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红掌响应细菌性叶疫病的转录因子基因AanWRKY1的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WRKY家族转录因子参与植物各种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反应,同时也参与形态建成、物质代谢、种子休眠、衰老等过程。本研究在前期红掌疫病诱导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到一个WRKY家族基因,RT-PCR扩增到1 658 bp全长cDNA,包含一个1 035 bp的开放阅读框,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此基因是一个典型的WRKY转录因子,命名为Aan WRKY1(NCBI No.KY597634)。qRT-PCR证实该基因叶片中受疫病侵染上调表达,同时能够被SA、JA、ABA、ETH、GA等激素信号分子诱导,非处理条件下在花梗和茎中表达量最高。通过农杆菌介导洋葱表皮侵染法,瞬时表达AanWRKY1-eGFP,显示该基因编码蛋白定位于细胞核,进一步酵母单杂交实验,证明该基因具有离体转录激活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红掌AanWRKY1基因能够响应细菌性疫病及其他胁迫反应,具有应激转录调控的作用,该基因的鉴定为进一步解析其分子病理学作用机理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橡胶林群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云南橡胶林群落种子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区系成分等基本特征。【方法】调查了西双版纳、普洱、红河、临沧和德宏等的56个100 m~2橡胶林样方的植物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云南橡胶林群落共有野生种子植物90科292属414种,其中优势科优势明显,前15个科计有224种,占总种数的54.11%。云南橡胶林群落凸显热带性质,科、属和种的R/T值依次为7.14、10.74和15.38;群落中热带亚洲成分有46属211种;群落中还有32个全球广布科和59个中国特有种。云南、广东和海南橡胶林群落的9个优势科中有5个共有科,表明三地群落在科的组成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结论】云南橡胶林群落呈现热带性质,稍强于广东但不及海南,并且具有一定的热带亚洲成分和特有现象,在三地群落中最为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下丽草蛉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24、26、28、30、32℃),建立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 Brauer)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温度对丽草蛉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丽草蛉卵期、幼虫期、蛹期、产卵前期和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9.22、7.47、8.69、7.04、7.52℃和72.40、302.21、240.86、140.49、793.16日度。丽草蛉各虫态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丽草蛉发育速率与温度为显著相关性;内禀增长率(rm)均大于零,种群趋势指数(I)均大于1,丽草蛉实验种群呈增长状态;在26、28、30℃时,丽草蛉内禀增长率(rm)及种群趋势指数(I)分别为0.095 0、0.116 3、0.113 9及48.363 5、66.610 0、48.069 3。26~30℃为丽草蛉种群生长的适宜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农户尺度的木薯产量差及生产限制因素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解析木薯产量差的产生机制及生产限制因素,找出缩减产量差的途径。【方法】通过农户调查方法,对广西武鸣县和合浦县的木薯产量差进行研究。【结果】25%最低产农户的平均种植密度和连作年数均显著高于其余农户;仅25%最高产农户的氮磷钾肥配比符合木薯长期定位肥试推荐配比,其余农户的N、K_2O比例均低于推荐施肥配比,且25%最高产农户的K_2O施用量显著高于其余农户;45%以上农户存在过量施肥现象,平均节肥量可达127.50 kg/hm~2,磷、钾、氮肥的节肥潜力分别为43.58%、16.26%、15.00%;肥料效益偏低,仅4.26%~6.32%农户达到高产高效水平;鲜薯单产达79.63 t/hm~2时,产投比最高,其后出现报酬递减,人工成本尤其收获和田间管理环节成本过高是产量差的主要限制因素。【结论】缩减木薯产量差的途径为:合理密植,连作年数不宜超过3年;遵循"大配方小调整"和"连作年限越长,氮钾配比越高"的施肥原则,增施氮钾基肥,追肥时减氮增钾,总量上减施磷肥、控施氮钾肥;优化产投结构,提高木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供钼水平对4株柱花草根瘤菌生长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钼水平对柱花草根瘤菌生长的影响,将4株柱花草根瘤菌接种于不同钼浓度的YMA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通过对根瘤菌生长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不同钼处理对根瘤菌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钼处理对4株根瘤菌的生长均无显著影响;在钼处理下,4个菌株对钼的耐受能力存在差异,菌株PN13-3的耐钼能力最强,可以耐受的钼浓度为3 000 mg/L,LZ3-2和YM11-1次之,RJS9-2最差,可以耐受的钼浓度为1 500 mg/L;高浓度钼处理使菌株PN13-3、YM11-1(≥2 000 mg/L)和LZ3-2(≥2 500 mg/L)的对数生长期延长,稳定生长期缩短,使菌株RJS9-2(≥500 mg/L)迟缓期延长,对数生长期缩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的芒果MYB家族基因的鉴定及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YB家族作为植物中较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参与调控植物的多种生理活动。本研究基于芒果果实转录组测序结果,鉴定出71个MYB家族蛋白,其中包含1个4R-MYB蛋白、3个R1R2R3-MYB蛋白、60个R2R3-MYB蛋白和7个MYB相关蛋白。进化树及基序分析表明:除个别蛋白外,相同类型的MYB蛋白均聚在一起,且相近分支的MYB蛋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基序。60个全长MYB家族蛋白中,大部分为不稳定蛋白,且均为不含跨膜结构和信号肽的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均定位于细胞核。进化树分析发现芒果R2R3-MYB蛋白与拟南芥有较高的保守性。R2R3-MYB蛋白保守域分析发现,R2和R3结构域均有多个氨基酸保守不变。GO分析发现芒果R2R3-MYB蛋白共注释到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大类功能的15个亚类。
