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高压脉冲电场对餐厨垃圾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硅酸盐通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实现餐厨垃圾的减量化,采用高压脉冲电场(pulsed electric field,PEF)对餐厨垃圾预处理后接种厌氧污泥进行厌氧发酵,考察pH、挥发性有机酸(VFA)与日产气量的关系,分析PEF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50℃条件下,日产气量与pH成正比例变化趋势,与VFA呈反比例关系。经PEF(电场强度为9.0 k V·cm-1)预处理后,接种20%厌氧污泥,餐厨垃圾干物质产气量(285.1 m L·(g·TS)-1)与TS去除率(28.5%)均达到最高,高于无PEF预处理餐厨垃圾的干物质产气量(267.3 m L·(g·TS)-1)和TS去除率(26.8%)。PEF能够杀死餐厨垃圾样品中的微生物,改善接种后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减少微生物发生种间竞争的概率,利于提高产气量。

关键词: 餐厨垃圾 厌氧发酵 高压脉冲电场 挥发性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蚁群算法的玉米植株热红外图像边缘检测

农机化研究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热红外图像目标与背景区分不明显、效果模糊,以及传统的Roberts、Sobel、Canny等边缘检测方法难以取得理想检测效果的特点,以玉米植株为测试对象,首次将蚁群优化算法应用于热红外图像边缘检测。该算法由初始化过程开始,进行N步迭代构造信息素矩阵,然后执行信息素过更新过程,最后图像边缘由决策过程给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传统边缘检测算法相比,能够较好地得到边缘检测结果,可为农作物热红外图像处理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 蚁群优化算法 玉米植株 热红外图像 边缘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负水头灌溉施肥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日光温室番茄栽培试验,研究了3种负水头灌溉施肥模式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负水头灌溉的常规基追施肥处理(CK)、按EC值调配的常规肥料处理(T1)和山崎番茄大量元素配方施肥处理(T2)的株高、叶片数和品质均无显著差异,但T2处理的茎粗显著高于CK处理和T1处理。叶片净光合速率、单果重和产量均以T2处理的最高,与CK和T1处理相比,T2处理可分别增产13%和11%。番茄生育期内,T2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最高,比CK和T1处理分别提高了12%和10%。综合番茄生长、产量以及氮素利用等指标,采用基于负水头的营养液管理施肥模式能有效地控制水分和肥料适时供应,满足作物对养分的全面需求,是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灌溉施肥新模式。

关键词: 负水头 灌溉施肥 番茄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的时空分异及分区研究

经济地理 2015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采用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借助Arc GIS等软件从地区和县域两个尺度揭示2000—2012年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格局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蔬菜种植面积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13年间总计增加了25.76万hm2,蔬菜产量和蔬菜单产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县域蔬菜生产呈现"北进南移"的态势,京津所辖县域的蔬菜种植面积下降,冀北坝上高原区和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的蔬菜生产优势进一步显现,县域人均蔬菜种植面积呈现两极分化趋势。采用双重自组织模型将173个县域划分为都市型蔬菜生产区、山地丘陵特色蔬菜种植区、平原规模化蔬菜生产区、冀北高原错季蔬菜生产区、冀东南蔬菜生产区5个区。该研究结果可为京津冀地区蔬菜发展战略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蔬菜生产 蔬菜种植面积 时空分异 双重自组织模型 京津冀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Dualex氮平衡指数测量仪的作物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物叶绿素含量的实时、无损及快速的监测,对及时掌握作物的胁迫状况、营养水平及环境适应性,进而对农田管理进行科学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论证是否可以通过Dualex氮平衡指数测量仪构建通用的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以期实现叶绿素含量的快速及无损监测和估算。结果表明:1)Dualex估测叶绿素质量分数(Chl-M)和单位面积的叶绿素质量(Chl-S)具有较好的精度(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7和0.88),与SPAD叶绿素仪的估算模型(R2分别为0.66和0.79)相比,模型精度更高;2)Dualex估测Chl-S的精度明显高于Dualex对Chl-M的估测精度,Dualex与Chl-M的关系需要考虑叶片厚度的影响,而Dualex与Chl-S的线性关系更加一致;3)构建的Chl-S通用模型的R2,均方根误差和标准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8,4.80 mg/dm2和8.33%,模型的精度较高,并且通用模型的数据范围为12.2~105.6 mg/dm2,较大的数据范围适用于冬小麦和玉米各关键生育期Chl-S的估算。该研究为Dualex实现冬小麦和玉米叶绿素含量监测和估算提供校准模型,为及时了解作物养分状况及作物营养诊断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叶绿素 模型 作物 Dualex SPAD 冬小麦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子鼻系统在物流农产品质量安全判别与控制研究进展

食品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电子鼻系统是近年来新兴的快速无损检测系统,文章阐述了电子鼻系统在农产品品质等级评判、农产品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环境监测、电子鼻数据网络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将电子鼻系统应用于农产品物流过程,并对其开发潜力和应用价值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电子鼻系统在农产品物流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一种方法。

关键词: 电子鼻系统 农产品 质量安全 物流 信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市种业发展政策的系统分析与转型创新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依据产业政策理论和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了北京市种业发展政策体系的三维分析模型,系统梳理了国家和北京市种业政策的支持要点,运用系统机理分析方法研究了北京种业政策的投入、机制、产出及其作用过程,分析了北京种业发展的企业效应、创新效应、产业效应和区域效应。转型期北京市要实现"种业之都"的创新发展,需要集成种业政策与金融支持投入,打造高通量研发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种业交易与信息服务支撑体系,大力提升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完善种业人才吸引与激励政策。

关键词: 种业政策 系统分析 政策效应 政策创新 北京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碳源对聚磷菌与聚糖菌竞争的影响

化学工程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生物除磷系统的运行效率,采用A2/O工艺进行了连续实验,考察不同碳源(乙酸、丙酸、葡萄糖)对聚磷菌(PAO)和聚糖菌(GAO)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丙酸作为碳源时,胞内物质糖原和PHA的变化量最小,富集GAO最少,释磷量为38.3 mg/L,TP(总磷)去除率最高(93.8%);利用乙酸作为碳源时,富集PAO最多,释磷量最高(55.7 mg/L),TP去除率为89.1%;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时,释磷量最低(4.9 mg/L),富集GAO最多,TP去除率最低(57.5%)。PAO易利用乙酸和丙酸作为能量来源,成为优势菌种;GAO易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成为优势菌种。

关键词: 碳源 PAO GAO A2/O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的我国农口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综合实力评价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 2015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农口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所有涉农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总称。在明确我国农口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职能定位、梳理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方法,实现对农口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综合实力的分级评价,并根据结果对评价指标提出修正建议。

关键词: 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 Matlab 综合实力评价 农口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ODV的农田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和休眠算法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AODV路由协议的基础上,改进了一种农田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和休眠算法.算法首先通过剩余能量进行路由节点的筛选,然后通过路由中节点的采集周期长短和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路径的选择,确定路由后根据节点所在路径中其他节点的采集周期确定休眠周期.通过路径选择和适时休眠达到减少总体能耗和避免的局部节点能量过度消耗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网络总体能量利用效率,从而达到延长网络寿命的目标.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路由算法 节点休眠 间断性采集 AODV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