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51条记录
绿色有机标准追求下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效益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调查柴达木盆地枸杞绿色标准有机标准两种种植模式投资、效益规律,分析产品品质,用于评判产业潜力,指导生产。采用连续9年定点数据采集,平行比较两种模式投资、收益以及鲜果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结果表明:绿色模式和有机模式种植均为1~3年为投资期,第4年开始收益,第7年进入高产期;前期有机模式效益优于绿色模式,高产期绿色模式收益优于有机模式。高产期鲜果平均百粒长绿色组218.86cm,有机组216.25cm,差异显著;平均百粒直径绿色组94.67cm,有机组96.59cm,差异显著;平均百粒质量绿色组90.59g,有机组89.66g,差异不显著。鲜果平均甜菜碱含量绿色组1.45g/100g,有机组1.55g/100g,差异极显著;平均多糖含量绿色组5.80g/100g,有机组5.88g/100g,差异不显著。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前期有机组收益高于绿色组,高产期绿色组收益高于有机组。枸杞鲜果有机组比绿色组百粒长略短,百粒直径略宽,百粒质量相当;甜菜碱含量有机标准极显著高于绿色标准,多糖含量相当。

关键词: 枸杞 绿色标准 有机标准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含固率菜籽饼与牛粪-羊粪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特性

环境工程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充分利用菜籽饼和牛羊粪等固体废物资源并提高其产沼气性能,以农用沼气池为发酵装置,研究了高含固率菜籽饼和牛粪-羊粪10个不同配比(以干物质计)混合厌氧发酵40 d的产沼气特性。结果表明,各混合处理的整个发酵过程运行良好,厌氧消化运行情况稳定。其中,菜籽饼与羊粪干物质配比为2∶1时具有较高的产气潜力,累积产气量最大,达到122.92 m3·t-1。同时,菜籽饼与羊粪混合发酵的产气效果要优于与牛粪混合的效果。修正的Gompertz模型显示,各处理能较好地拟合产沼气过程。其中,最大产沼气量(Pm)和最大产气速率(Rm)随菜籽饼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产气滞留时间(λ)则随菜籽饼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本研究结果可为菜籽饼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厌氧发酵产沼气 农业废弃物 菜籽饼 畜禽粪便资源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藏高原小麦秸秆和箭筈豌豆混合腐解规律和养分释放特征

农业工程学报 202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掌握麦秆、绿肥混合腐解和养分释放规律,对于青藏高原东部农区的地力培育和减肥增效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田间设置麦秆、箭筈豌豆、低量和高量麦秆与箭筈豌豆混合4个处理,研究有机物料的腐解和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各处理下有机物料的腐解呈现前期快后期慢的变化规律,至腐解结束,麦秆、箭筈豌豆、低量和高量麦秆与绿肥混合处理的累积腐解率分别为51.5%、82.2%、78.6%和75.2%,氮素释放率分别为21.3%、81.5%、79.3%和79.0%,磷素释放率分别为60.1%、76.2%、74.2%和82.2%.物料中氮素和钾素释放主要集中在填埋后0~33 d,占总释放量的70%~83%和95%以上.箭筈豌豆磷素释放主要集中于0~33 d,麦秆主要在0~97 d.双库指数衰减模型可以很好地表征物料腐解过程的干物质量、氮素和磷素的残留过程,方程的决定系数大于0.93.物料混合显著提高了氮素的易分解比例(P<0.01),延长了易分解氮素的平均周转周期,低量和高量麦秆与箭筈豌豆混合的氮素易分解比例分别比预测值提高了14%和25%,周转天数延长了5和6 d.高量麦秆与绿肥混合使磷素的易分解比例提高了21%.物料混合显著改善了氮素和磷素的释放特征,其中高量麦秆和绿肥混合提高了氮素和磷素的可利用率,延长了氮素释放周期,更有利于后茬作物的吸收利用.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东部农区秸秆还田的实施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 秸秆;腐解;养分;混合效应;周转周期;双库指数衰减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寒地区不同海拔梯度西北小檗生境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青海高原2300~4000 m海拔范围的6处西北小檗(Berberis vernae)生境土壤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不同海拔梯度西北小檗生境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西北小檗生境土壤中,细菌群落组成主要包括10个细菌门21个细菌属,真菌群落由子囊菌门、担子菌门等8个真菌门59个真菌属组成.(2)低海拔位置的海东乐都1号样点(hdld1) 0~20 cm土层的细菌群落丰富性及多样性均最高,黄南泽库样点(hnzk) 0~20 cm土层的真菌群落丰富度最高,西宁大通样点(xndt) 0~20 cm土层的真菌群落多样性最高;随着海拔的升高,0~20 cm、40~60 cm土层的细菌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呈现出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趋势,20~40 cm土层的细菌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则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真菌群落丰富度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再升高的趋势,0~20 cm、40~60 cm土层真菌群落多样性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40~60 cm土层的真菌丰富度及20~40 cm土层的真菌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不明显.(3)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较明显.综上可知,高寒地区不同海拔梯度西北小檗生境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呈现出一定的海拔差异趋势,其海拔差异主要受到环境条件、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分布的影响.

