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往复流作用下深水网箱的单锚腿系泊系统设计及效用评估
《海洋渔业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现有的多点系泊系统的复杂性及其暂无替代系泊方式是制约网箱养殖产业走向深远海的因素之一。借鉴单点系泊系统的优势,设计出一型可应用于往复流情况下的新型单锚腿系泊系统,通过计算和海域实测试验表明,该单锚腿系泊系统具备两级刚度的特点,满足网箱的系泊需求。在此基础上,以NACA0030对称翼形网箱为系泊对象,对单锚腿系泊系统与翼型网箱的耦合系统展开了南海海域50YRP海况下7个典型工况的扫略计算,完成系泊系统的安全与效用评估。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泊系统在15~50 m水深范围内均具备较高的安全性,最适宜30 m水深使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鸢乌贼目标强度绳系控制法测量
《水产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7年9月在南海北部(18°42.9′N,113°05.5′E)附近的深海海域,利用Simrad EY60型便携式分裂波束科学探鱼仪(120 kHz)和自制的鸢乌贼绳系控制装置对25尾鸢乌贼逐尾进行了单体目标强度(TS/dB)的测量,探讨了鸢乌贼单体目标探测中脉冲长度决定水平(PLDL/dB)、最小标准脉宽(min NPL)、最大标准脉宽(max NPL)和短轴角度最大标准偏差(MIA)等参数的变化对鸢乌贼单体目标强度测量的影响,分析了鸢乌贼单体TS的变化规律,并归纳了鸢乌贼TS与胴长的关系。结果显示,①随着PLDL增大,所探测鸢乌贼单体目标的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特征,并在PLDL=6 dB时达到峰值,而平均TS则呈单调增加趋势;随着min NPL增大,鸢乌贼单体目标的数量减少,在min NPL<0.7范围内,平均TS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当max NPL<1.2时,鸢乌贼单体目标的数量随max NPL的增大而增加,但平均TS却随之减小,当1.2 关键词:
鸢乌贼
渔业声学
目标强度
绳系控制法
单体目标探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使用微卫星标记评估北部湾长毛对虾增殖放流效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增殖放流效果,探究长毛对虾增殖放流对自然群体的遗传学影响。本研究使用9对微卫星标记,开展了长毛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价研究,并对长毛对虾亲体、放流群体与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对比。研究显示,回捕的517尾长毛对虾样品中,放流个体占回捕总数的39.07%;基于放流群体与野生群体的头胸甲长分析,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亲体、放流群体以及增殖海域内野生群体的期望杂合度(H_E=0.726, 0.727, 0.732)、多态信息含量(PIC=0.690, 0.690, 0.694)与等位基因丰富度(A_R=10.435, 10.246, 11.288)等遗传多样性指数数值均显示三者处于相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放流群体与野生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指数较低(F_(ST)=0.004 5)。研究结果表明,增殖放流有效地补充了长毛对虾的自然资源量,未对长毛对虾自然群体造成明显的遗传学影响。
关键词: 长毛对虾 北部湾 增殖放流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放流效果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枪鱼中生物胺的防控技术与检测技术的研究发展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枪鱼素有"海洋黄金"之称,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在我国,金枪鱼大多作为生鱼片来食用,因此鱼肉的品质以及卫生安全就成为了消费者所关注的重点。生物胺是对鱼肉安全性造成重大影响的一个因素。该文主要综述国内外生物胺的防控技术研究的最新概况,介绍了目前应用较多、前景较好的防控技术,并着重总结了近年来在金枪鱼等海产品中生物胺检测技术的研究情况,结合当前的市场需求,对今后的生物胺防控技术以及生物胺检测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金枪鱼 品质 卫生安全 生物胺 防控技术 检测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冷冻罗非鱼鱼糜抗冻作用机制
《食品科学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肌原纤维蛋白理化指标、鱼糜凝胶特性的测定及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冷冻罗非鱼鱼糜的抗冻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罗非鱼鱼糜中添加EGCG具有一定的抗冻效果,对比空白组具有显著差异性。冻藏期间空白组鱼糜中盐溶性蛋白含量、总巯基含量分别下降了68.2%和62.9%,而添加0.01%EGCG后二者的降幅分别为54.5%和49.2%,且EGCG还明显延缓了肌原纤维蛋白的氧化羰基化作用。此外,冻藏过程中,EGCG组和空白组鱼糜凝胶强度和持水性随冻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且EGCG添加量较大时,反而加快凝胶劣化。SDS-PAGE显示,EGCG能够有效抑制肌原纤维蛋白降解,其中质量分数为0.01%的EGCG效果最佳。EGCG能延缓肌原纤维蛋白变性和降解程度,延缓鱼糜氧化变质程度,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鱼糜抗冻剂。
