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村地区地方权力结构的当代变迁——以江西省鄱阳县管驿前村的治理为例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当代农村村民自治政策在广大地区展开,村落中普遍开展了以直选为基础的治理模式,而民主选举尚无法化解原有的权力形式。以20世纪初以来农村地方权力形成为例,认为除了国家权力外,农村地区的地方势力仍然发挥着一定作用,地方精英也掌握着话语权力,当代乡村治理呈现了多元权力相互作用的复杂格局。村委会作为乡镇的派出机构,其政治性功能相应淡化,经济和管理作用逐渐凸显;地方民间组织和团体则以其文化网络为依托,因其广泛的团结性而成为地方保护的代表。若将广大农村地区的权力形式简化为"国家"与"地方"的二元格局,两者之间的关系随时代而发生相应地变化,在经历了统一、冲突阶段之后,当代的农村治理呈现出国家与地方之间谋求合作的状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周边不同生境条件对茶园蜘蛛群落及叶蝉种群时空结构的影响
《生态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利用天敌实施害虫生态控制,田间调查了周边不同生境条件对茶园蜘蛛及叶蝉种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小乔木生境茶园(Ⅰ)和相思树生境茶园(Ⅲ)影响下茶园蜘蛛及叶蝉聚集程度较强,茶园Ⅰ叶蝉聚集数最多,为692头,但与其他生境茶园间差异不显著(P>0.05);茶园Ⅲ蜘蛛聚集数量最多,为1155头,并与稻田生境茶园(Ⅱ)、生活区生境茶园(Ⅳ)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从蜘蛛功能群聚集情况来看,结网型蜘蛛相对较少,为295头;游猎型蜘蛛最多,为2957头;其中,茶园Ⅰ与茶园Ⅲ蜘蛛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数值较大,对叶蝉的跟随效应明显,并与Ⅱ、Ⅳ茶园有显著差异(P<0.05)。多元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茶园Ⅰ和茶园Ⅲ均能够明显提高蜘蛛群落聚集的时空分布水平;蜘蛛群落的聚集密度时空分布大小表现为:茶园Ⅰ>茶园Ⅲ>茶园Ⅳ>茶园Ⅱ。由此可知周边生境结构植物丰富和相对稳定的茶园能通过和谐的生态过程影响蜘蛛和叶蝉的时空格局,提高蜘蛛对害虫叶蝉的自然控制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学特性
《蚕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是引起桑叶及其加工制品褐变的主要因素。解明桑叶中PPO和POD的酶学特性,有助于通过调整工艺条件抑制桑叶产品加工过程的酶促褐变。对桑叶PPO和POD活性的温度、pH稳定性以及超声波处理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2种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均为40℃,高温(70℃)短时间(2 min)处理能明显抑制酶的活性;2种酶活性的最适pH均为7.0,弱酸(pH 6.0)或弱碱(pH 8.0)短时间(5 min)处理对酶活性的抑制效果不明显;用功率500 W,频率4 kHz的超声波处理30 min,仍不能使2种酶完全失活。进一步研究化学抑制剂对桑叶PPO和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浓度为0.1~10.0 mmol/L的抗坏血酸、硫代硫酸钠和亚硫酸钠等抑制剂均可有效抑制2种酶的活性,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因此,为了保护桑叶中的营养活性成分及提升产品的感官品质,可选择高温(70℃)短时间(2 min)处理或添加适量的抑制剂来控制桑叶的酶促褐变。
关键词: 桑叶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温度 pH值 超声波 抑制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胁迫相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随机克隆测序的方法从香蕉根系cDNA文库中获得胁迫相关蛋白基因,命名为MaSAP1(GenBank登录号为AGH14257.1)。扩增获得的cDNA序列与质粒OZ092的目的片段序列一致,表明MaSAP1是香蕉SAP基因编码框全长cDNA,包含一个510bp的最大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长16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蛋白质序列同源比对发现其含有完整的A20和AN1基序结构。系统进化树比对分析表明,MaSAP1与水稻和獐茅的亲缘关系较近。组织特异性研究表明,MaSAP1基因在香蕉根和果实中的表达量较高,在茎中的表达量最低。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MaSAP1响应激素的处理,同时也响应干旱、低温、高盐和枯萎病菌的侵染等胁迫。可见,MaSAP1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植物响应逆境中具有重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花鲈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480尾初始体重为(9.69±0.30)g的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随机分成6组,分别投喂含40%鱼粉的基础饲料和以23.30%豆粕、22.40%花生粕、23.82%棉粕、27.77%菜子粕、38.98%玉米DDGS等蛋白替代16%鱼粉的5种替代饲料,记作FM、SBM、PNM、CSM、RSM、DDGS。