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坛紫菜膳食纤维的响应面优化超声复合酶法提取及其对鱼糜凝胶强度的影响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促进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提高坛紫菜的综合利用率,以坛紫菜为原材料,利用超声波破碎仪结合α-淀粉酶(质量分数1.0%)、糖化酶(质量分数1.0%)及中性蛋白酶(质量分数1.0%)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 SDF),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响应值,选取酶解温度(A)、超声时间(B)、超声功率(C)设置3因素3水平进行Box-Behnken优化试验,并对添加SDF的冻藏罗非鱼鱼糜的凝胶强度及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优化得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酶解温度50℃、超声时间40 min、超声功率为450 W,在此条件下SDF的提取率为23.96%±0.80%,与预期结果基本一致;测得坛紫菜SDF持水率为(4.68±0.08)g/g,膨胀力为(2.11±0.11)mL/g,持油率为(3.06±0.05)g/g,阳离子交换力为(1.28±0.13)mmol/g;分别以质量分数为0.1%、0.2%、0.3%的SDF添加至罗非鱼鱼糜中,0.2%添加量组罗非鱼鱼糜凝胶强度降幅为51.21%(空白组降幅为79.55%),且鱼糜凝胶空间结构最为致密均匀。研究表明,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能够显著提高坛紫菜SDF的提取率和品质,所得SDF可显著减缓鱼糜凝胶强度降低的程度。

关键词: 坛紫菜 超声波辅助酶法 响应面法 鱼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中华鳖源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为了确定安徽某中华鳖养殖场导致中华鳖发病的病原,为今后生产中有效防控该疾病提供参考.本研究无菌条件下从患病中华鳖体内分离病原,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利用回归感染试验对病原菌致病性进行确定,采用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对病原的毒力基因进行分析.结果从患病中华鳖体内分离纯化得到一株致病菌,命名为AM-1,经鉴定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用该菌进行人工感染得到的症状与自然发病中华鳖症状一致;该菌对恩诺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敏感,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和四环素等不敏感.毒力基因检测显示,该嗜水气单胞菌AM-1分离株携带气溶素、热不稳定性肠毒素、热稳定性肠毒素、溶血素、弹性蛋白酶5种毒力基因.最终表明嗜水气单胞菌AM-1是引起此次中华鳖发病的病原,可以使用恩诺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防治.

关键词: 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基因;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黄鱼深远海大型围栏养殖技术

中国水产 202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业养殖水体氯化消毒过程中腐殖酸转化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21

摘要:氯化消毒是渔业养殖水体消毒的一种常见工艺,腐殖酸(HA)作为水体中天然有机质(NOM)的主要成分,易与消毒剂反应生成卤代消毒副产物(H-DBPs)。研究反应时间、有效氯浓度、p H、温度、不同水体等因素对NaClO降解HA的影响,并对以9种卤乙酸(HAAs)为代表的DBPs的形成潜力和HA在氯化过程中的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有效氯的浓度和水温对HA的去除和HAAs的产量有促进作用。水体p H在中性条件时HA的降解率最高,在碱性条件下HAAs的产量最少。海洋养殖水体中Cl-、Br-的存在促成了Br-DBP的形成。在NaClO消毒系统中, HA大分子发生断裂,被氧化成氯酚类中间产物,随后氯酚类物质在活性氯的作用下与Cl-充分结合,形成有毒的HAAs。这对评价养殖水体氯化消毒过程中HA的有效降解和H-DBPs的生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腐殖酸 氯化 消毒副产物 卤乙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杀鱼假交替单胞菌2515的抗弧菌效果及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一株杀鱼假交替单胞菌2515Pseudoalte romonas piscicida(简称菌株2515)在对虾养殖中的抗弧菌效果以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为指示菌,以鳗弧菌的敏感抗生素新霉素为参比,采用牛津杯打孔法,比较了菌株2515与抗生素抗菌等效关系。设置浓度分别为104 CFU/mL、105 CFU/mL、106 CFU/mL、107 CFU/mL的菌株2515与鳗弧菌共培养,评价了该菌对鳗弧菌的拮抗效果。将含量103 CFU/g、105CFU/g、107 CFU/g,及103 CFU/mL、105 CFU/mL、107 CFU/mL的菌株2515分别添加到对虾饲料和养殖水体中,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分析了菌株2515对水体和对虾肠道细菌总数、弧菌数及对抗副溶血弧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同抗鳗弧菌效果条件下菌株2515数量与新霉素质量存在对应关系,与鳗弧菌混合培养时,浓度106 CFU/mL及107 CFU/mL的菌株2515对鳗弧菌表现出强的抑菌作用。饲料中添加菌株2515浓度105 CFU/g及107 CFU/g时能够显著降低对虾肠道中的弧菌数量(P <0.05),提高对虾养殖的存活率。采用副溶血弧菌(V. parahaemolyticus)攻毒,显示在饲料中添加菌株2515浓度为105 CFU/g一组对虾死亡率最低,为(43.3±5.8)%,对副溶血弧菌的相对保护率达(53.7±6.2)%。结果表明,在饲料和养殖水体中添加适宜浓度的菌株2515均能够提高凡纳滨对虾抗副溶血弧菌的能力,降低对虾肠道内的弧菌数量。本研究结果为对虾养殖弧菌病生物防控提供了一种技术支撑。

关键词: 杀鱼假交替单胞菌 拮抗 副溶血弧菌 凡纳滨对虾 肠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网箱养殖对柘林水库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的影响-以太阳山库湾为例

