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茄子黄萎病拮抗生防木霉菌的筛选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从分离自洛阳市偃师白马寺佃庄镇茄子生产基地根际土壤中的64株木霉菌中,选取了11株7种不同种的木霉菌,利用平皿对峙法、含毒介质法和室内盆栽等方法进行了茄子黄萎病菌的抑菌试验和室内防效筛选。结果表明:木霉菌对茄子黄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供试木霉菌菌株中有7株菌株对茄子黄萎病的防效显著优于多菌灵,分别为菌株T16、T12、T10、T19、T18、T9和T23,其中木霉菌菌株T16和T12防效最好,相对防效为76.97%和71.21%,具有一定的生防价值。


粮食稳定增产的政策保障——以河南省为例
《农业经济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河南省是产粮大省,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现状与动态进行分析,显示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呈现上升态势。2010年粮食总产5437万t,是1978年粮食总产2097.40万t的2.5倍。粮食政策是粮食产量的变化和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分析影响粮食生产能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粮食保障政策,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为河南省粮食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全国粮食生产也有借鉴意义。


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对小麦纹枯病菌室内毒力测定及药效试验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5%井冈霉素WP与2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WP复配对小麦纹枯病的毒力作用,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二者不同配比对小麦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根据Wadley法评价增效作用,并对筛选出的最佳配比的药剂进行了盆栽药效实验,结果表明:5%井冈霉素WP与2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WP在1:1的配比时增效系数最大,增效最为显著,此配比制剂用量500、125、250mg/L时的预防效果分别达到78.8%,77.3%,75.1%,均高于50%多菌灵WP(167mg/L)和5%井冈霉素WP(250mg/L),治疗效果和预防效果明显。5%井岗霉素WP与2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1:1复配可作为防治小麦纹枯病的理想药剂。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菌 井冈霉素 枯草芽孢杆菌 室内生测 防治效果


QuEChERS-HPLC法快速测定山茱萸中高效氯氰菊酯的残留量
《河南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乙腈提取,基质固相萃取净化,HPLC测定,建立了高效氯氰菊酯在山茱萸上的残留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在0.03~0.1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相关系数为0.9986,仪器的最小检出量为1.5×10-11g。在0.05μg、0.1μg、0.5μg 3个添加水平上,高效氯氰菊酯的平均回收率为80.87%~94.61%,相对标准偏差为2.09%~7.42%。该方法灵敏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微量农药残留分析要求,可实现对山茱萸样品中高效氯氰菊酯的快速定量测定。


固态气爆技术制备玉米皮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
《食品科技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对固态气爆技术制备玉米皮水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其最佳处理条件为:气爆压力1.0MPa,保压时间80s,水分含量100%。固态气爆处理能显著提高玉米皮SDF的提取得率,达80%以上。


云南石林乡村旅游规划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云南省具有民族文化丰富多样、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生物品种丰富、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石林彝族自治县的7镇1乡位于云南旅游的中心位置,是滇中旅游区的重要支撑地之一,具有广大的客源市场。石林旅游资源具有雄厚的农业资源、独特的地貌特征、灿烂的民族文化等优势,同时也面临景点分布较散、空间布局无序;空间资源利用混乱;文化内涵体现表象化;旅游模式单一等问题。笔者结合石林旅游资源优势提出相应的旅游规划策略,即①确定借势发展、民族文化驱动发展、错位发展、政策联动等发展思路,打造独特风格的乡村旅游产品;②调整规划布局,整合旅游资源,通过区域间游线组织形成"一环四区"的旅游空间布局结构,"一环"是以石林大道、九石阿旅游专线及其他公路形成的旅游环线,"四区"是城郊"休闲农家"体验区、度假休闲娱乐区、民族文化体验区、户外休闲运动区;③拓展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为游客创造体验环境;④开发多元旅游模式,满足客源市场多样化需求。笔者希望通过对石林旅游资源规划的完善,可探索出更适合当地发展的旅游规划路线,提高当地旅游产品竞争力。


河南省育成花生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及农艺性状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河南省开展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以来,河南省选育并通过审定的花生品种59个。从审定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最高产量、品质、抗性、农艺性状等方面对品种进行分析,平均产量由1982—1990年3694.05kg/hm2,上升到2006—2009年的4306.35kg/hm2,最高产量也从平均5879.55kg/hm2,提高到6345.90kg/hm2,增长了465kg。研究结果表明,审定品种的产量在逐年提高,抗性有明显增强,虽有个别品种品质明显改善但品种平均品质改善不大;降低株高,适当增加分枝、单株结果数、增加百果重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关键。


人热休克蛋白10和鼠热休克蛋白10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原核表达
《华北农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取人肝癌SMMC-7721细胞和小鼠NS0细胞总RNA,对热休克蛋白10基因(Hsp10)进行RT-PCR扩增、TA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从上述2种细胞中获得的cDNA分别由312,313 bp组成,与报道的人HSPE1 mRNA(NM-002157)、鼠肌肉Hspe1 mRNA(NM-008303)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97%,命名为HSPE1-1和Hspe1-1,序列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在核苷酸水平上的同源性为92%,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为97%。将上述2种cDNA进行双酶切、亚克隆,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28a-HSPE1-1与pET-28a-Hspe1-1,转化大肠杆菌并进行了诱导表达。检测结果表明,pET-28a-HSPE1-1与pET-28a-Hspe1-1均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蛋白分子量大小约为14 kDa,与预期大小一致。Western-Blot结果证实了其为目的蛋白,经镍树脂柱纯化,获得了相应的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这2种蛋白的结构、功能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人热休克蛋白1 鼠热休克蛋白1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