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967条记录
黑龙江省主要耕地土壤硫素现状研究

土壤通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集黑龙江省29个市、县,发育于5种母质的8种土壤类型143个耕层土样,分析测试其全硫、有效硫含量;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土壤全硫含量平均值为511.90mg/kg,有效硫含量平均值为26.27mg/kg。缺硫和潜在缺硫(有效硫含量<16mg/kg)土壤以风砂土和盐碱土居多,其次是黑土、黑钙土,而草甸土硫素含量丰富。缺硫面积最大的是黑土。按母质划分,发育于砂质沉积物的土壤100%缺硫,其次是发育于河湖冲积物和沉积物土壤,缺硫达65%以上。

关键词: 土壤全硫 有效硫 丰缺状况 频率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春玉米杂交种龙单20的选育及应用

玉米科学 2003 CSCD

摘要:龙单20(黑334)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以自交系HR25为母本,龙抗1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属早熟春玉米品种。1996~2002年在各级各类试验及生产中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好等特点,产量在8500~9000kg/hm2,适宜在早熟春玉米区种植,种植密度以5万株/hm2为宜。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龙单20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大豆色拉油中的痕量砷

大豆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利用干灰化法消解大豆色拉油 ,用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法测定其中的痕量砷 ,对消化方法、样液介质及酸度、还原剂 (KBH4)浓度、干扰离子、还原掩蔽剂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得出试验的最佳条件。试验结果准确 ,灵敏度高 ,重现性好 ,方法简便、快速 ,适合于植物油中痕量砷的测定 ,方法的回收率在 86 .9%~ 98.0 %之间 ;线性范围为 0~ 2 0 0ng ml;检出限为 0 .19ng ml。

关键词: 干灰化法 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法 色拉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光效大豆几项光合生理指标的研究

作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高光效大豆的几项光合生理特性 ,即 :单叶光 光合作用曲线、CO2 光合作用曲线、RuBPCase活性、C4 途径酶及产量潜力。结果表明 ,在适宜温度和相同光强条件下鼓粒期 (R5) ,高光效大豆黑农 4 0、黑农 4 1的光合速率 (Pn)大于高产品种黑农 37。光饱和点时 ,黑农 4 0、黑农 4 1的光量子通量密度 (PFD)在 136 0 μE·m- 2 s- 1 和 1188μE·m- 2 s- 1 左右 ,分别高出黑农 37(114 6 μE·m- 2 s- 1 ) 18.7%和 3.7% ;CO2 补偿点黑农 4 0、黑农 4 1分别为 86 .14± 8.5 3μmol LCO2 和 98.82±6 .0 9μmol LCO2 ,分别比黑农 37(112 .0 1± 5 .85 μmol LCO2 )降低了 2 3.1%和 11.8% ;羧化效率、RuBPCase活性和C4 途径酶 ,高光效大豆黑农 4 0、黑农 4 1比高产品种黑农 37都有所提高 ;产量水平 ,黑农 4 0、黑农 4 1比黑农 37分别增产了13 15 %~ 14 .73%和 11.39%~ 15 .75 %。

关键词: 大豆 光饱和点 CO2补偿点 RuBPCase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照保藏豆制品的研究

激光生物学报 2003 CSCD

摘要:豆制品用聚乙烯复合袋分装后,经4kGy、6kGy、8kGy、10kGy的60Coγ-射线辐照,分别在5℃、25℃条件下贮藏,定期对其进行微生物、感官及营养成分指标检测。经检测分析,豆制品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辐照,效果良好,无异味,降低了微生物数量,对营养品质无不良影响,延长了货架期。研究结果表明,用6kGy~8kGy的剂量的γ射线辐照保藏豆制品效果最佳。

关键词: 辐照保藏 豆制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与灰斑病菌互作早期防卫酶及可溶性蛋白的表达特征

大豆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大豆同一品种与不同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和不同品种与同一生理小种互作 ,测定了大豆叶片防卫酶及可溶性蛋白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 ,大豆品种与不同亲和性的小种互作后POD和SOD活性都有增强 ,但非亲和互作中防卫酶活性增加的速度和强度显著高于亲和互作。POD和SOD同工酶谱带仅发生强弱变化 ,未见有数量改变 ,说明POD和SOD活性的增加与同工酶活性的增强有关。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显示 ,在非亲和或亲和互作中大豆某些可溶性蛋白谱带有所增强 ,是一些病程相关蛋白。而大豆不同品种与灰斑病菌同一生理小种互作后POD快速而显著表达也与大豆和灰斑病菌的非亲和性相关。上述结果表明防卫酶POD和SOD活性的快速而显著增高是大豆与灰斑病菌非亲和互作的特征。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菌 互作 防卫酶 同工酶 可溶性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扁茎大豆光合生理特性及种质改良研究Ⅲ.中国扁茎大豆解剖学观察初报

大豆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国扁茎大豆和黑农 2 6为试材 ,于R1、R3、R5、R6期分别对其根、茎、叶和荚果进行光镜与电镜观察 ,结果表明 :1.扁茎大豆和黑农 2 6品种的根、茎、叶和荚果解剖结构组成成份无明显差异。 2 .由于茎的扁化 ,其内部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 ,突出的是维管束数目较正常明显增多。 3.扁茎大豆荚果也与黑农 2 6一样 ,具有完整的光合作用系统。

关键词: 扁茎大豆 解剖结构 观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境因素对大豆化学品质及产量影响研究 Ⅰ播期对大豆化学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不同大豆品种播期试验表明 ,播期对大豆的蛋白质、脂肪、蛋脂总量、产量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播期的延迟 ,蛋白质、脂肪、蛋脂总量和产量都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其中播期对脂肪、蛋脂总量、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 ,对蛋白质的影响为显著水平。通过F值的比较可知播期对大豆子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顺序为 :脂肪 (F =84 .5 2 ) >蛋脂总量 (F =17.92 >产量 (F =17.4 8 ) >蛋白质 (F =2 .4 3 )。

关键词: 大豆 播期 品质 蛋白质 脂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用向日葵杂交种龙葵杂4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矮秆大豆黑河19号窄行密植研究

大豆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7- 1999年三年试验结果表明 ,半矮秆大豆黑河 19号适于窄行密植 ,与”垅三”栽培相比 ,生育前期 ,所有行距密度组合秆强不倒 ,长势旺 ,增加了光合面积 ,改善了光分布 ,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同时增强了群体固氮能力及根群的吸收能力 ,提高了群体尤其是群体中上冠层的干物质生产能力 ,但低密度组合不够明显。生育后期 ,倒伏程度加重 ,尤其是宽行距高密度组合易产生倒伏 ,导致群体通风透光不良而减产 ,低密度组合 ,虽然群体生育良好 ,但增产不够明显 ,其它行距密度组合增产幅度较大 ,为 7.9% - 19.7%。在不产生严重倒伏情况下 ,行距相同 ,高密度优于低密度 ,密度相同 ,窄行距优于宽行距 ,以 15cm行距公顷保苗 6 6 .7万株平作窄行密植效果最好。

关键词: 半矮秆大豆 黑河19号 窄行密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