰产稳产的特性,Y102丰产性好,但稳定性较差;H8190丰产性较好,稳定性一般;8182丰产性差,稳定性好;8122丰产性较差,稳定性较差;优选1号丰产性差,稳定性较好;对照NC89丰产性差,稳定性一般。

关键词: 烤烟 品种 环境 互作 经济性状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土壤肥力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潢川县粮食生产及作物施肥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网格布点法取样322个进行化学分析,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全县土壤全氮含量为0.48~2.77 g/kg,全磷含量为0.15~0.86 g/kg,有机质含量为6.00~41.80 g/kg,速效磷含量为0.10~68.90 mg/kg,速效钾含量为21.10~255.90 mg/kg,缓效钾含量为15.40~1 539.70 mg/kg,pH值范围为4.93~7.95,阳离子交换量为0.40~31.20 cmol/kg;将土壤肥力分级,依次为:一等地占0.9%,二等地占5.3%,三等地占40.1%,四等地占49.4%,五等地占4.3%。[结论]中低产田合计占53.7%,需进一步采取改良措施。

关键词: 土壤肥力 潮土 评价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