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水稻芽性状耐冷性的QTL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09 CSCD

摘要:低温发芽和芽期耐冷性是影响水稻芽生长发育的两个重要因素。本试验利用182个越光(粳型)/Kasalath(籼型)//越光回交重组自交株系(backcross recombinant inbredlines,BILs),对2个芽性状耐冷性(低温发芽和芽期耐冷性)进行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定位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BIL群体中这2个芽性状耐冷性均呈连续分布,属于数量性状遗传,两性状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控制低温发芽的4个QTL分布于第1、7、9、11染色体上,其贡献率为6.72%~12.78%;芽期耐冷性相关的4个QTL分布在第4、6(2个QTL)和11染色体上,贡献率为6.61%~14.93%;其中第11染色体上的2个QTL位于相同区域内,并且其增强耐冷性等位基因均来自耐冷性较差亲本Kasalath。本研究结果及其中检测到的QTLs两侧的连锁分子标记可为水稻芽性状耐冷性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稻 芽性状 耐冷性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检测海产品中的二甲胺

食品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FID检测器对海产品中的二甲胺进行检测。本实验对样品中二甲胺的提取、衍生条件以及气相色谱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样品经7.5%三氯乙酸提取,取上清液在60℃下与对甲苯磺酰氯反应1h,衍生产物在确定的气相色谱条件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二甲胺在0.001~2m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日内精密度RSD为2.8%,日间精密度RSD为5.0%。最低检出限为0.38μg/ml,定量限为0.71μg/ml。回收率在91.21%~103.24%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关键词: 二甲胺 海产品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病、早花时高异交率晚粳稻不育系浙04A的选育与利用

杂交水稻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浙04A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用武运粳7号A为母本,以秀水110/8204B的杂交F4代优良单株为父本测交,经连续多代回交核置换转育而成的BT型晚粳稻三系不育系,2007年10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浙04A育性稳定,群体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9%;株型紧凑,矮秆抗倒,穗形大,花时早,异交结实率和制种产量高,米质优,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配合力较强。利用浙04A配制的粳粳交和粳籼交杂交稻组合表现杂种优势强,增产潜力大,其中高产杂交晚粳稻新组合浙优12号(浙04A/浙恢H414)已于2008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杂交粳稻 不育系 浙04A 早花时 高异交率 抗病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对几类杀虫剂的敏感性

昆虫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科学用药和抗性治理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2008年7月采自浙江省杭州市和宁波市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种群对7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及褐飞虱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偄th)种群对1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褐飞虱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与相对敏感品系相比,杭州种群和宁波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倍数分别为479.0倍和366.1倍;对氯噻啉的抗性倍数分别为81.1倍和50.9倍;对噻虫嗪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0.3倍和9.4倍;对噻嗪酮和氟虫腈分别产生了5.0~8.6倍和15.8~17.0倍的抗药性;对烯啶虫胺和啶虫脒的抗性倍数在3倍以下。两种稻飞虱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噻虫嗪、噻嗪酮、烯啶虫胺和毒死蜱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种群都具有较高的室内毒力。当田间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混合发生时,可选用噻虫嗪、噻嗪酮、烯啶虫胺和毒死蜱进行防治,不宜使用吡虫啉、氯噻啉和氟虫腈防治。

关键词: 褐飞虱 白背飞虱 敏感性 抗药性 抗性治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鱿鱼眼提取透明质酸去蛋白质酶解工艺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鱿鱼眼提取透明质酸的初提取液的去蛋白酶解工艺进行了研究。分别对酶种类、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得出初步结论后,再采用正交实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中性蛋白酶去蛋白效果好,且分子量损失最小。酶解温度对去蛋白率影响最大,酶用量对分子量损失率影响最大。鱼眼初提取液的去蛋白酶解最佳条件为:中性蛋白酶用量1.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h。该条件下,透明质酸得率85.7%,分子量损失率10.6%,蛋白去除率91.1%。

关键词: 透明质酸 中性蛋白酶 去蛋白 酶解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夹竹桃叶提取物对福寿螺的杀螺活性

农药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夹竹桃叶中筛选杀灭福寿螺的活性成分。采用浸渍法研究了夹竹桃叶的乙醇粗提物和组分Ⅰ对不同日龄福寿螺的毒杀和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组分Ⅰ浸渍10、30和50日龄螺6h的LC50值分别为2.86、5.87和8.68mg/L;浸渍24h的LC50值分别为0.98、2.31和3.16mg/L,其中2mg/L的组分Ⅰ浸渍10日龄螺24h的死亡率为100%。乙醇粗提物对福寿螺的毒杀效果较差,用其100mg/L浸渍10日龄和30日龄螺72h的死亡率均为100%,浸渍50日龄螺120h时,死亡率100%时的质量浓度达到200mg/L。但乙醇粗提物和组分Ⅰ各浓度对福寿螺的活动均无抑制作用,反而有促进其上爬的作用。

关键词: 夹竹桃叶 乙醇提取物 组分I 福寿螺 杀螺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拉德反应制备新型火腿风味调料

浙江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以金华火腿酶解液(由复合酶水解制得)为基料,结合其他前体物质进行美拉德反应制备新型火腿风味调料的优化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本配方条件下添加1%氨基乙酸,0.2%L-半胱氨酸,0.4%L-酪氨酸,0.4%硫胺素,30%葡萄糖和10%酵母提取物,在105℃条件下热反应60 min,可制得火腿风味浓郁、纯正、耐高温的新型火腿风味调料。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火腿 风味调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菌种及温度对玫瑰醋发酵过程醋酸累积影响的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缸盖中的微生物是赋予浙江玫瑰米醋特殊色泽及风味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草缸盖中分离得到的多种醋酸菌种进行组合发酵试验和不同温度发酵试验。实验室分离得到醋酸菌种Sa071(暂命名)在表面静置发酵中产酸能力要优于生产中常用的沪酿1.01菌种以及其它试验菌种或菌种组合,Sa071和沪酿1.01试验组酸度达到最大的时间和最大值分别是84 h,4.12 g/100 mL和96 h,3.28 g/100 mL。同时还研究了温度对菌种Sa071在发酵过程中产酸和醋酸累积的影响,试验发现以5 L的控温罐为发酵容器,在25~31℃的温度范围内均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其中25℃下最有利于醋酸的累积,最终酸度达到了4.76 g/100 mL。

关键词: 菌种 温度醋酸累积醋酸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籼新品种浙20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湖南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浙207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常规高产早籼新品种,2009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两年区试平均产量8.13 t/hm2,比对照金优402增产2.28%,全生育期111.8 d,比对照短0.9 d。表现出株型较紧凑,剑叶挺,分蘖力中等特征。其茎杆粗壮,抗倒性较强,穗、粒、重结构均衡,丰产性好,成熟时叶青籽黄落色好,稻瘟病抗性好于对照,适应性广。

关键词: 早籼稻 品种选育 浙207 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白粉病药剂防治及防治技术的改进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更好地防治葡萄白粉病,通过室内不同杀菌剂对离体葡萄叶片白粉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测定,筛选无公害的防治葡萄白粉病药剂,试验结果表明:25%阿米西达2 000倍、50%翠贝3 000、43%好力克SC、12.5%烯唑醇3 000倍、40%福星6 000倍、30%特富灵3 000倍对葡萄白粉病既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也有较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葡萄 白粉病 药剂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