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超声波辅助碱法提取大米淀粉工艺研究
《食品工业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法提取大米淀粉,以蛋白质残留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影响提取效果的条件因素,包括超声时间、水解温度、料液比和NaOH质量分数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水解温度40℃,料液比1︰6(g/mL),NaOH质量分数0.3%,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的大米淀粉中蛋白质残留率最低,仅有2.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链球菌Ⅱ 型五种感染途径感染猪模型的比较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 2016
摘要:为研究猪链球菌2型感染猪的发病进程,选择24头28日龄杜长大败血波氏杆菌阳性猪,分别采用皮下、肌肉、静脉、鼻腔、胸腔5种途径感染实验猪,猪链球菌2型山东株剂量为60亿CFU,同时设立生理盐水对照组,试验期为30 d。观察感染猪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对各脏器进行细菌记数。结果表明,除鼻腔外的4种感染模式均复制出了猪链球菌2型的感染症状,细菌计数结果印证了感染模型。细菌计数结果提示血液、肺脏组织及脑是猪链球菌2型易增殖部位,肺脏可能是呼吸道传播模式致全身性感染的中转站(上呼吸道-肺脏-全身性感染),所有致死猪均出现菌血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乌龙茶香气成分比较研究
《茶叶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乌龙茶主要产于我国福建南部(闽南)、北部(闽北)及广东和台湾等地,不同产区乌龙茶具有独特的香气品质特征。本文选取不同产区有代表性的乌龙茶样品,采用专家感官审评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了香气感官品质审评和香气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乌龙茶香气化合物主要包括醇类、酮类、醛类、酯类、碳氢化合物、酚类、含氮化合物等,但不同产区乌龙茶香气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反-橙花叔醇(40.96%)与α-法尼烯(20.00%)是台湾高山乌龙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反-橙花叔醇(46.22%)、吲哚(15.20%)和α-法尼烯(23.01%)是闽南清香型铁观音的主要香气成分;反-橙花叔醇(13.51%)、芳樟醇及其氧化产物(11.87%)和紫罗酮类物质(5.26%)是闽北水仙的主要香气成分;而反-橙花叔醇(31.43%)和吲哚(35.83%)是广东乌叶单枞的主要香气成分。本文还分析比较了不同做青程度乌龙茶的香气成分,同时探讨了香气成分含量与乌龙茶香气品质间的关系。
杏鲍菇菌糠配制波尔山羊全混合颗粒日粮的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和探讨利用杏鲍菇菌糠加工波尔山羊全混合颗粒日粮的可行性和效果。结果表明:菌糠经发酵处理后霉菌总数降低了62.9%,黄曲霉毒素减少了60.0%,呕吐毒素减少了44.9%,玉米赤霉烯酮未检测出;粗蛋白含量提高了11.98%,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分别降低8.81%和11.69%;结果显示杏鲍菇菌糠经过发酵处理后主要卫生指标和品质得到显著提高,可作为养殖山羊的优质粗饲料使用。同时,对波尔山羊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结果还表明,在配合日粮中杏鲍菇菌糠的适宜用量为12%~20%;食用杏鲍菇菌糠配制的全混合日粮颗粒饲料后,波尔山羊羔羊的日增重达到0.122~0.137 kg,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正常。本研究对开发反刍动物饲料新资源、产品以及提高菌糠资源循环利用率和减少环境的污染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波尔山羊 杏鲍菇菌糠 颗粒日粮 生长性能 生理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结构对酸性黄棕壤修复效果研究
《土壤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3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结构对酸性黄棕壤酸性、交换性能以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连年施用有机肥以及配施石灰和白云石粉均能显著降低土壤中交换性酸和交换性Al~(3+)的含量,提高土壤pH,且不同施肥结构对修复黄棕壤酸性的效果为有机肥配施石灰>有机肥配施白云石粉>有机肥;连年施用有机肥以及配施石灰主要提高了土壤中交换性Ca~(2+)含量,而配施白云石粉则主要提高了土壤中交换性Mg~(2+)含量;有机肥配施石灰和白云石粉均降低了土壤中真菌的数量,但提高了土壤中细菌/真菌比、放线菌/真菌比以及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了烟叶的产量和产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叶绿体DNA变异的湖北梨属种质系统进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trnL intron、trnL-trnF、trnS-psbC和accD-psa I等4个叶绿体DNA片段对来自湖北省的88份梨属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进化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个cpDNA片段共检测到变异位点11个,其中单一突变位点6个,插入/缺失(Indel)位点5个。