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套袋对芒果中甲基硫菌灵与吡虫啉农药残留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甲基硫菌灵与吡虫啉喷施套袋后的热农1号芒果,通过不同果袋处理、多次喷施农药和检测不同果实部位农药残留量3个试验研究套袋对芒果农药残留的影响及农药在果实上的残留和分布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检测甲基硫菌灵、降解物多菌灵和吡虫啉,3种残留物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5、0.12和0.5μg/kg。结果表明,不同果袋处理均能显著减少农药残留量,但白色纸袋(白袋)处理和黄色双层纸袋(黄袋)处理无显著差异。多次喷施农药时,对照(CK)果肉中3种农药总残留量在前50 d(喷药4次)持续极显著增加并超标,白袋处理在40 d(喷药3次)达到最大值并处于安全范围,果实成熟时CK和白袋处理农药残留均有所下降。不同果实部位的农药残留差异极显著,CK的外层果皮富集86.02%的甲基硫菌灵残留物和45.62%的吡虫啉,白袋处理则分别为66.93%和43.78%,但吡虫啉在白袋处理中的分布差异不显著。综上说明套袋能有效减少热农1号芒中的农药残留,甲基硫菌灵残留物主要富集果实表皮中,而吡虫啉内吸性更强,在果肉中也有大量残留,在多次喷药时,套袋能将2种农药控制在安全范围。

关键词: 芒果 套袋 液相串联质谱 甲基硫菌灵 多菌灵 吡虫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用杀菌剂对啶虫脒中华蜜蜂毒性潜在增效作用研究

生态毒理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啶虫脒对蜜蜂急性毒性较低,且允许在作物花期施用,而杀菌剂也是蜜源植物花期常用药剂。本文采用点滴法和摄入法测定了10种常用杀菌剂对啶虫脒中华蜜蜂毒性的潜在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点滴田间实际暴露剂量的杀菌剂使啶虫脒对中华蜜蜂的毒性不同程度的增加。点滴杀菌剂和啶虫脒24 h、48 h后,咪鲜胺、丙环唑、腈菌唑、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己唑醇、吡唑醚菌酯、三唑酮、氟硅唑使啶虫脒毒性分别增加14.02、10.74、8.50、7.92、4.77、4.28、4.19、4.07、2.74、2.67倍和8.01、10.14、4.80、7.09、2.66、2.56、3.62、2.69、2.24、1.49倍。摄入田间实际暴露剂量的杀菌剂和啶虫脒混剂24 h、48 h后,啶虫脒对中华蜜蜂的毒性增加。其中,丙环唑、氟硅唑、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咪鲜胺使啶虫脒的毒性分别增加3.62、2.46、2.10、1.98、1.56倍和2.07、2.81、2.20、2.58、2.23倍。因此蜜源植物花期应避免丙环唑、咪鲜胺、戊唑醇、腈菌唑与啶虫脒先后喷施或混合喷施,慎用己唑醇等其他6种杀菌剂,以防啶虫脒残留导致中华蜜蜂采集蜂中毒。

关键词: 丙环唑 咪鲜胺 啶虫脒 中华蜜蜂 急性毒性 增效作用 混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燥方式对高良姜片理化特性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高良姜片干燥前后理化特性的变化情况,确定最佳保质干燥方式。方法:采用色差仪、紫外分光光度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考察6种干燥方法对高良姜片色泽、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高良姜素含量、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冷冻干燥对总酚、总黄酮和高良姜素的综合保留最大,分别为总酚(20.95±0.13)mg/g、总黄酮(12.19±0.01)mg/g、高良姜素(11.45±0.03)mg/g,其次为真空加热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太阳晒干、自然风干;自然风干和太阳干燥后的挥发性物质峰面积更低,其他4种干燥方式峰面积统计值差别较小;微波干燥后色泽最深,红绿值a*为13.92,热风干燥次之,冷冻干燥颜色最浅。结论:不考虑成本生产高端产品时可选用冷冻干燥;考虑环保节能时选用太阳能干燥;一般工业生产建议选用传统热风干燥。

关键词: 高良姜 干燥方法 总酚 总黄酮 高良姜素 色泽 挥发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干旱胁迫响应CC类谷氧还蛋白基因的筛选与体外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CC类谷氧还蛋白(CC-type glutaredoxins)是高等植物中所特有的一类谷氧还蛋白,模式植物中的研究表明,CC类GRX可以与TGA转录因子互作,在植物器官发育及响应环境胁迫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木薯中有多个CC类GRX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受干旱胁迫的诱导。为了进一步研究木薯中CC类GRX蛋白与TGA的互作,本研究选择了其中的Me GRX058和Me GRX785这两个基因作进一步体外蛋白表达分析。理化性质及二级结构预测分析表明Me GRX058和Me GRX785蛋白分子量均在11 k D左右,具有谷氧还蛋白以及CC类谷氧还蛋白典型的结构域。通过构建酵母表达载体及植物表达载体,利用HA-Tag和GFP分别对Me GRX058和Me GRX785蛋白进行标记,在酵母和转基因木薯中进行表达,随后对融合蛋白的表达进行了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Me GRX058和Me GRX785成功在酵母和转基因木薯中表达,为进一步筛选它们的互作蛋白、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做铺垫。

