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580条记录
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毒力岛4携带株的分型、毒力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测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毒力岛4(LIPI-4)携带株的血清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本研究以新疆各师局2014年~2017年常规送检的1027份食品中分离的5株携带LIPI-4的LM(菌株编号LM461、LM873、LM928、LM2947、LM5573)为研究对象,采用PCR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分型,对其7个看家基因的序列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并通过腹腔注射法测定小鼠LD50,利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其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结果显示,5株食源性LM LIPI-4携带菌株血清型PCR分组均为1/2b、3b和7;多位点序列分析结果均为ST87(CC87);LM928、LM2947、LM5573、LM461和LM873菌株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107.2 cfu、107.2 cfu、107.3 cfu、107.5 cfu、108.6 cfu;5株LM分离株均能形成生物被膜,其中LM928和LM2947形成能力最强,LM873最弱.本研究首次明确LIPI-4不仅仅存在于LM CC4克隆群,同时也存在于ST87型,CC87克隆群,该结论对LM LIPI-4的致病性及其致病机理的进一步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血清PCR分组 多位点序列分型 生物被膜 LD5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ins基因等位变异对磨粉品质和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新疆冬小麦品种Pins基因等位变异对小麦磨粉品质和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的影响,对109份新疆冬小麦品种的籽粒硬度及其Pins基因等位变异、磨粉品质和新疆拉面加工品质进行测定,初步分析了新疆冬小麦品种资源籽粒硬度Pins基因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Pins基因等位变异对籽粒硬度、磨粉品质和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冬小麦品种属硬质麦类型,Pins基因型以Pina-D1a、Pinb-D1b和Pina-D1a/Pinb-D1b为主,Pins突变类型及Pins突变基因型组合类型小麦的籽粒硬度均显著高于野生型,Pinb-D1a基因型小麦的籽粒硬度最低,L*值和a*值最高,b*值最低;Pinb-D1ab基因型小麦的吸水率最高.不同Pins基因型组合中,野生型小麦的籽粒硬度、b*值和吸水率最低;Pina-D1a/Pinb-D1aa的出粉率最高,Pina-D1a/Pinb-D1ab的灰分含量最低,吸水率最高.Pins基因及其基因型组合对新疆拉面加工品质无直接影响,主要通过对灰分、面粉色泽和吸水率等磨粉品质的作用对新疆拉面产生间接影响.优质新疆拉面品种中,Pinb基因突变对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的影响大于Pina基因突变,育种中应优先选择Pinb基因突变型材料,其中Pina-D1a/Pinb-D1b可以作为重点选择的基因型组合.

关键词: 新疆冬小麦 品种资源 Pins 籽粒硬度 磨粉品质 新疆拉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春小麦品种Pins基因等位变异及其对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检测新疆春小麦品种Pins等位变异分布规律,分析不同Pins基因型春小麦品种籽粒硬度的差异,探讨Pins对春小麦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和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的影响,明确籽粒硬度影响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的分子遗传基础及机理.[方法]以386份新疆春小麦品种资源为材料,用分子标记检测籽粒硬度Pins,测定品质性状(籽粒性状、磨粉品质、面粉品质、面团特性、淀粉糊化特性等),制作新疆拉面并进行评鉴.[结果]Pins等位变异分布规律:在新疆春小麦品种资源中,Pina有2种等位变异,分别为Pina-D1a(占比86.79%)、Pina-D1b(13.21%);Pinb有3种等位变异,分别为Pinb-D1a(64.77%)、Pinb-D1b(32.12%)和Pinb-D1p(3.11%);Pina/Pinb有6种基因型组合,分别为Pina-D1a/Pinb-D1a(58.81%)、Pina-D1a/Pinb-D1b(25.39%)、Pina-D1a/Pinb-D1p(2.59%)、Pina-D1b/Pinb-D1a(5.96%)、Pina-D1b/Pinb-D1b(6.74%)和Pina-D1b/Pinb-D1p(0.52%).Pins对春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影响:Pina-D1a的籽粒蛋白含量、灰分含量、白度、湿面筋含量、Zeleny沉淀值均显著高于Pina-D1b;籽粒硬度、黄度(b*值)、面筋指数、峰值时间、8分钟面积、稀懈值均显著低于Pina-D1b.与其他等位变异相比,Pinb-D1a的白度、湿面筋含量,Pinb-D1b的出粉率、黄度(b*值),Pinb-D1p的籽粒硬度、面筋指数均最高且达显著差异水平.与其他基因型组合相比,Pina-D1a/Pinb-D1a的白度,Pina-D1a/Pinb-D1p的籽粒硬度、面筋指数、8分钟面积,Pina-D1b/Pinb-D1b的淀粉稀懈值,Pina-D1b/Pinb-D1p的籽粒蛋白含量、出粉率、面粉的湿面筋含量均最高且达显著差异水平.Pins对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的影响:Pina-D1a的拉面手感、粘弹性、总分极显著低于Pina-D1b;Pina-D1b/Pinb-D1p的拉面手感最好,Pina-D1a/Pinb-D1p、Pina-D1b/Pinb-D1a和Pina-D1b/Pinb-D1b的粘弹性最高;Pina-D1b/Pinb-D1a、Pina-D1b/Pinb-D1b的总分最高.[结论]Pina突变会使新疆春小麦胚乳质地变硬、主要品质性状显著升高,促进新疆拉面的拉面手感和粘弹性等性状得到显著改善,最终促使新疆拉面的加工品质(总分)显著提升;Pinb变异对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的影响不显著.Pina-D1b/Pinb-D1a、Pina-D1b/Pinb-D1b是优质新疆拉面小麦品种品质改良中重点选择的基因型组合类型.