关键词: 高寒地区;不同海拔梯度;西北小檗;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修剪方式对核桃树树体生长及结果的影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核桃树低产林更新、复壮及丰产的规律,确定整形修剪等营林措施对核桃树的影响.以青海贵德地区的2007年栽植薄皮核桃树为研究对象,对核桃树主干、主枝延长枝和侧枝进行短截、摘心等3种不同方式的修剪处理,分别对比处理前后核桃树树体生长(单株营养枝数量和生长量、结果枝数量、枝果比等)和树体结果(单株结果量、单果质量、脂肪和蛋白质质量分数等)的表征参数,统计分析不同处理方式与树体生长及结果参数的相关性与差异性.结果表明:修剪处理对核桃树树体的生长和结果有显著影响.处理后的核桃树树体生长特征参数比处理前均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处理后营养枝数量、长度、粗度、枝果比均值分别提高215%、61%、84%和689%,结果枝数量均值降低为60%.处理后与处理前的核桃树树体结果参数仅在单株结果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它参数无显著差异.处理后单株结果量均值降低61%,而单果质量、脂肪和蛋白质质量分数均值分别增加61%、13%和6%.因此,修剪处理可有效刺激核桃树树体营养枝数量增多,对树体营养生长具有正向影响;能提高枝果比,使果实有足够的枝叶提供养分,可防治早期大量座果而造成树势早衰,为稳产高产提供保障.

关键词: 修剪方式;核桃;营养枝;单株结果量;单果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耐旱性青稞叶片差异蛋白分析

