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117条记录
不同水平复合纤维素酶对肉牛增重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复合纤维素酶不同添加量对肥育牛增重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长春市昆仑酶制剂厂生产的复合纤维素酶 ,于1997年9月27日~1997年12月17日在吉林省公主岭肥牛示范养殖场进行了饲养试验。试验选用该场16月龄的草原红牛杂种阉牛40头 ,随机分为4组 ,每组10头。各组试验基础日粮相同 :混合精料3kg,玉米秸秆3kg,啤酒糟15kg。精料组成为( %) :玉米71.0、豆饼7.0、棉籽饼17.5、骨粉1.5、小苏打0.9、食盐1.1、添加剂1.0。各组添加复合纤维素酶水平依次为 :0.1 %、0.15 %、0.2 %、0.25 %。试验结果表明 :平均日增重有随复合纤维素酶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但0.15 %、0.20 %、0.25 %3种水平增幅依次递减 ,各组日增重依次为 :748g、799g、806g、808g。各组牛头平均盈利依次为 :5.183元、5.514元、5.537元、5.525元。通过日增重及经济效益综合分析 ,认为复合纤维素酶添加量以0.2 %为宜

关键词: 复合纤维素酶 肉牛 增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玉米自交系交51利用模式的浅析

种子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野生大豆(G.soja)脂肪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大豆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二十年来 ,我国学者对野生大豆进行了多学科、不同层次的研究 ,取得卓越的成就 ,很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本文综述了中国野生大豆脂肪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方面的研究结果 ,为深入开展野生大豆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 野生大豆 脂肪含量 地理分布 脂肪酸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期低温对大豆荚和籽粒形成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 3个不同熟期组大豆品种在花期以 1 5℃、1 5/ 1 0℃和 1 7/ 1 2℃低温处理 ,结果表明 ,超早熟品种Aldana花期对 1 7/ 1 2℃低温有较好的耐性 ;中晚熟品种吉林 2 9号花期对低温耐性最差。大豆在花期遇低温时一粒荚数增多 ,三粒荚数和单株荚数减少 ,导致单株粒数下降 ;花期持续低温对大豆荚和籽粒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花期低温 结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直链淀粉含量与籼粳分化度的QTL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 Asominori/IR2 4重组自交系 (RIL )为材料 ,对控制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籼粳分化度的 QTL进行了分析。检测到了 5个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 QTL(Am1~ Am5) ;分别位于第 1,7,8,9,12染色体上 ;贡献率分别为 16 .6 % ,13.2 % ,17.1% ,13.2 % ,14.6 % ;Am1,Am3,Am5的遗传正效应等位基因来源于 IR2 4 ,Am2 ,Am4的遗传正效应等位基因来源于 Asominori。同时检测到了 5个控制籼粳分化度的 QTL(Ij1~ Ij5) ,分别位于第 1,2 ,11染色体上 ;贡献率分别为 2 1.9% ,2 1.4 % ,13.4 % ,2 5.0 % ,14.5% ;其遗传正效应等位基因来源于 Asominori。另外通过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籼粳分化度相互关系分析发现两者之间没有密切联系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直链淀粉含量 籼粳分化度 数量性状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体外受精的精子处理方法对受精率和胚胎发育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从屠宰场获得牛的卵巢 ,成熟培养用 TCM1 99+犊牛血清 ;体外受精的精子获能处理 ,以 BO液作为基础液。 BO液 +肝素钠为对照组 ,对照组中分别添加 Caffein、Theophelline和 Pentoxifylline3种黄嘌呤诱导体为试验组 ,每组分别处理相同的 3头种公牛冷冻精液。用醋酸 Orcein染色 1 h检查受精精况。结果表明 ,平均受精率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 ( P <0 .0 1 ) ;DAY8平均囊胚率 ,Caff、Theo、Pent组分别为 2 0 .4 %、1 9.3 %、2 1 .2 %。 3种黄嘌呤诱导体中以 Pentoxifylline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体外受精 黄嘌呤 受精率 囊胚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基因组F连锁群较高密度图谱的构建和基因定位

自然科学进展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栽培大豆“长农4号”和半野生大豆“新民6号”杂交得到的F_8代重组自交系(88株)构建了较高密度的大豆F连锁群图谱。该连锁群包括5个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标记,7个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14个微卫星(SSR)标记和1个形态学标记,标记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1.8 cM,连锁群总长度为331.7 cM.大豆的紫花/白花基因(w)定位在该连锁群上,与花色基因连锁的两个标记为Satt03911.0 cM w 16.7 cM Satt516.作图分析中发现其中一个RFLP标记(K14)有4个独立分离的等位基因,其中两个(K14-2和K14-4)定位在该连锁群上,并且紧密连锁,反映了大豆基因组的复杂性。

关键词: 大豆 分子标记 遗传图谱 基因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油玉米杂交种城油2号

中国种业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城油 2号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高油玉米杂交种。 1999年 3月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 属中早熟种 ,生育日数 10 4天 ,比对照四早 6号晚 2天 ,需活动积温 2 4 62 .6℃。幼苗绿色 ,叶鞘紫色 ,早发性好。株高 2 71cm,穗位 87cm。全株 2 0~ 2 2片叶。株形平展。长锥形穗。穗长 2 1.1cm,穗行数 14~ 18行。百粒重 2 8.5g。半马齿型 ,黄色 ,穗轴白色。出籽率 83.4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检验含油量为 8.2 3%。品质好。籽粒灌浆速度快 ,且活秆成熟。不秃尖。增产潜力大。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 :大斑病为 S型 ,病级 0级 ,属高抗 ;丝黑穗病为 7.7% ,为抗 ;茎腐病为 14.7% ,为中抗。抗逆性强 ,较抗倒伏 ,耐干旱。特别是 1997年严重干旱 ,其它多数品种严重倒伏 ,它倒伏较轻 ,且成熟度好。产量结果  1996~ 1998年吉林省区试 15个点次平均亩产 52 5.7kg,比四早 6号增产 17.4 %。 1997~ 1998年吉林省生产示范 ,2年 6个点次平均亩产50 6.0 kg,比四早 6号增产 13%。栽培技术要点 吉林省 5月上旬播种。亩保苗330 0株。较喜肥水 ,底肥占 2 / 3,种肥占 1/ 3或播种前一次性施玉米专用肥 4 0~ 50 kg。制种田 5月上旬父母本同期播种 ,比例为 1∶ 4。母本亩 350 0株 ,父本 30 0 0株。亩产杂交种 2 4 0 kg以上。适应区域 适宜吉林省西部的部分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 ,以及黑龙江省中早熟区种植高油玉米杂交种城油2号@李淑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公主岭市136100 @陈亚芹$吉林省长春市大南农科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过量氮肥对不同蔬菜中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及调控措施研究

农业环境保护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叶菜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随氮肥用量增加呈上升趋势 ,其中菠菜最为明显 ,追肥后10d出现硝酸盐积累高峰。茄果类蔬菜果实中硝酸盐的含量不受氮肥品种和施用量的影响 ,氮肥对提高蔬菜品质有良好作用。

关键词: 氮肥 蔬菜 硝酸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水稻优势新种质的研究与利用

中国种业 2000 北大核心

关键词: 吉林 水稻 种质资源 优质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