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967条记录
大豆优良种质在育种和生产上的贡献

作物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优良种质是育成新品种的关键,如何筛选和利用优良品种资源是当前育种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通过我们多年的育种实践,初步筛选出配合力高、遗传力强的优良亲本材料二份,即绥农4号与合丰25;这两个品种曾经是黑龙江省两大主栽品种。同时以这两份材料为直接和间接亲本,育成了黑龙江省主推的第一大品种绥农1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地区稻米碾磨品质区域变化规律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生产水稻主栽品种碾磨品质和活动积温指标为依据 ,首次研究了我国东北全区域范围内稻米碾磨品质指标的区域变化规律。结果是 :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际之间糙米率稳定性最大 ,整精米率稳定性最小 ,精米率介于两者之间。整精米率发生规律可以用直角三角形图示形象说明。针对其规律和特点提出了提高水稻碾磨品质的具体技术对策

关键词: 水稻 稻米品质 东北地区 碾磨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新品种嫩选16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谷子新品种嫩选16系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于1988年以龙谷25为母本,以85-5937为父本杂交经4代分离选拔而来,当年代号为925-393。于200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嫩选1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ASH技术和R-PAGE技术在马铃薯类病毒检测上的应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CSCD

摘要:往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R- PAGE)和核酸斑点杂交技术 (NASH)是检测马铃薯块茎类病毒(PSTVd)的主要技术 ,利用这两种方法 ,进行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类病毒检测。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得到了相似的检测结果。通过试验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灵敏度、操作性、检测量等方面的优缺点和可行性。NASH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 ,适合大批量样品检测和异地取样。而 R- PAGE可区分类病毒的强弱系 ,对试验条件和技术条件要求低于 NASH方法

关键词: 电泳(PAGE) (NASH) 马铃薯 (PSTV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新品种龙粳11的选育

作物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龙粳11(龙育96-17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第二育种研究室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具有早熟、优质、丰产等优点,2002年3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全剂R-28725保护玉米免受绿磺隆药害的机理

植物保护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盆栽和田间小区模拟条件下,测定了安全剂R-28725对玉米的株高和株鲜重的影响,确定了玉米体内GSH及其支链氨基酸的变化。结果发现:当绿磺隆的使用量为2.5、5、10g/hm~2时,R-28725能够明显提高玉米株高、株鲜重,混喷的效果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在绿磺隆的使用量为5g/hm~2时,使用R-28725混喷处理,玉米的产量为对照的101.68%。R-28725能够直接提高玉米幼苗中体内谷胱甘肽(GSH)含量,在绿磺隆浓度为1μg/kg,使用R-28725浸种处理,玉米幼苗中体内GSH含量增加27.83%,说明R-28725能够诱导绿磺隆与谷胱甘肽的轭合,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

关键词: R-28725 绿磺隆 谷胱甘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早霜冻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初步研究

中国农业气象 2003 CSCD

摘要:针对我国东北地区寒地气候条件下水稻产量和品质受早霜冻影响问题 ,用盆栽水稻在人工霜冻实验室进行模拟水稻霜冻害试验。初步结果是 :水稻抽穗后霜冻处理时间越早 ,对水稻产量影响越大 ,并建立了水稻受霜冻害减产预测模型 ;稻米品质虽然也受影响 ,但各指标受影响的程度不同 ,其中整精米率和垩白受影响程度较大 ;对食味品质虽有不良影响 ,但影响程度较小。

关键词: 霜冻害 水稻 稻米品质 产量预测模型 东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杨柴对高CO_2浓度和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2 CSCD

摘要:毛乌素优势植物杨柴 (HedysarummongolicumTurcz.)对高CO2 浓度和土壤干旱胁迫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可使杨柴根系伸长 ,根生物量、地径、主茎高和茎生物量下降 ;高CO2 浓度使杨柴根和茎生物量明显增加 ,CO2 的“施肥效应”显著 ,干旱使CO2 的“施肥效应”减弱。同时 ,土壤干旱胁迫使杨柴的根 /冠比增加 ,说明在土壤干旱胁迫情况下根的生长比地上部分 (茎 )的生长更活跃 ,有利于提高杨柴在干旱沙漠地区的固沙作用 ;CO2 浓度升高和土壤干旱胁迫均使杨柴叶片的水势下降 ,叶片水势的下降使叶片细胞对水分的束缚力增强 ,从而减少植物蒸腾耗水 ,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 CO2浓度 土壤干旱胁迫 杨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大豆推广品种脂肪、蛋白质含量地理分布的研究

大豆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系统地分析了黑龙江省 195 1- 2 0 0 0年 5 0年 2 0 0个育成大豆品种的脂肪、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 ,脂肪含量最高的是 6 0年代和 70年代 ,分别为 2 1 6 7%和 2 1 2 0 % ,最小为 90年代为 2 0 0 3%。2 0 0个品种平均脂肪含量为 2 0 74 % ,蛋白质含量平均为 4 0 2 5 %。进一步分析 195 1- 2 0 0 0年不同生态区育成的 172个品种认为 ,脂肪、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地理分布现象。西部干旱区为高脂肪区 ,北部高寒区为低脂肪区 ;高蛋白质区在南部黑土区和东部低湿区 ,低蛋白区在西部干旱区。这种明显的地理分布现象为大豆优质品种的区域化种植和专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大豆 脂肪含量 蛋白质含量 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抗虫基因导入大豆的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Bt基因导入大豆品种。对132株D1代植株进行PCR检测,得到5株阳性转化植株。再将获得的5株D1代阳性转化植株的种子放在温箱中发芽,提取DNA进行检测,结果得到2株D2代稳定遗传的阳性转化植株。用X-Glue溶液对转Bt基因132株D1代植株进行检测,结果没有发现阳性反应。另外,本实验还采用荧光制片方法从植物组织结构的角度证明利用花粉管通道方法导入外源基因的可行性,并提出花粉管通道方法操作的最佳时间为授粉后6~20h。

关键词: 大豆 花粉管通道技术 Bt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