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农艺对策研究Ⅳ.重迎茬大豆的土壤养分与养分吸收
《大豆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连续 8年在黑龙江省 5个生态区 9个 9区固定轮作场圃综合试验 ,试验区专项研究 ,框区、盆栽试验 ,实验室分析 ,以及大量的大面积生产调查 ,发现大豆重迎茬种植 ,根际土壤养分虽然在理论计算时 ,会出现氮素营养亏缺 ,但是生产实际中 ,由于施肥的缘故 ,大豆重迎茬并没有造成养分的明显偏耗 ,不仅氮磷钾三元素如此 ,硼、钼、锰、锌等微量元素也是不同轮作方式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在不施肥的盆栽条件下 ,大豆以及玉米、小麦重茬种植都比正茬轮作多消耗了土壤中的主要营养元素 ,其中重茬大豆对全磷和速效钾的消耗高于重茬玉米、重茬小麦 ;大豆重迎茬种植 ,植株对营养的吸收能力发生了变化 ,对于大多数营养元素、特别是对于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能力下降 ,但是 ,对于钙、镁、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量增加 ;增施钾肥能显著地提高重迎茬大豆的产量。这一切都说明根际土壤养分的变化以及根对养分吸收能力减弱对重迎茬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但并不是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主要原因。


豆渣膳食纤维制备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英文)
《大豆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鲜豆渣为原料 ,通过L9(34 )正交实验设计方法 ,就影响膳食纤维含量的碱浓度、温度、时间和酶用量四项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确立了制备豆渣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本工艺 ,湿豆渣经浸泡、碱处理、酶解、干燥和超微粉碎等程序 ,即得到豆渣膳食纤维 ,工艺产率为 85 % ,产品纤维素含量是 80 % ,本文还以豆渣膳食纤维为原料研制出大豆纤维系列食品。


夏大豆种质在春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作物杂志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夏大豆种质晋 72 0 3 - 3通过梯级杂交 ,育成春大豆合丰 44。该品种集双亲之优点抗病、优质、高产 ,即抗大豆病毒病SMV1号菌株 ,中抗灰斑病 ,比对照品种增产 1 5 .5 %。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东部地区种植


W-HE包衣剂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
《吉林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W-HE包衣剂是在原生物表面活化剂(1992年从俄罗斯引进)基础上,结合当前农业生产的特点,综合生物表面活化剂对农作物的作用机理而科学配制的新型制剂。经3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对大豆根腐病和根蛇潜蝇及孢囊线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能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产幅度达11.3%~13.0%。


大豆感染SMV_3后多酚类物质的变化分析
《大豆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对SMV3抗性不同的四个大豆品种 (系 )为材料 ,分析其感染SMV后各生育阶段的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及变化。结果表明 :抗感病品种未接种健株中总黄酮、总多酚含量 ,抗病品种明显高于感病品种 ,接种SMV3后总黄酮、总多酚含量抗病品种变化不大 ,感病品种两指标含量明显提高 ,二者动态变化也明显不同。抗感病品种类黄酮配基组成相同 ,接种SMV3后 ,感病品种增加了P3配基 ,部分缺少了P4 配基。大豆中总黄酮、总多酚的动态变化及黄酮配基的组成与增减均可作为鉴定抗感病品种的生化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