关键词: 芒果 MYB家族基因 R2R3-MYB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不同倍性的气孔性状差异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通过流式细胞倍性检测鉴定出的橡胶树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植株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倍性植株的气孔性状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倍性间的橡胶树叶片的气孔长度、气孔宽度、气孔密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随着橡胶树倍性的提高,气孔的长度和宽度均增大,而气孔密度减小。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的气孔长度范围分别为10.65~15.29、14.04~18.89、15.15~19.37μm,气孔宽度范围分别为7.13~10.65、8.58~11.83、10.38~13.83μm,气孔密度范围分别为520.62~867.69、402.53~764.80、381.79~555.32个/mm~2。以气孔长度15.15μm、气孔宽度10.38μm和气孔密度555.32个/mm~2为临界值,可以鉴定二、四倍体混合群体中的四倍体。三倍体和二倍体、四倍体在气孔长度值、宽度值和密度值在分布区间上均存在较大的重复,但以气孔长度14.04μm,气孔宽度8.58μm和气孔密度764.80个/mm~2为临界值,可以筛除二、三、四倍体混合群体中的部分二倍体,提高多倍体鉴定的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碱性/中性转化酶MeNINV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激素应答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木薯碱性/中性转化酶基因MeNINV1对激素的应答模式及调控机制本研究采用PCR技术,从木薯基因组中分离出MeNINV1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启动子长度1 714 bp,含有TATA box和CAAT box保守元件,以及四个激素响应元件:ERE(乙烯应答)、ABRE(ABA应答)、TAC-element(SA应答)和P-box(GA应答)。根据启动子上存在的参与激素应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信息,选用30μmol/L GA3、30μmol/L ABA、100μmol/L SA和1%乙烯利四种外源激素胁迫处理木薯SC8组培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MeNINV1基因在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MeNINV1基因的表达受激素的调控,因此推断碱性/中性转化酶基因MeNINV1启动子上的激素应答元件响应激素诱导,调控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激素信号如何调控木薯块根蔗糖的分解代谢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木薯 碱性/中性转化酶 启动子 顺式作用元件 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个木薯品种嫩茎叶中氢氰酸、总黄酮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品种‘华南7号’(‘South China 7’)、‘华南9号’(‘South China 9’)和‘华南205号’(‘South China 205’)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种植后90、120、150、180和210 d的3个木薯品种嫩茎叶中氢氰酸、总黄酮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供试3个品种嫩茎叶作为饲料的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随种植后时间延长,3个品种嫩茎叶中的氢氰酸和总黄酮含量变化均呈波动趋势,其中,‘华南7号’嫩茎叶的氢氰酸含量在种植后150和210 d显著降低(分别为347.843和320.507 mg·kg~(-1)),‘华南9号’嫩茎叶的氢氰酸含量在种植后150 d最低(313.643 mg·kg~(-1)),‘华南205号’嫩茎叶的氢氰酸含量在种植后210 d最低(75.103 mg·kg~(-1));‘华南7号’和‘华南205号’嫩茎叶的总黄酮含量在种植后120 d最高(分别为1.963%和1.917%),而‘华南9号’嫩茎叶的总黄酮含量则在种植后210 d最高(1.801%)。不同生长期3个木薯品种嫩茎叶的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均符合相关动物饲料的标准,而总磷含量均较低。其中,‘华南7号’嫩茎叶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总钙含量在种植后150 d相对较高,分别为25.273%、7.687%、23.077%、7.157%和1.660%,其无氮浸出物含量(26.823%)相对较低;‘华南9号’嫩茎叶的上述5种营养成分含量在种植后120 d相对较高,分别为28.050%、6.990%、21.557%、8.467%和1.493%,其无氮浸出物含量(24.723%)相对较低;‘华南205号’嫩茎叶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在种植后120 d相对较高,分别为24.273%、7.080%和7.633%,其粗纤维(18.470%)、无氮浸出物(32.037%)和总钙(1.323%)含量相对较低。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华南7号’、‘华南9号’和‘华南205号’嫩茎叶作为饲料的最佳采收时间分别为种植后150、120和120 d。
关键词: 木薯嫩茎叶 种植后时间 氢氰酸 总黄酮 主要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椒活性成分的提取和无定形态固体分散体制备研究
《中国调味品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胡椒鲜果为原料,采用热回流提取方法测定不同处理的黑胡椒中胡椒碱和油树脂含量,利用无定形态糖包埋技术制备含油树脂的固体分散体,通过DSC检测固体分散体稳定性,SEM观察微观结构与形态。研究表明:轻度成熟胡椒采后日晒1天至基本干燥,移至室内避光存放2天再日晒至干燥,该方法下制备的黑胡椒中胡椒碱含量较高,可达6.18g/100g;中度成熟胡椒经热烫方法制备的黑胡椒油树脂得率最高,为12.56%;DSC分析结果显示无定形态α-乳糖包埋效果优于蔗糖,峰值温度为214.05℃,吸热量为136.21J/g,分散体呈球状结构,表面形态完整,有良好的包埋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