关键词: 鱼糜 抗冻剂 肌原纤维蛋白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凝胶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病毒灭活疫苗诱导云斑尖塘鳢脾脏转录组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云斑尖塘鳢对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应答机制,本研究采用RNA-sequencing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鳜弹状病毒二联灭活疫苗接种云斑尖塘鳢后脾脏转录谱。分别构建疫苗接种后7 d、14 d脾脏cDNA文库并对其进行高通量测序,共获得85 547条Unigenes,其中32 386条Unigenes被注释;共筛选得到13 59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免疫后7 d上调基因1 291个、下调基因2 030个,14 d上调基因3 732个、下调基因6 540个。GO功能注释显示,差异表达基因编码蛋白主要与免疫应答、细胞黏附以及细胞增殖相关;KEGG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集中在细胞-细胞受体互作通路、细胞粘附分子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等。选取差异表达的IL-1β、IL-12、MHCⅠ、MHCⅡ等4个基因进行qPCR验证,结果与转录谱结果相符。研究结果为阐明云斑尖塘鳢对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鳜弹状病毒二联灭活疫苗的免疫应答机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云斑尖塘鳢 转录组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鳜弹状病毒 免疫应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北部海域大眼鲷资源的时空异质性
《水产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经济鱼类的资源密度重心及其时空异质性有助于深入了解其渔场形成过程,并为其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基于2009—2014年南海捕捞信息网络中的南海北部海域底拖网渔业生产数据,运用重心分布、自举法(Bootstrap)和地统计等方法研究了大眼鲷资源密度重心分布和时空异质性。结果发现,2009—2014年大眼鲷资源密度总体上呈逐年降低的趋势,且差异极显著,最高值为2012年的(26.69±7.34) g/(h·kW·nets)。不同年份大眼鲷资源密度重心均分布在南海北部50~100 m等深线间,资源密度重心年际分布差异不显著,主要集中于调查海域中部。大眼鲷资源密度在70~90 km的尺度范围内呈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格局及良好的空间结构性(块金系数<25%),主要受环境因素的作用;在90 km以上的尺度范围,空间自相关性较弱,受随机成分影响较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滨海废弃盐田复垦区土壤盐分和有机质的空间变异特征
《农业工程学报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废弃盐田复垦区棉田土壤盐分和有机质的时空变化特征,该文利用棉花关键生长节点的土壤采样数据,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盐分和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时期不同深度的土壤含盐量和有机质含量变幅较大,二者的变异强度均为中等;随着时间的变化土壤含盐量和有机质含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各层土壤含盐量与有机质含量相关性程度不高.研究区土壤含盐量与有机质含量均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Kriging插值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呈条带状分布,苗期和花期土壤有机质含量由西向东逐渐增加,花铃期土壤有机质含量以东北部含量最低,收获期有机质含量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和东南部.土壤含盐量的三维空间分布在不同时期不同深度具有相似性,其空间分布特征总体较为接近;苗期和花期土壤含盐量高值区出现在东南部方向;花铃期和收获期土壤含盐量空间分布比较散乱,呈斑块状分布.研究结果为莱州湾南岸盐田复垦区的盐渍土科学改良、合理利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度对不同温度下海月水母螅状体存活和无性繁殖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月水母是全球近岸海域的主要致灾水母种类之一,其螅状体的繁殖情况与种群数量是影响水母暴发的重要因素.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分别研究了高温(21℃)和低温(12℃)条件下,不同盐度梯度对螅状体存活与无性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盐度15~40时螅状体存活率均大于90%,适合出芽生殖盐度范围为20~32,其中28为最适盐度;在低盐(≤15)或高盐(≥36)环境下,螅状体会进行足囊生殖以度过不良环境条件.低温条件下,20~40盐度组螅状体存活率均大于90%,20~32盐度组适于螅状体出芽生殖,其中28盐度组出芽生殖效率最高;20~40盐度适于横裂生殖,其中28~32盐度组最利于螅状体横裂生殖.说明海月水母螅状体有较强的盐度耐受性,一定范围内盐度对螅状体无性生殖影响不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鲟龙1号”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水产学杂志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用常规测定和评价方法测定鲟新品种"鲟龙1号"(Huso dauricus♀×Acipenser schrenckii♂)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鲟龙1号"含肉率达63.25%;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无氮浸出物的含量分别为(72.10±1.13)%、(19.90±0.95)%、(6.47±0.50)%、(0.98±0.02)%和(0.5±0.44)%。其肌肉中富含钙、镁、磷等多种人体所需矿物元素。检测出18种常见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8.88%,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6.53%,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2.51,必需氨基酸总量及其占总氨基酸含量的百分比均高于FAO/WHO制定的标准。"鲟龙1号"肌肉中共检测出21种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为(3.06±0.43)g/100g,二十碳五稀酸EPA+二十二碳六稀酸DHA含量为0.49g/100g。测定结果表明:"鲟龙1号"营养价值高,是理想的蛋白质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