关键词: 新疆春小麦 品种资源 Pins 品质性状 新疆拉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旋转脱膜式残膜回收机的设计与试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弹齿式残膜回收机残膜回收作业后自动脱膜困难的问题,设计一种旋转脱膜式残膜回收机具.[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确定了搂膜弹齿的最佳入土角范围、曲率半径和排布方式,通过理论研究设计残膜回收机的脱膜机构,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残膜回收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以残膜回收率最高为优化目标确定最优参数组合,并对修正后的最优参数组合进行试验验证.[结果]综合田间试验数据,得出搂膜弹齿最佳入土角为18°~35°,主弹齿直径10 mm,副弹齿直径5 mm,3排搂膜弹齿交错排布;正交优化试验表明,各因素对残膜回收率影响的表现为作业深度>作业速度>搂膜弹齿曲率半径,当作业速度为7 km/h、主搂膜弹齿曲率半径190 mm、副搂膜弹齿曲率半径160 mm、作业深度50 mm时,对应的残膜回收率最高;验证试验表明,在该参数组合条件下残膜回收率为84.86%,与预测的残膜回收率(85.56%)十分接近.[结论]设计的旋转脱膜式残膜回收机收膜效果好、脱膜率高、制造成本低、调整使用便捷.

关键词: 残膜回收机 弹齿式捡拾部件 旋转式脱膜机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淬火工艺及Nb元素对30 MnB5钢原奥氏体晶粒度的影响

金属热处理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光学显微镜(OM),研究了淬火工艺及Nb元素对30MnB5钢的原奥氏体晶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含Nb的30MnB5钢在淬火温度860~920℃,保温时间不超过60 min时,原奥氏体晶粒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当淬火温度达到950℃时,保温时间超过30 min后,原奥氏体晶粒尺寸随着保温时间增长逐渐变大;因此,淬火温度低于950℃时,Nb元素对30MnB5钢热处理过程中原奥氏体晶粒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当淬火温度达到1000℃时,Nb元素仅在30 min以内对原奥氏体晶粒生长有轻微抑制作用,当淬火保温时间超过60 min时,Nb元素完全失去对原奥氏体晶粒生长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原奥氏体晶粒 30MnB5钢 淬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粒棘球绦虫3-羟基酰基-CoA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其不同阶段的差异表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细粒棘球绦虫3-羟基酰基-CoA脱氢酶分子特性及其在细粒棘球绦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差异.方法通过分析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文库对Unigene进行KEGG通路分析,筛选出一个脂肪酸代谢酶通路及该通路的一个主要调控基因3-羟基酰基-CoA脱氢酶基因.PCR扩增3-羟基酰基-CoA脱氢酶基因,分析其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虫体的原头蚴、成虫发育阶段的mRNA的转录情况.结果细粒棘球绦虫3-羟基酰基-CoA脱氢酶基因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cDNA全长为822bp,编码274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预测3-羟基酰基-CoA脱氢酶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等电点分别为32.98*105和8.87.该蛋白无跨膜螺旋区,具有亲水性,且具有多个潜在的优势抗原表位.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分析显示其与多房棘球绦虫亲缘关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该基因在原头蚴和成虫期均有表达,以成虫阶段表达量更高.结论细粒棘球绦虫3-羟基酰基-CoA脱氢酶基因在原头蚴和成虫期高表达,其编码蛋白具有潜在的优势抗原表位该基因可作为细粒棘球绦虫终末宿主抗原候选基因.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3-羟基酰基-CoA脱氢酶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差异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妊娠相关糖蛋白6基因密码子优化及其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

