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714条记录
家禽及哺乳动物类胡萝卜素氧化酶BCMO1及BCO2研究进展

中国家禽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类胡萝卜素在人和动物体内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保护视力、增强免疫力,提高畜禽繁殖能力,是重要的着色剂,同时也是维生素A合成的必需前体。但动物本身不能从头合成类胡萝卜素,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经由肠道吸收进入体内参与一系列的代谢反应。BCMO1和BCO2两个氧化酶在动物体内类胡萝卜素的代谢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类胡萝卜素氧化分解后的产物才能参与机体维生素A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部分家鸡皮肤呈黄色也主要与表皮层的类胡萝卜素如玉米黄素、叶黄素等黄色素沉积有关。文章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结果,对类胡萝卜素在自然界中的合成途径、进入动物体内的吸收代谢途径以及BCMO1和BCO2两个酶的生理功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种类的类胡萝卜素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培育健康、屠体美观、营养价值高的畜禽新品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皮肤颜色 β-胡萝卜素 玉米黄质 叶黄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壳基生物炭对生菜Cd吸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稻壳基生物炭对Cd污染土壤上叶菜吸收Cd和土壤Cd形态的影响作用,明确稻壳基生物炭对土壤Cd污染的调控效应,可为合理利用稻壳基生物炭降低叶菜Cd含量提供参考。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稻壳基生物炭在不同用量水平下对2茬生菜地上部Cd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及Cd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25 g-kg-1用量范围内,稻壳基生物炭显著降低了2茬生菜地上部和根系Cd含量,且在最大用量25 g-kg-1时效果最好,地上部Cd含量分别比未施稻壳基生物炭的对照处理降低了19.6%和45.8%,根系Cd含量分别降低了36.8%和28.0%。在25 g-kg-1用量水平下,稻壳基生物炭对土壤p H、有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含量提升效果明显,但显著降低了土壤碱解氮含量。施加稻壳基生物炭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及Cd化学形态也有不同影响。随着稻壳基生物炭用量的增加,土壤NH4OAc提取态Cd含量和弱酸提取态Cd含量显著降低,在用量为25 g-kg-1时,分别比对照降低17.9%和10.4%,可还原态Cd含量无显著变化,可氧化态Cd含量呈减低趋势,残渣态Cd含量增加17.6%。因此推测,提升土壤p H、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增加残渣态Cd含量可能是稻壳基生物炭降低生菜体内Cd含量的主要原因。稻壳基生物炭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抑制Cd污染土壤上叶菜对Cd的吸收,改善土壤养分状况。

关键词: 稻壳基生物炭 生菜 Cd污染土壤 Cd吸收 化学形态 土壤肥力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玉米种子活力及其杂种优势初步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个甜玉米自交系及其杂交F1后代为材料,分析了甜玉米种子发育过程中种子活力变化、活力指标间的相关性及其杂种优势。结果表明:甜玉米种子活力随种子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杂交组合的最佳采收时间不同;不同基因型种子的百粒重、发芽势、发芽率、苗鲜重、活力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活力指数与发芽势、发芽率显著相关,与百粒重相关性较小;F1种子的百粒重呈现负向杂种优势且与母本显著正相关,可通过选用百粒重大的母本增加杂交F1种子的百粒重,而活力指数有较大的正向中亲优势且受低值亲本影响显著,应避免使用活力指数过低的亲本。

关键词: 甜玉米 种子活力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用RP-HPLC同时测定火龙果中7种有机酸和Vc含量的方法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紫红肉火龙果为试验材料,对影响有机酸分离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最终建立了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同时快速测定火龙果果实中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乙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7种有机酸及Vc含量的方法。采用色谱条件为:柱温30℃,流速1 m L/min,色谱柱为Kromasil柱(250 mm×4.6 mm),波长215 nm,缓冲液0.05 mol/L H3PO4-Na2HPO4;测定结果显示,供试火龙果含有7种有机酸和Vc,苹果酸是其最主要的有机酸、其次是柠檬酸。此方法可以在10 min内完成1次测定,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为果实中有机酸及Vc的测定及相关代谢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火龙果 紫红肉 有机酸 Vc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生猪价格波动态势及时间变化特征分析——基于CensusX12和H-P滤波模型

