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00条记录
甜瓜双单倍体组培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多胺及相关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果树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甜瓜双单倍体组培苗内源激素、多胺类物质和关联酶对不定根诱导分化和伸长响应的生理机制。【方法】以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获得的双单倍体芽为试材,在生根培养基上诱导培养,探讨和分析其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多胺类物质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生根诱导过程中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含量呈现“下降-升高”的趋势,分别在第7天和第14天达到最低值;赤霉素(GA3)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在第7天时达到最大值;玉米素核苷(ZR)含量呈现“下降-升高-下降”的趋势,在第21天达到最大值;IAA/ABA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升高,IAA/ZR和精胺(Spm)、亚精胺(Spd)、腐胺(Put)含量及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呈现“升高-下降-升高”的趋势。相关性分析可知,Put与IAA/ABA、Spm以及IAAO与GA3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Spm与IAA/ABA、Spd,Put与Spd、POD以及IAAO与PPO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Spd与ABA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结论】一定范围内的IAA、ABA含量、IAA/ABA和IAA/ZR升高及GA3、ZR含量降低有利于不定根诱导分化和生长发育,后期组培苗体内Spm、Spd、Put含量的升高有利于不定根的形成,IAAO、PPO、POD酶活性变化与不定根的发生和伸长也有密切联系。

关键词: 甜瓜 双单倍体芽 组培生根 内源激素 多胺 关联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多花黑麦草对ACCase和ALS抑制剂的抗性及其靶标基因突变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河南省部分地区的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种群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ase)和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和抗性机理,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采自新乡市和驻马店市的多花黑麦草种群对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酯、唑啉草酯和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啶磺草胺的抗性水平,并对多花黑麦草ACCase和ALS靶标酶编码基因进行克隆及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其靶标抗性机理。结果显示,与多花黑麦草敏感种群HNXX01相比,HNZMD04和HNXX05种群对6种除草剂均产生了抗性,HNZMD04种群对精噁唑禾草灵和啶磺草胺的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44.65和40.31,对炔草酯和氟唑磺隆的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11.91和11.93;HNXX05种群对精噁唑禾草灵和氟唑磺隆的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27.70和25.67。HNZMD04和HNXX05抗性种群的ACCase基因均发生了D2078G突变,2个种群的突变率分别为55%和70%;HNZMD04抗性种群的ALS基因发生了P197Q和P197T突变,突变率分别为30%和5%,而HNXX05抗性种群的ALS基因仅发生了P197Q突变,突变率为15%。表明多花黑麦草驻马店种群和新乡种群对ACCase和ALS抑制剂类除草剂均产生较高抗性,而抗性多花黑麦草的ACCase氨基酸D2078G突变和ALS氨基酸P197Q及P197T突变是其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乙酰辅酶A羧化酶 乙酰乳酸合成酶 抗药性 抗性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作物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不同生态条件下环境因素是导致玉米产量差异的重要原因,为阐明不同地区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利用不同生态区的气候环境以及逆境胁迫压力,对15份自交系和18份杂交种进行评价筛选,分析不同地区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效应,明确不同区域选择适宜高产品种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与产量直接相关的穗粗、行粒数、穗长、百粒重和穗位系数对产量的贡献效应大于病害和倒伏,在不同气候环境影响下,这些产量因素对产量贡献效应不同;产量最优线性回归模型中引入产量要素越多的地区,产量越高,不同生态环境下,南阳、洛阳、安阳、漯河试验点分别有5、4、4、2个与产量直接相关的因素引入最优线性方程;多地点联合鉴定表明,郑单1868和LX201在干旱胁迫后并未减产,遮阴胁迫后减产相对较少,平均产量相对较高,在本研究的试验材料中综合抗性最好。

关键词: 玉米 产量要素 环境因素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菇生长条件及新型栽培基质研究进展

中国瓜菜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了香菇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条件及温度、空气、水分、光线和酸碱度等环境因素,概括了竹屑、果木废弃物、中药材渣、农作物肥料等新型栽培基质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新型栽培基质在研究、应用及推广中存在应用研究不够深入全面、相应的配套技术研究不到位、相关安全问题研究匮乏等问题,并对其研究与应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新型栽培基质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为香菇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香菇 营养成分 环境因素 栽培基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基因TaARE1-A等位变异与产量相关性状之间的关系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淮海麦区261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TaARE1-A基因等位变异与小麦产量相关性状之间的关系,以期获得对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增加小麦产量有重要作用的优异等位变异类型,为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结果表明,在67个地方品种中,59个品种为TaARE1-A-a基因型,其余8个品种为TaARE1-A-b基因型;在194个现代品种中,184个品种为TaARE1-A-a基因型,其余10个品种为TaARE1-A-b基因型.在261个小麦品种中,基因型为TaARE1-A-a的小麦品种的千粒质量、粒长、籽粒周长均显著高于基因型为TaARE1-A-b的小麦品种,穗长、每穗小穗数、穗粒数、粒宽、粒长/粒宽在2种基因型中均无显著差异.综上,TaARE1-A-a基因型可增加小麦粒长、籽粒周长和千粒质量,是一种优良的基因型.