关键词: 木薯 干旱胁迫响应 CC类GRX基因 体外表达 Western blo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BADH基因序列分析及其乙烯和茉莉酸甲酯诱导表达特性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甜菜碱作为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渗透调节物,对调节逆境下植物细胞的渗透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在植物甜菜碱合成过程中起了关键的催化作用。本研究中,通过分析西瓜BADH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结果表明:ClBADH基因启动子区结构中含有15个外显子和14个内含子,其含有包括乙烯响应元件在内的20多种顺式响应元件;ClBADH基因编码的蛋白含有503个氨基酸,该蛋白分子量约为54.5 kD;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其可能定位在细胞质中,具有氧化还原酶活性。通过对系统进化树的分析发现西瓜在同源关系上与同科的黄瓜和甜瓜更近,而与藜科的甜菜的同源关系相对较远。此外,以茉莉酸甲酯和乙烯两种物质模拟逆境信号处理西瓜细胞,发现两种信号物质诱导后,西瓜ClBADH基因的表达量均有上调的趋势,但其上调的速度和幅度却存在明显的差异。本研究为通过逆境信号诱导提高西瓜抗逆性提供参考,也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西瓜抗逆性提供支持。

关键词: 西瓜 BADH基因 乙烯 茉莉酸甲酯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中噻唑膦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香蕉中噻唑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残留测定方法。香蕉样品采用乙腈提取和PSA+C18分散固相萃取,采用UPLC-MS/MS多反应模式(MRM)进行分析测定。噻唑膦在添加水平0.01~1.0 mg/kg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94.3%~107.5%,相对标准偏差为7.9%~11.0%。采用外标法定量,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μg/m L,定量限为0.005 mg/kg。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较好且节省溶剂,适用于香蕉中噻唑膦的残留检测。

关键词: 噻唑膦 香蕉 分散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柳树(Salix spp.)在污染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浙江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柳树(Salix spp.)具有生物量高、生长速度快、易繁殖、蒸腾作用强等特点,是进行污染环境修复的良好植物资源。既有研究显示,可利用柳树通过植物-土壤、植物-砂石、人工湿地及河岸缓冲区的方式净化污染水体,修复乙醇、多氯联苯、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还可通过自然修复和强化修复(螯合剂、菌根)治理重金属污染。柳树对环境污染物的修复效率与品种、无性系、土壤类型及水文条件有关,且可通过螯合剂和菌根真菌等强化措施增强对污染物的净化效率。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加强柳树生物能源开发研究,并与污染环境生态修复相结合,注重柳树环境修复优良品种的筛选与评价。

关键词: 柳树 富营养化 重金属 有机污染 植物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虫病原线虫对腰果云翅斑螟的室内致病力

植物保护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ll品系、Biosys品系,格氏斯氏线虫S.glaseri NC52品系,长尾斯氏线虫S.longicaudum X-7品系,嗜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H06品系和印度异小杆线虫H.indica LN2品系6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在室内对腰果云翅斑螟Nephopteryxsp.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除了嗜菌异小杆线虫,其他参试线虫对腰果云翅斑螟3龄幼虫均具有较高的致病力,致死率80.0%~95.0%,各处理差异不显著。嗜菌异小杆线虫对腰果云翅斑螟幼虫控制效果最差,显著低于其他参试线虫。选择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进一步研究其对腰果云翅斑螟的致病效果,结果发现,其对腰果云翅斑螟3龄幼虫处理24h后的LC50为22.94IJs/头。处理24h,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对1~3龄幼虫的致死率(72.5%~84.7%)显著高于4~5龄幼虫(15.0%~30.0%);处理120h,对蛹的致死率仅为20.0%。研究表明,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对腰果云翅斑螟低龄幼虫在室内具有一定控制潜力。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斯氏线虫 异小杆线虫 腰果云翅斑螟 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MeP5CS1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载体构建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对从木薯Ku50叶片中克隆的1个P5CS基因Me P5CS1进行聚乙二醇(PEG)、脱落酸(ABA)、盐胁迫下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基因Me P5CS1具有1个2 22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39个氨基酸,且含有P5CS保守结构域;Me P5CS1与杨树、杞柳的P5CS基因亲缘关系相对较近,序列相似性分别达到88.61%、88.95%;Me P5CS1基因在第1张完全展开叶、老叶中的表达量受到PEG处理诱导,且与叶片中脯氨酸的含量变化趋势一致;Me P5CS1基因的表达还受到脱落酸(ABA)、盐胁迫处理的诱导。在此基础上,成功构建Me P5CS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 CAMBIA 2300-Me P5CS1,为进一步解析Me P5CS1在木薯抗旱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木薯 Me P5CS1 非生物胁迫 克隆 基因表达 载体构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锈色棕榈象气味结合蛋白的同源建模

应用昆虫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锈色棕榈象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为危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入侵害虫,为获得该害虫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OBP)的三维结构,从而基于计算反向化学生态学方法筛选潜在对该害虫行为具有调控作用的挥发物用于防控奠定基础。【方法】以蛋白质数据库中已经报道的昆虫OBP晶体结构为模板,采用同源建模方法构建获得了该害虫2个OBP的三维结构。模建结构通过Procheck、Verify_3D和ERRAT进行评价,得到的评估分值均表明模建结构质量高。【结果】三维模建结构显示,这2个锈色棕榈象OBP由6个α-螺旋和连接这些螺旋的回折构成,6个半胱氨酸形成的3对二硫键起到了稳定结构的作用。【结论】模建结构的获得,为今后通过分子对接筛选潜在的活性挥发物用于防控锈色棕榈象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气味结合蛋白 同源模建 三维结构 锈色棕榈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