环境化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网箱养殖对柘林水库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的影响,以太阳山库湾为例,于2018年10月—2019年7月分别对网箱养殖区、近岸区和对照区的水温(WT)、溶解氧(DO)、电导率(conductivity)、无机氮(DIN)、磷酸盐(PO43--P)等指标监测分析,并对水体的富营养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太阳山库湾的WT、DO、pH和电导率呈明显季节变化,WT夏季最高,DO春季最高,Conductivity秋季最高,pH春夏高于秋冬,但养殖区与近岸区和对照区无显著差异(P> 0.05).近岸区和养殖区的DIN显著高于对照区(P <0.05),除秋季养殖区与对照区显著高于近岸区外(P <0.05),其他季节养殖区、近岸区和对照区PO43--P含量无显著异(P> 0.05).不同形态的DIN的比例有明显的差异,硝酸盐氮(NO3--N)占比最大(93.35%),其次为氨氮(NH4+-N)(6.00%),亚硝酸盐氮(NO2--N)占比最小(0.65%),说明太阳山库湾的氮营养盐达到了热力学平衡状态.太阳山库湾除夏季近岸区为轻度富营养状态外,整体呈中营养状态,表明相较于生活污水无序排放、不规范农业用药和施肥等产生的面源污染,网箱养殖对水环境的富营养化影响较小.此外,太阳山库湾的N/P值整体低于16(Redfield值),表现为潜在氮限制,养殖区的N/P值与对照区差异不显著(P> 0.05),表明现状下的网箱养殖投饵对水体的潜在性营养状态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柘林水库 网箱养殖 营养盐 时空分布 富营养化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梅雨、高温季节河蟹养殖管理措施

科学养鱼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河蟹养殖经过30多年的不断探索与总结,基础技术已经逐步成熟,现在的技术关键是做好精细化管理。一年中6-8月是气温逐渐升高阶段,也是水生动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这3个月要经历梅雨期和持续高温期特殊气候。梅雨期一般在23~24天,最长的达50多天。梅雨期因受强对流天气影响,会出现过程性、间歇性降水和区域性暴雨过程,梅雨量因年份不同而有所不同,雨量大的年份会出现灾害性洪涝。河蟹生长的适宜水温为22~25℃,梅雨期过后即进入炎热的夏季高温期,蟹池表层水温高达30℃左右,最高时达到40℃以上,持续高温、少雨的极端天气会对河蟹养殖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针对养殖户关心的重点问题,科学养鱼杂志社采访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徐钢春研究员、江苏盐城市盐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宋长太研究员、昆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蒋明高工、安徽当涂县大陇镇农业服务中心严爱平高工、江苏渔乐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李志国副总经理,请行业专家、基层一线技术推广和服务人员进行解答,以期指导今年养殖户提质增效、丰产丰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起条斑紫菜拟油壶菌病的诊断

渔业科学进展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赤腐病(red rot disease)和拟油壶菌病(Oplidiopsis disease)是海上栽培紫菜(Pyropia)的主要病害,常引起紫菜大面积病烂。2019年1月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某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栽培海区有134 hm2发生了紫菜病烂,本研究对该起病烂进行了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结果显示,患病紫菜的病症与拟油壶菌病一致,主要表现为发病初期,在叶片边缘、基部和中部出现粉红色的病斑,随着病程发展,病斑逐渐褪色并扩大;发病后期,整个叶片颜色变浅,叶片组织溃烂脱落;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紫菜细胞内寄生1~4个圆球状菌体,菌体内有多个油滴状物质。以病烂紫菜叶片或其匀浆液为感染源,分别在10℃和20℃条件下进行人工感染实验,二者均能使正常紫菜出现拟油壶菌病的病症。对现场采集及人工侵染后的病烂紫菜疑似病原进行cox1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研究表明,所测cox1基因均与紫菜拟油壶菌(Oplidiopsis porphyrae、O. pyropiae、O. porphyrae var. koreana)聚为一支,相似度为100%。综上所述,该起条斑紫菜的病烂由紫菜拟油壶菌(Oplidiopsis sp.)引起。

关键词: 条斑紫菜 拟油壶菌病 cox1 紫菜拟油壶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地区笋壳鱼病害防治技术

黑龙江水产 2021

摘要:笋壳鱼(Oxyeleotris)是名贵淡水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随着笋壳鱼人工养殖的发展,病害也日益频繁发展。文章对笋壳鱼常见病害的病原、症状、流行情况进行综合评述,重点介绍了防治方法,并在最后提出要结合生态防治、药物防治和免疫防治,形成系统的综合生态防治技术体系,这才是解决病害的根本方法。

关键词: 笋壳鱼 病害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传感器波段设置对植被遥感参数反演的影响研究

地理信息世界 2021

摘要: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遥感观测的植被冠层反射特性与植被参数之间的响应关系是植被遥感的基础,也是遥感传感器设计的关键。利用Sobol算法和PROSAIL模型,对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等植被参数进行全局敏感性分析,研究植被参数在典型遥感波段(蓝、绿、红、红边和近红外)的响应敏感性,并对比了由传感器的中心波长和波段宽度差异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80~680nm可见光波段,冠层反射率对叶绿素含量变化的总敏感度达81.3%,且在宽波段的传感器中更敏感;在720~735nm红边波段,太阳天顶角的总敏感度可达7.2%,且在宽波段的传感器更敏感;在790~960nm近红外波段,干物质含量的总敏感度达60.5%,且在窄波段的传感器中略敏感。研究结果对无人机遥感应用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对传感器的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植被遥感参数 光谱传感器 全局敏感性分析 PROSAIL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