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GUS为负标记的稻瘟病菌目标基因替换突变体双筛选体系(英文)

生物工程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标基因替换是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方法,在生物工程领域广泛应用。为了提高真菌目标基因替换的效率,以稻瘟病菌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以gusA基因为负筛选标记的目标基因替换突变体双筛选体系(GUS-DS)。首先,检测了78个真菌菌株的内源GUS活性,发现除3个菌株外均呈阴性。同时,将gusA基因导入稻瘟病菌、镰刀病菌、炭疽病菌后,转化子可获得高的GUS活性。表明gusA可用作真菌中的筛选标记。然后,以gusA为负标记,HPH为正标记,以过氧化物酶体定位信号受体基因MGPEX5与MGPEX7的替换为例,建立稻瘟病菌GUS-DS体系。对潮霉素抗性筛选获得的转化子通过GUS活性检测进一步筛选,呈阴性者为可能突变体。通过PCR与Southern杂交对可能突变体进行验证,以此评估GUS-DS的筛选效率。结果表明GUS-DS将Δmgpex5与Δmgpex7的筛选效率由原来的65.8%和31.2%分别提高到90.6%和82.8%。另外,还建立了一种适合于GUS-DS的多重PCR法(M-PCR)用于突变体的验证。通过扩增目标位点的不同区段,可以有效区分突变体、野生型和随机插入转化子。M-PCR法验证突变体简便、迅速,可信度与Southern杂交相同。GUS-DS及M-PCR为功能基因组学及生物工程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 双筛选 GUS活性 目标基因替换 MGPEX5 MGPEX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区域水稻穗期叶片氮素的遥感估测初探

核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快速、无损、准确地监测水稻穗期氮素状况,对于诊断水稻生殖生长特征、提高氮肥运筹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浙江省海宁市晚稻试验点进行田间取样试验,并获取同时期CBERS-1遥感数据,分析了试验点晚稻穗期叶片氮素与CBERS-1影像冠层光谱信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穗期叶片氮素含量与同期CBERS-1影像的光谱信息NDVI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建立水稻穗期叶片氮素含量反演的相关统计模型。但由于遥感影像特征与水稻穗期叶片氮素含量之间存在较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统计模型反演精度不够理想。因而,又尝试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来反演水稻穗期叶片氮素含量,发现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与统计模型相比,其水稻穗期叶片氮素含量的反演精度有显著提高。由此表明,CBERS-1遥感影像技术与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结合可以对水稻穗期叶片氮素含量进行建模并反演,能够在较大的范围里估测水稻的氮素营养状况。

关键词: 水稻氮素 遥感 统计模型 神经网络 CBERS-1影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晶’等杨梅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黑晶’等4个杨梅品种果实成熟期的光合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杨梅品种的光合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黑晶’杨梅的净光合速率最高。4个品种的光饱和点均在600μmol.m-2.s-1左右。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10:00~12:00。2年生叶片的光合速率只有1年生叶片的33.9%~52.8%。

关键词: 黑晶 杨梅 光合特性 日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采收期草莓果实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浙江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章姬"和"0362"为试材,研究不同时期采收的草莓果实抗氧化物质含量(总酚、总黄酮)和抗氧化活性(DPPH,TEAC和FRAP值)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试验期内,随采收时期的推移,章姬、0362红熟期果实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呈上升趋势;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在两品种间存在差异。统计分析表明,草莓果实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正相关,总酚与DPPH,TEAC和FRA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28,0.8812,0.8419。因此,不同时期采收的草莓果实的抗氧化活性的变化与果实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有关。

关键词: 草莓 促成栽培 抗氧化物质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籽粒植酸含量的环境变异及其与矿质元素间关系

