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芒果SEPALAATA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芒果品种‘吕宋’(Mangifera indica L.Carabao)为试材,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从花序中获得了1个芒果SEPALAATA(SEP)基因cDNA全长,命名为MSEP1(GenBank中登录号为KP702299)。MSEP1基因的cDNA全长为921bp,包含一个长度为726bp开放阅读框,编码241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27.7kD,理论等电点为5.79。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MSEP1具有保守的MADS-box及半保守的K区,属于MADS-box家族的SEP亚家族。器官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MSEP1基因在芒果根、茎中表达量较低,在叶片、花芽中表达量较高,而在花序中表达量最高。研究推测,MSEP1基因可能在芒果生殖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抗铜性评价及抗铜相关基因簇分子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细菌性萎蔫病是世界范围内木薯种植中的重要病害,也是中国木薯种植中为害最严重的病害。前期研究发现铜基杀菌剂对国内木薯细菌性萎蔫病防效欠佳,随即开展了病菌抗铜性评价及抗铜相关基因簇的分子分析工作。评价了42个不同来源病原菌菌株对硫酸铜的抗性,发现其抑菌最低有效浓度均在1.35~1.75 mmol/L之间。通过和已报道黄单胞菌类抗铜相关基因的比对分析,发现来自广西的菌株GX11携带有cop TAB和Xme RSA2个抗铜基因簇。对来自南美州、非洲和亚洲67个菌株的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绝大多数菌株均带有这2个基因簇,聚类分析发现相关基因在菌株之间具高度的同源性。
关键词: 木薯 细菌性萎蔫病菌 copTAB基因簇 XmeRSA基因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叶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减轻秸秆焚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充分利用甘蔗叶资源,在大田环境下动态监测甘蔗叶粉碎、焚烧和深埋3种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叶粉碎还田和深埋还田有利于甘蔗叶中有机碳及氮、磷、钾养分的缓慢释放;甘蔗叶焚烧还田提高了土壤碱解氮含量5.6~20.9 mg/kg和速效磷含量0.8~4.0 mg/kg,促进土壤中氮磷向有效态转化,焚烧还田初期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钾的含量12.3~18.3 mg/kg,但焚烧会损失部分甘蔗叶中碳氮元素,也造成环境污染。综合分析认为甘蔗叶粉碎还田是比较省工、方便的处理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2℃极端高温胁迫对木薯单爪螨(Mononychellus mcgregori)保护酶及热激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薯单爪螨(Mononychellus mcgregori)是新入侵中国的木薯重要害螨,原产地为南美洲,是一种热带土著害螨,近年来该螨扩张范围不断增大,对高温的适应性是其种群扩散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发现,42℃极端高温胁迫1 h后,木薯单爪螨成螨保护酶基因PPO、POD、As A-POD、CAT和Cu/Zn SOD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分别高达对照的5.19、4.38、152.23、321.42和3.41倍,且与其酶活性变化趋势存在一致性,酶活性值分别升高为对照的1.81、12.52、9.00、1.75和1.14倍。热激蛋白基因Hsp70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为对照的56.85倍。因此说明,保护酶POD、As A-POD、CAT、SOD和PPO以及热激蛋白Hsp70可能在木薯单爪螨应对高温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温下保护酶及热激蛋白Hsp70基因表达量及其活性的升高可能导致木薯单爪螨对高温的耐受能力逐渐增强,从而逐渐适应热区高温环境,并可能增强其后续的繁殖能力而使其种群不断增长,扩张范围不断增强。
关键词: 木薯单爪螨 高温 保护酶 热激蛋白 基因表达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有机肥料对连作西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黑美人"西瓜为试材,通过连续2年试验,即设单施有机肥(A)、有机肥化肥配合施用(B)2个处理,分别以不施肥(CK-1)和单施化肥(CK-2)作为空白和常规施肥对照,所有施肥处理的氮、磷、钾养分总量一致,均为750kg·hm-2,分析不同处理对西瓜主蔓长、茎径、有效分蔓数、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影响,并综合评价木薯加工废弃物转化有机肥料的田间施用效果,为木薯加工废弃物资源的当地肥料化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CK-1)处理相比,连续2年所有施肥处理均能促进西瓜生长、提高西瓜果实产量和品质;与常规施肥(CK-2)处理相比,单施有机肥的A处理在试验实施第1年西瓜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产量显著降低,但品质明显提高,持续实施的第2年,生长受到的抑制程度减弱,产量和CK-2无明显差异,品质仍显著高于CK-2处理;而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的B处理连续2年西瓜营养生长、产量及品质均优于常规施肥处理。因此,木薯加工废弃物转化有机肥料后和化肥配合施用能有效促进西瓜植株营养生长,提高西瓜产量,改善西瓜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忧遁草枝叶的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中国药房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忧遁草枝叶的化学成分,并初步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忧遁草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测定鉴定出的化合物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人胃癌SGC-7901细胞和人慢性髓原白血病K562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从忧遁草枝叶中分离鉴定出8个化合物,分别为羽扇豆醇(1)、对香豆酸甲酯(2)、1-O-acyl-3-O-(β-D-galactopyranosyl)-sn-glycerol(3)、(6R,10R)-6,10,14-trimethyl-2-pentadecanone(4)、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5)、α-D-甲基半乳糖苷(6)、β-D-甲基葡萄糖苷(7)、9-hydroxymegastigma-4,7-dien-3-one-9-O-β-D-glucopyranoside(8);化合物1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具有弱的生长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为42.5μmol/L),尚未发现其他7种化合物对上述3种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2~8为首次从忧遁草枝叶中分离得到,羽扇豆醇具有弱的抗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活性,该研究为忧遁草的质量评价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T-RFLP技术在施用解磷菌剂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解磷微生物菌肥对香蕉土壤根际微生态的影响,利用T-RFLP(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技术分析土壤均匀度指数、香农指数和优势种群等分析微生物多样性,研究高效解磷菌剂与化学磷肥的不同组合施用方式对香蕉植株的生长情况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CK相比,T处理组香蕉苗较CK组生长健壮,地上部分鲜重平均值为42.2 cm,明显比CK高出35.2%。接M-3-01解磷细菌处理组T1、T3生长势最为显著(P<0.05),其中,T3株高和茎围分别是CK的1.26、1.16倍。T-RFLP技术分析微生物多样性表明,T1、T3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指标分别为2.12/2.11和0.93/0.88,与CCK差异性不明显,但略微高于CK。同时,分析土壤优势种群,处理组T1、T3处理组土壤优势微生物种群数分别为12和14,数目基本与处理前土壤CCK的一致,而T2略低于CK。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和北里孢菌(Kitasatospora)只存在于CK和施用解磷菌剂T1、T3处理土壤中。土壤种植香蕉苗后,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的稳定具有积极影响。因此,施用高效解磷菌剂对维持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均匀度效果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绿苦瓜种质种子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农艺性状差异显著的2份油绿苦瓜种质(Y41和Y63)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种子脂溶性成分和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份苦瓜种质分别鉴定出14和19种脂溶性化学成分,脂溶性成分主要为γ-生育酚、环阿屯醇、维生素E、Ela甾醇、β-香树素、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钝叶醇。其中2种脂溶性化学成分为Y41特有,7种脂溶性化学成分为Y63特有,γ-生育酚在2份苦瓜材料中含量均较高,分别为18.388%和22.240%。可见,不同苦瓜材料间种子脂溶性成分及含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