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从蛋白质水平揭示不同青稞品种响应干旱胁迫的差异,分析抗旱蛋白质分子机制,本研究以干旱胁迫不敏感的旱地紫青稞(HDZ)和干旱胁迫敏感的大麻青稞(DM)为研究材料,以盆栽限量供水种植方法,对干旱处理不同梯度的青稞叶片进行叶绿素、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及相对电导率4项生理指标的测定,同时利用iTRAQ技术对深度干旱胁迫青稞叶片全蛋白组进行差异蛋白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两种青稞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电导率及丙二醛的含量逐渐升高,在相同处理条件下,大麻青稞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幅度、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的增高幅度明显高于旱地紫青稞;对两个青稞品种的干旱胁迫和正常培养的比较组进行iTRAQ分析,共定量出4163个蛋白(多肽),其中旱地紫青稞比较组中对比正常培养,筛选到表达上调的蛋白68个,下调的蛋白63个,在大麻青稞的比较组中筛选出表达上调蛋白21个,下调蛋白32个。KEGG通路分析表明,富集程度位于前3位的通路是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以及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主要涉及到柠檬酸循环、碳循环等代谢通路,丙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的合成降解以及花生四烯酸、亚麻酸等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本研究从蛋白组水平筛选了青稞干旱胁迫响应相关的代谢通路和其他相关功能的蛋白,为揭示青稞干旱胁迫的应答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青稞 干旱胁迫 叶片 差异蛋白 iTRAQ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酶法提取苤蓝花青素的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性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苤蓝花青素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本研究采取超声波辅助和酶辅助两种方法进行了提取和工艺优化,并对提取出的花青素进行抗氧化分析.在酶辅助法中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料液比、水浴温度、酶用量、水浴提取时间对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在超声法中研究了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对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最终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的最优结果又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了两种提取工艺,并采用DPPH法对花青素进行抗氧化分析.结果 表明,酶法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纤维素酶用量2%、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为90 min;超声法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超声时间90 min,超声温度45℃;苤蓝中花青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本研究为今后苤蓝花青素的提取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苤蓝;花青素;提取工艺;抗氧化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原地区不同青蒜品种农艺性状与营养品质的差异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高原青蒜品种的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差异,本研究利用差异显著性、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对5份大蒜品种的9个农艺性状和11个营养品质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青蒜品种的农艺与品质性状差异显著,其中农艺性状的变异范围为11.03%~60.54%,品质性状的变异范围为10.33%~56.81%。相关性分析发现,假茎粗与6个品质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关系,假茎粗是与青蒜营养关联最多的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了4个主成分,其中主成分1和主成分2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6.19%和26.85%,主成分1中"叶片颜色因子"(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的含量)和主成分2中"株形因子"(株幅,假茎长,假茎长/株高)为青蒜品种评价中的主要指标。青蒜品种的农艺与品质性状综合得分为QS3>QS1>QS5>QS4>QS2。综上说明,QS3的农艺与品质性状最佳,可作为优良高原青蒜资源在青海高原地区栽培推广;同时,叶绿素相关指标的含量、株幅、假茎长、假茎长/株高是高原青蒜商品性的重要评价指标,这将为高原青蒜品种的筛选鉴定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青蒜 农艺性状 营养品质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蒜果聚糖合成相关基因As6G-FFT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果聚糖是大蒜的主要贮藏物质,其代谢与产量形成和逆境适应性密切相关。从‘乐都紫皮大蒜’中克隆得到果聚糖︰果聚糖6G–果糖基转移酶基因As6G-FFT的序列,其CDS全长为1 839 bp,编码61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8.64 kD,等电点(pI)为5.43,属于亲水性蛋白;结构域分析表明,该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含有植物糖基水解酶32家族的NDPSG、RDP和EC保守结构域;在进化关系上,As6G-FFT氨基酸序列与洋葱最为接近。亚细胞定位发现,As6G-FFT蛋白集中分布于内质网中。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As6G-FFT在大蒜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量表现为叶片>根>母瓣>假茎;另外,在低温(4℃)或干旱胁迫(基质相对含水量45%~55%)不同阶段各组织中As6G-FFT的表达特性差异显著,干旱胁迫能够较早地诱导根中As6G-FFT的表达,而低温胁迫下母瓣As6G-FFT的响应更加敏感,说明不同胁迫下大蒜各组织As6G-FFT对逆境的响应机理有所差异。

关键词: 大蒜 果聚糖 As6G-FFT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颜色蚕豆种皮酚类物质组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核农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蚕豆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率,筛选天然多酚抑菌剂的功能原料,本试验以5种不同颜色蚕豆种皮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颜色蚕豆种皮中酚类物质的含量、组成及抑菌活性的差异,初步探讨蚕豆种皮中发挥抑菌活性的多酚物质种类。结果表明,5种不同颜色蚕豆种皮中总酚含量为165.94~8 487.62 mg·100g-1,总黄酮含量为11.26~209.01 mg·100g-1,花色苷含量为1.08~65.64 mg·100g-1。紫红蚕豆种皮总酚、花色苷含量最高,黑蚕豆总黄酮含量最高。没食子酸和原儿茶酸为蚕豆种皮中的主要酚酸物质,儿茶素、杨梅素、根皮素及槲皮素为主要的黄酮类物质,矢车菊素、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飞燕草素和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为主要花色苷类物质,且深色蚕豆种皮具有较的高酚类物质含量。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深色蚕豆种皮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制能力较强,且总酚、总黄酮含量与沙门氏菌抑菌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花色苷含量与大肠杆菌抑菌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没食子酸及矢车菊素是发挥抑菌作用的主要物质。综上,深色蚕豆种皮含有丰富的酚类化合物,且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本研究为蚕豆种皮综合加工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蚕豆 酚类物质 抑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