广东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东生猪价格月度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Census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将生猪价格波动分解为季节波动、长期趋势、周期循环波动和不规则波动4部分,深入剖析了广东生猪价格波动的内在规律和特征,并运用随机成分与实际价格的比值衡量外部冲击因素对生猪价格波动的贡献程度。结果显示,广东生猪价格波动频繁,部分年份震荡剧烈;季节性波动特征非常显著,各年度变化规律高度相似;生猪价格长期呈非线性缓慢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周期循环波动特征,且新一轮周期波动已经开始;生猪价格受外部随机因素冲击较大,随机成分对生猪价格波动的贡献在5%以上。针对广东生猪价格的波动规律,提出了稳定生猪市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猪 价格 波动 CensusX12 HP滤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鬼针草白粉病的病原菌鉴定

广东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形态学鉴定、致病性鉴定和分子系统学鉴定方法对中国广东地区首次发现的鬼针草白粉病进行病原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分生孢子梗直立,圆柱形,没有分支,大小为100~160μm×11~13μm,包含1个足细胞,2~4个短细胞;分生孢子串生,圆柱形,大小为20~50μm×10~20μm(长/宽为1.25~3.0);病原菌接种叶片病症与自然状态一样,形成薄而边缘不明显的白色斑;对其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扩增、测序获得528 bp序列(Gen Bank登录号:KJ920100),经MECA 3.1软件分析,其与来自二孢白粉菌(Golovinomyces cichoracearum)的KF453969序列聚为一枝,与其相似度达到99%。本研究表明,广州地区的鬼针草白粉菌为二孢白粉菌(G.cichoracearum)。

关键词: 鬼针草 白粉病 病原鉴定 二孢白粉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衰老机制及延缓衰老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关于衰老机制的研究及根据衰老机制寻找延缓衰老的药物已成为当前医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就延缓衰老的天然活性物质及延缓衰老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并对研究衰老的主要模型做简要总结。

关键词: 延缓衰老 机制 活性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治香蕉枯萎病胶囊药剂研制与应用

植物保护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引起的维管束系统性的毁灭性病害,给香蕉产业造成巨大损失。为有效控制该病害的发生危害,本实验室研制出一种胶囊杀菌剂绿茵2号,有效成分为噁霉灵。采用香蕉叶鞘内注入胶囊剂,2009年和2010年分别在广州市番禺区和东莞市麻涌镇进行了该药剂防治‘粉蕉’和‘巴西蕉’枯萎病的田间药效试验,防治效果分别达到58.00%和63.77%,获得利润分别为6 005.0元/667m2和1 420.0元/667m2,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绿茵2号 胶囊剂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处理对柑橘霉菌生活力和致病力的影响

现代食品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研究了热处理对柑橘采后致病霉菌生活力和致病力的影响。生活力试验:分别对霉菌孢子悬液及脐橙皮与霉菌孢子悬液进行热处理(52±1℃,10 min,下同),检测两组热处理后5株霉菌(分别标记为A、B、C、D和E)孢子的生活力指标:孢子死亡率、孢子形态、孢子悬液上清液电导率值和OD260 nm值。致病力试验:以A菌为例,对比研究与脐橙分开进行热处理的霉菌孢子及与脐橙共同进行热处理的霉菌孢子引起脐橙发病规律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单独进行热处理的霉菌孢子,其生活力有所下降,但致病力未受到影响。与单独热处理的霉菌孢子相比,脐橙皮与热同时作用于致病霉菌孢子时,其结构受损伤程度加大,生活力和致病力明显下降;A菌孢子死亡率由48%上升至72%,脐橙出现典型病灶时间由单独热处理的4天推迟到了7天以上。

关键词: 柑橘 致病霉菌 热处理 生活力 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氧处理对采后桑椹呼吸强度及其保鲜效果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高氧气调处理对采后桑椹的保鲜效果,以果桑品种"蜀椹1号(Mours alba L)"为材料,研究了成熟桑椹在空气、25%、50%O2、75%和100%O2条件下贮存10d过程中呼吸强度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氧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桑椹的呼吸强度、腐烂指数和失重率,并显著提高其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总酚物质和黄酮类化合物,且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大,其效果愈发显著。本文为高氧气调贮藏技术在桑椹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桑椹 高氧处理 呼吸强度 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