南方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解决天然牛妊娠相关糖蛋白(bPAG)不易分离纯化的问题,获得高效异源表达且具有良好免疫反应性的bPAG6,为国产bPAG检测产品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宿主细胞对密码子的偏好性,利用MaxCodonTM在不改变氨基酸序列的前提下,对bPAG6基因密码子进行优化,采用全基因合成技术扩增优化后的bPAG6基因,构建proEM-bPAG6重组载体,并转染至HEK293细胞中进行高效表达;然后通过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效果及免疫反应性,并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重组蛋白的结构及功能进行预测.[结果]优化后bPAG6基因的密码子适用指数(CAI)由0.80提高到0.96,G+C含量由49.4%提高到58.8%,其蛋白编码区(CDS)长度为1137 bp,共编码379个氨基酸残基.将全基因合成技术扩增获得的bPAG6基因插入proEM载体构建proEM-bPAG6重组载体,经EcoR I和Hind III双酶切鉴定可获得2条与预期结果相符的片段[proEM载体(4369 bp)和bPAG6基因(1176 bp)],测序结果也显示其碱基序列与优化后的bPAG6基因完全一致.proEM-bPAG6重组载体转染HEK293细胞表达获得的重组蛋白bPAG6分子量约46 kD.重组蛋白bPAG6可被抗bPAG6抗体识别,即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重组蛋白bPAG6信号肽由N端的前1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存在5个N-糖基化位点,其N-糖基化修饰主要位于57Asn、73Asn、102Asn、124Asn和181Asn位点处;重组蛋白bPAG6为分泌性蛋白,无跨膜螺旋区,其二级结构由无规则卷曲(42.74%)、延伸链(31.93%)、α-螺旋(19.26%)和β-转角(6.07%)组成.[结论]通过基因优化及真核表达获得的重组蛋白bPAG6具有良好免疫反应性,可作为抗原应用于牛早期妊娠快速诊断产品的研发.

关键词: 牛妊娠相关糖蛋白6(bPAG6) 早期妊娠诊断 密码子优化 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溶磷菌组合WF542的筛选及多菌剂联合对辣椒的促生作用

食品工业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溶磷菌组合,研究多菌剂联合对辣椒生长的影响.通过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实验室保存的5株溶磷菌(HSYQ18、SYC3、WS54、FWG2、SCPG-7),筛选溶磷菌组合,测定了溶磷菌组合对环境因素的响应、溶磷、分泌嗜铁素和植物生长激素(IAA)等特性.同时,盆栽实验分析多菌剂组合对辣椒幼苗的生长影响.结果 表明,HSYQ18为深红沙雷氏菌(Serratia rubidaea),SYC3为分散泛菌(Pantoea dispersa),WS54、FWG2和SCPG-7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溶磷菌组合WF542在Pikovskaya培养基(PKO)中连续培养96 h后无机磷浓度可达530 mg/L.溶磷菌组合WF542具有分泌嗜铁素、吲哚乙酸(IAA)的能力.溶磷菌组合WF542最适生长温度为35℃,低温和高温生长缓慢;pH在5.5~8.0之间都能生长较好;在1%~7% NaCl浓度之间均能较好生长,当浓度达到9%以上时基本不能生长.通过盆栽实验得知,固氮菌与WF542菌剂联合能有效促进辣椒幼苗生长.综上表明固氮菌与溶磷菌组合WF542可以作为微生物菌肥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为优良的生物肥料菌种资源利用及蔬菜的绿色生产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溶磷菌 鉴定 最佳组合 促生效果 辣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IGF-1基因超细毛羊与非转基因羊肠道粪便菌群多样性及组成差异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探究超细毛羊转入IGF-1基因后是否会引起超细毛羊肠道微生物菌群群落改变而导致转基因羊生物安全存在隐患的问题.本研究在同一羊场随机选取临床健康羊3组,其中转IGF-1基因阳性组(GP组)41只(24母(GDF),17公(GPM)),转基因阴性羊(GN组)43只(25母(GNF),18公(GNM)),非转基因超细毛羊(NG组)29只(18母(NGF),11公(NGM)).取直肠粪样,应用II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粪便样本中细菌的16S rRNA V3-V4区序列,分析转基因超细毛羊与非转基因羊间肠道粪样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共计得到17个门,32个纲,56个目,94个科,228个属及185个种;LEfSe分析显示,GPF组有10个生物标记物;GPM组有5个,均是反刍动物肠道菌群的常见定植菌;NGF组的生物标记物为拟杆菌BS11科;NGM组为厚壁菌门.均为反刍动物肠道菌群的主要优势菌.3组肠道菌群的共享菌分析显示,在门纲目科属种6个分类水平拥有共享菌比例高达91%~94%.本研究证实,转入IGF-1基因并未改变超细毛羊肠道菌群的整体结构分布,转基因羊具有生物安全及环境安全性.

关键词: IGF-1基因 超细毛羊 肠道菌群结构 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转基因生物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及其快速分离技术

植物保护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新疆不同地区造成棉花萎蔫,维管束变褐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发生现状,本研究对新疆47个主要植棉区有萎蔫症状且维管束变褐的棉花病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其快速分离鉴定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南疆20个地点,得到358个纯化菌株,黄萎病菌占81.8%,枯萎病菌占18.2%;北疆27个地点,得到495个纯化菌株,黄萎病菌占93.9%,枯萎病菌占6.1%。南北疆均以黄萎病为主,枯萎病南疆重于北疆。维管束病害的快速分离方法每分离一个样品只需2 min,污染率仅为6.7%。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枯萎病 快速分离鉴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