中国粮油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秀水110、协青早及其低植酸突变体(HIPj和HIPi)为材料,在浙江省的4个不同地点种植,对水稻籽粒中植酸含量的环境变异特征及其与矿质元素、粗蛋白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秀水110低植酸突变系(HIPj)和协青早低植酸突变系(HIPi)的植酸含量分别比其对照下降25.7%~61.9%和20.5%~51.0%,不同种植地点的降低幅度虽然有所差异,但总趋势是一致的,且两者相比,HIPj的植酸含量在不同种植地点的表现比HIPi稳定;与其相应的对照品种相比,两个低植酸突变系材料Cu含量有所增加,但籽粒中Fe和Na含量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他矿质元素的变化因籼粳类型而有所不同;供试4个基因型在不同地点间的植酸含量变化与矿质元素和蛋白含量间的相关系数均未达统计显著水平,这说明通过育种或栽培措施等方法,降低水稻籽粒中的植酸含量,可能并不会对稻米的其他营养品质状况产生较大影响。

关键词: 水稻 植酸 矿质元素 环境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等植物的PIN基因家族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PIN是一类编码生长素极性运输载体元件的基因家族,影响着高等植物生长素的外向运输和众多生长发育过程。近年来该基因家族的相关成员陆续在不同物种中得到克隆。本文就PIN蛋白家族的结构、功能和活性调控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关键词: 生长素 PIN基因家族 极性运输 生长发育 高等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袋透光性对宁海白枇杷果实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白沙枇杷品种宁海白为试材,分析了白色单层、黄色单层、外浅黄内白双层、黄色双层和外灰内黑双层等5种不同透光率纸袋套袋对枇杷果实品质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提高果实表面的明亮度。套袋后果实的总糖含量较对照下降,下降程度随果袋透光率性的下降而增强,其中外灰内黑纸袋与对照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套袋还降低了果实的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和果实的抗氧化能力,其中以透光性低的外灰内黑双层纸袋下降最大;但对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较少。套袋后果实的抗氧化能力下降,与总酚和类黄酮含量降低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枇杷 套袋 果袋透光性 品质 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耐热大白菜新品种‘浙白8号’

园艺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浙白8号’为秋早熟大白菜一代杂种。生长期约55d,叶球中桩叠抱,叶面光滑无毛,叶质柔嫩,风味品质好;单球质量1.5~2.0kg,净菜产量70000kg·hm-2左右。高温结球性好,综合抗病性较强,适宜我国华北及长江流域地区露地栽培,是国庆节前后上市的理想品种。

关键词: 大白菜 早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曲霉变种RM48 α-半乳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硫酸铵沉淀、疏水柱层析和分子筛层析,从黑曲霉变种RM48(Aspergillus niger v.Tiegh RM48)固体发酵后的浸提液中分离纯化了α-半乳糖苷酶.SDS-PAGE分析表明,此酶蛋白的分子量约为108kDa.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是60℃,耐热温度为40℃;最适反应pH为4.5,在pH3.0~6.0之间保持90%以上的酶活性;在实验的金属离子范围内,所有金属离子对黑曲霉变种RM48α-半乳糖苷酶均有抑制作用,其中Cu2+和Fe2+抑制作用最为显著,Li2+、Zn2+、Mn2+、K+、Na+、Ca2+、Mg2+和Co2+对酶活性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在pH4.0和60℃反应条件下此酶的Km为7.37mmol·L-1,Vmax为5618IU·mg-1·min-1.成熟酶蛋白N端序列为DEKAYSPCYY,与已报道的α-半乳糖苷酶蛋白无同源性.

关键词: 黑曲霉变种RM48 α-半乳糖苷酶 分离纯化 酶学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浙江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参考GenBank中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Ⅰ)的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5.0软件设计了一对引物,建立了适合DHV-Ⅰ快速检测的RT-PCR检测方法。以该方法对实验室分离并保存的DHV强毒株Z10株的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得到了预期大小为699 bp的目的片段。将扩增所得的DNA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DHV-Ⅰ的相应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同源性均达90%以上,表明为DHV-Ⅰ的基因序列,对NDV,IBDV,DPV和GPV等常见病毒扩增结果为阴性。该方法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最低RNA模板检出量为24 pg。表明所建立的RT-PCR检测技术具有特异、快速和敏感的特点,可用于I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快速诊断。

关键词: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Ⅰ) RT-PCR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