关键词: 小麦 氮素利用效率 TaARE1-A基因 等位变异 产量相关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花苗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现代食品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阐明红花苗的营养价值,分析了国内外30种红花苗的蛋白质、粗纤维、抗坏血酸、可溶性糖、氨基酸、矿质元素等主要营养成分,通过与油菜、白菜等6中常见蔬菜对比及氨基酸比值系数法,综合评价红花苗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红花苗的蛋白质、抗坏血酸含量均明显高于6中常见蔬菜,属于高钾高钙低钠食品.红花苗中含有18种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平均含量范围分别为17.49 g/100 g~20.03 g/100 g、6.650%~7.613%和10.483%~12.413%,变异系数分别为5.23%、6.40%和6.05%.30个参试品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T)大多在36%~39%之间,略低于FAO/WHO理想蛋白标准;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N)大多在 58%~62%之间,接近并略高于FAO/WHO理想蛋白标准.氨基酸比值系数分60.25~76.40,蛋白质相对于鸡蛋标准蛋白的贴近度为0.90~0.93.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值均接近1.属于优质蛋白源.His、Ala、Arg、Asp、Glu、Phe这6种氨基酸使得红花苗呈现出不同的风味.参试红花苗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为可食用的优质蛋白源.

关键词: 红花苗 氨基酸 矿质元素 营养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试管休眠芽进行芍药组培技术研究

植物生理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芍药根茎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诱导其形成试管休眠芽,采用石蜡切片对休眠芽进行解剖结构观察,重点研究了不同浓度6-BA及蔗糖对休眠芽生长的影响,并对打破休眠的温度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芍药试管休眠芽具有顶端分生组织、叶原基和腋芽原基,基部由表皮、薄壁细胞和胚性愈伤组织细胞团组成。6-BA和蔗糖显著影响试管休眠芽的形成和生长,适宜的休眠芽诱导培养基为WPM+0.4 mg·L-1 6-BA+60 g·L-1蔗糖+6.5 g·L-1琼脂,诱导率可以达到81.14%,增殖系数1.61。在8~12°C温度范围内,在不添加任何植物生长调节物质MS培养基中,试管休眠芽可以先生根后萌芽;其中, 12°C培养条件下,试管休眠芽生根率为72.2%,萌芽率为83.3%。生根苗移栽成活后生长90 d左右,在根茎处形成新的休眠芽。

关键词: 芍药 试管休眠芽 温度 生根 萌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根系特征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分析

核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不同氮效率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根系特征及其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响应,以3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于2018—2020年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在不同氮效率品种筛选的基础上,以氮高效小麦品种郑麦113、偃高21和氮低效小麦品种丰德存5号、周麦27为试验材料,在不施氮肥(N0)和正常施氮肥(N1)条件下研究其根系特征、氮素吸收利用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各品种小麦的根系活力均在孕穗期达到最大值,N0、N1水平下氮高效小麦品种根系活力的平均值分别比氮低效小麦品种增加了16.13%~24.22%、10.22%~62.49%。N1水平下小麦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明显高于N0水平。郑麦113、偃高21、周麦27的氮吸收效率显著高于丰德存5号,而周麦27的氮利用效率较低。两种氮水平处理下,郑麦113和偃高21的根际土壤β-葡萄糖苷酶(B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多酚氧化酶(POX)活性整体显著高于丰德存5号和周麦27(P<0.05),且根际土壤酶活性与根系形态指标均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郑麦113和偃高21较高的根系活力、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促进了小麦植株对氮素的吸收,是氮高效的基础;同时较高的根际土壤酶活性促进了小麦植株对氮素的高效利用。本研究结果为氮高效小麦品种的选育和高效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麦 根系 氮效率 土壤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IFN-α8的原核表达及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活性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猪干扰素α8(poIFN-α8)蛋白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抗病毒作用,合成poIFN-α8基因,克隆入pCSMH大肠杆菌表达载体,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进行温度诱导表达后,收集菌体进行SDS-PAGE电泳.将表达的目的蛋白利用Ni-琼脂糖凝胶纯化柱纯化后,采用Western blot试验检测重组poIFN-α8的反应原性,利用猪肺泡巨噬细胞(PAM)检测0.01、0.05、0.1、1 ng/mL的重组poIFN-α8蛋白对PRRSV的抗病毒活性,并检测重组poIFN-α8蛋白对下游干扰素刺激基因(ISG)Mx1、OAS1、ISG15的诱导激活作用.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 pCSMH-IFN-α8表达载体,实现了 poIFN-α8在大肠杆菌中的包涵体表达,且重组poIFN-α8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0.05 ng/mL的重组poIFN-α8蛋白可显著抑制PRRSV在PAM中的复制,poIFN-α8的抗病毒效果显著优于猪干扰素α2(poIFN-α2)、猪干扰素α5(poIFN-α5),且重组poIFN-α8能有效激活ISG的表达.综上,表达的重组poIFN-α8蛋白能有效抑制PRRSV的复制,且能激活ISG的表达.

关键词: 猪干扰素α8 大肠杆菌表达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干扰素刺激基因 抗病毒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用GGE双标图评价甘薯郑红22的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

种子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 R语言 GGE-biplot双标软件对 2008-2009 年国家甘薯品种北方薯区区域试验鲜薯产量数据进行作图,分析参试品种郑红 22 的丰产稳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郑红 22 在平均环境轴上垂足较靠近正方向,丰产性能较好,并高于对照;与平均环境轴垂直的轴距离较近,稳产性能较好,并高于对照;适应性功能图扇形区中所处位置靠近坐标轴原点,适应性仅次于对照徐薯 18,说明郑红 22 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甘薯 郑红22 GGE双标图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