acc D-psa I多态性最高,其变异位点数、核苷酸多态性和单倍型多样性均为最高。供试梨种质的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00112和0.769;Tajima's D检验值在P>0.10水平上均不显著,表明所检测的4个区域以及合并后的片段均遵循中性进化模型;4个序列合并共检测到叶绿体单倍型10个,其中兴山梨种质中检测到的单倍型最多,荆门其次;Hap2和Hap5是2个主要单倍型,分别占总样本数的31.82%和30.68%;中介邻接网络图显示东方梨和西洋梨独立进化,而较为原始的稀有单倍型Hap8和Hap9均位于荆门,暗示该地区可能为砂梨的起源中心或多样性中心之一。
茄子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果实性状的QTL定位
《植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茄子(Solanum melongena)材料09-101-M和10TL-102-F4-1的重组自交系(RIL)为作图群体,构建总长度为991.7c M、共包含16个连锁群157个位点、平均图距为6.32 c M的遗传图谱。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共检测到18个与茄子果实性状相关的QTLs,其中10个为主效QTLs,8个QTLs在两年两点的实验中能够被重复检测到。在所有QTLs中,控制果重的QTL fw1.1的效应值最大,为23.8%–31.6%,被定位在LG01(E09)上E25M34–E33M57b区域内;果长、果径与果重显著相关,且控制果长、果径与果重的QTL位于同一连锁群的相同区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miR-27a靶基因预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繁殖力是决定羊养殖产业效益最重要的因素,卵泡的生长发育决定了排卵数,进而直接影响母羊的繁殖力。miRNA是由内源性基因编码的单链非编码RNA,参与靶基因的转录后调控。本研究通过对山羊miR-27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及功能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山羊繁殖功能中的作用提供新途径。利用靶基因预测软件分析miR-27a的靶基因,将靶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表明,预测靶基因集合分别富集在细胞增殖、转录调控、调控RNA代谢、正调控信号传导等分子功能上以及Erb B、MAPK、m TOR等信号通路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榨双低菜子粕中蛋白质功能性质的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对冷榨双低菜子粕中蛋白质的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等功能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高于50℃时,菜子蛋白质的溶解性会有所增加;在p H为3和5下,菜子蛋白质的溶解度较低,这说明菜子蛋白具有两个等电点;当盐溶液浓度增加时,在p H为8和10的碱性环境下菜子蛋白质的溶解性不断降低,而在低p H下溶解性变化不显著;与大豆分离蛋白质相比,菜子蛋白质的持水性较差,而泡沫的稳定性和持油性较好,这与蛋白质表面疏水性的大小相关。通过对菜子蛋白质功能性质的分析有利于其在食品加工中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照对红曲米中桔霉素及Monacolin K含量的影响
《食品科技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1~20 kGy 6种不同~(60)Co辐照剂量处理红曲米及其提取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样品中桔霉素(Citrinin)和Monacolin K含量,比较不同辐照剂量下固体红曲米及其提取物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经辐照强度为20 kGy辐照处理后,固体红曲米中桔霉素的含量减少了43%,Monacolin K及其类似物总含量减少了5%。在辐照强度超过5 kGy时红曲米提取液中桔霉素全部降解;辐照强度超过10 kGy提取液中的Monacolin K及其类似物完全降解。在辐照条件下Monacolin K的稳定性好于桔霉素,因此辐照处理可以在Monacolin K较少降解的条件下有效除去红曲米中的桔霉素。
关键词: 辐照 桔霉素 Monacolin K 红曲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