结果表明,与FM组相比,SBM和PNM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RSM组摄食率显著降低(P<0.05)。SBM和CSM组全鱼粗蛋白含量分别比FM组升高6.2%和9.4%(P>0.05),各替代组全鱼粗脂肪与FM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与FM组相比,RSM组前肠蛋白酶和PNM、CSM组胃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CSM和RSM组胃、肝脏和前肠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均显著低于FM组(P<0.05)。当等蛋白替代16%鱼粉时,与菜子粕、棉粕和玉米DDGS相比,豆粕对花鲈幼鱼增重率、摄食率、全鱼粗蛋白含量和前肠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最小,是替代16%鱼粉的适宜植物蛋白源,其次是花生粕。
关键词: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 植物蛋白源 鱼粉 替代 生长性能 消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对虚伪新小绥螨的影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阿维菌素是目前常用的杀虫杀螨剂。本研究利用生命表技术,室内评价了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对虚伪新小绥螨成螨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影响。通过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LC30、LC20和LC10)处理虚伪新小绥螨成螨后,平均每雌产卵量分别为29.11、34.25、45.81粒;每雌日均产卵量分别为0.73、0.99、1.50粒,平均每雌产卵量LC20和LC30与对照(53.89粒)有显著差别,每雌日均产卵量3个处理与对照(2.43粒)均有显著差别,而对后代的雌雄性比影响没有显著差异。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对次代的发育历期影响主要表现为产卵前期的延长,产卵期和产卵后期缩短,但对整体平均寿命影响不显著。生殖生命表的结果显示,阿维菌素会降低虚伪新小绥螨的发育速率,其净增殖率(R0)和内禀增长率(rm)下降,而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Dt)增长。通过对次代存活率和种群生命期望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LC10和LC30处理的虚伪新小绥螨中有近40%个体的存活时间较对照有显著的延长,且LC10和LC30处理后虚伪新小绥螨的种群期望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综上所述,阿维菌素对虚伪新小绥螨的生殖能力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对于虚伪新小绥螨的个体发育影响与对照相比影响不大。该结论为利用阿维菌素开发耐药性(抗药性)的虚伪新小绥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虚伪新小绥螨 阿维菌素 亚致死浓度 生命表 二斑叶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等位基因特异扩增在水稻香味遗传改良中的应用价值
《作物杂志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常规育种方法培育香型水稻除了育种年限长,且在后代材料选择过程中,香味基因往往容易丢失。而通过回交转育手段将香味性状导入优良的非香型水稻品种中,则要寻找出一种高效的分子检测手段加以辅助鉴定。本研究以稻花香2号、金禾香稻、南韩长粒香、黑香米,以及8个非香稻品种(品系)为试验材料,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方法对水稻香味基因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南韩长粒香、黑香米及非香稻获得长度为585bp和355bp的两条带,而稻花香2号、金禾香稻仅获得长度为577bp的一条带,供试材料的分子检测结果与香味基因型不完全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在水稻香味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4年上半年广东水果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水果产量、价格、外贸影响等3个方面对2014年上半年广东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探索水果区域特色化、品牌化和标准化、产业化和多元化等发展战略,以及加快果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和加快推进水果保险扶持政策等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