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967条记录
大豆种间杂交新品种龙小粒豆一号的选育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龙小粒豆一号(原代号龙品9777)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采用大豆优良品种与野生大豆种间杂交选育出的特用极小粒大豆新品种,主要特点是熟期早、产量高;秆强抗倒伏、不炸荚;粒径 5.5mm通过率90%以上;可溶糖含量高、化学品质好,符合日本制纳豆、韩国做豆芽对原料的品质要求。并总结了特用小粒大豆品种选育经验。

关键词: 种间杂交 小粒大豆 特用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除草剂对优质大豆品质的影响研究

大豆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土壤处理剂豆磺隆、乙草胺 ,茎叶处理剂普施特、虎威、拿捕净等 5种除草剂 ,以及黑龙江省优质高蛋白大豆品种黑农 35号和东农 4 2号 ,高油大豆黑农 4 1号等 3个大豆品种 ,研究除草剂对优质大豆品种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5种除草剂正常施用剂量和加倍剂量处理 ,优质大豆蛋白质含量和油分含量会有一定的增减 ,但方差分析表明和不施药对照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除草剂 大豆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豆荚光合作用结构体系的观察

电子显微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黑农 4 0、黑农 4 1和黑农 37为材料 ,应用解剖学和电镜分析技术 ,对开花后始荚期 (R3)、结荚期 (R4 )、鼓粒初期 (R5)、鼓粒期 (R6 )、生理成熟期 (R7)等各期的豆荚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 :(1)大豆豆荚由外、中果皮和内果皮组成 ,其中前两部分与叶片相似 ,具有一套完整的光合作用结构系统 ,即外果皮的表皮与叶片表皮结构相似具表皮毛和气孔 ;整个中果皮由 10余层薄壁细胞组成 ,内含叶绿体 ,为同化组织 ,在同化组织中间分布着发达的输导组织系统 ;(2 )随着豆荚的生长发育 ,同化组织的形态、大小及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本文还对豆荚的光合特性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大豆 豆荚 光合作用 结构观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水稻花培育种研究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3 CSCD

摘要:介绍了寒地水稻花培育种30年来的研究情况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包括花药培养技术研究和花培后代遗传规律研究以及采用花药培养技术育成水稻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生产应用状况 ,并讨论了水稻花培育种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寒地 水稻 花药培养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早熟玉米新品种克单10号及其应用

作物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于1997年以KL3为母本,以HR30为父本杂交育成玉米新品种克单10号(见封3图片),2003年春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原代号为克731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水分含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维管束系统分化的影响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土壤水分含量不同的栽培条件下对4种类型稻的维管束系统分化结果和维管束系统与农业性状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分不足对稻秆及秆中维管束的影响是相互的:稻秆的发育情况影响了维管束变化,同时维管束的变化影响了稻秆的发育,最终影响营养物质从根部、叶部向籽粒运输,从而使结粒数、稔实率、千粒重、产量下降。4种生态型水稻维管束系统与一次及高次枝梗数目、结粒数、千粒重等有类似的相关性,而且水分不足时反应出相同的结果,说明土壤水分对维管束系统的分化有很大的影响,水分不足将使维管束面积变小,维管束比增大,从而使产量变小。

关键词: 农艺性状 维管束 土壤含水量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种衣剂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了黑龙江省种衣剂研究、开发现状以及市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未来剂型的改进 ,以及与其它农业技术措施配合使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表 4 ,参 4。

关键词: 种衣剂 发展现状 前景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受低温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03 CSCD

摘要:低温可能引起细胞膜和内膜系统的透性及功能发生改变,也可能引起细胞代谢水平发生改变,这些改变都可引起细胞质中和NO3-HADH水平及ATP水平的改变,所以其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必然受影响。2叶期玉米受冷害后,叶片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增加,并且有光冷害处理比无光冷害处理更有利提高叶片中硝酸还源酶的活性。

关键词: 玉米 硝酸还原酶 有光冷害 无光冷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高稳系数法综合分析玉米新品种的研究

玉米科学 2003 CSCD

摘要:本文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2000年黑龙江省玉米区域试验14个新组合的高产、稳产性,并进行了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x)、标准差(S)、变异系数(CV)和高稳系数(HSC)及稳定性参数(b)的分析,结果表明:X粖与HSC呈高度负相关(r=-0.99),CV与HSC呈中度正相关(r=0.87),S与HSC呈中度正相关(r=0.68),b与X粖基本不相关(r=0.0093),b与S呈高度正相关(r=0.762),b与CV呈高度正相关(r=0.806),参试组合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回归系数与产量稳定性有关,与产量高低无关,而产量平均值只能反映产量大小,与产量稳定性无关,只有高稳系数,才能综合表示参试品种高产稳产性。

关键词: 高稳系数 目标品种 相关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8种除草剂对大豆的安全性及药害研究初报

植物保护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8种除草剂对大豆安全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适用于大豆田使用的几种除草剂中 ,广灭灵、施田补和氟乐灵在推荐剂量下应用对大豆安全 ;精禾草克、拿捕净和威霸使用推荐量或加倍量对大豆均安全 ;赛克、速收、乙草胺、都尔和普乐宝在正常剂量和正常气候条件下对大豆安全 ,药后低温多雨或土壤湿度大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药害 ;豆磺隆、宝收、阔草清、2 ,4 -滴丁酯作土壤处理时对大豆安全 ,而作茎叶处理时会产生药害 ;茎叶处理剂虎威、杂草焚、克阔乐、利收、普施特、金豆等 ,正常剂量下也有产生药害 ,但可以恢复正常生长 ;而百草敌、2甲 4氯、玉农乐、宝成、百农思、伴地农和阿特拉津等非适用于大豆田的除草剂 ,使用正常剂量就能使大豆产生相当程度的药害甚至死亡

关键词: 杂草防治 除草剂 安全性评价 大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