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果渣含量及杀菌方式对桑葚蒸馏酒高级醇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以GC-MS为手段,探究了不同果渣添加量与不同杀菌方式对桑葚(Fructus mori)蒸馏酒中高级醇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桑葚蒸馏酒中含异丁醇、3-甲基丁醇、2-甲基丁醇3种高级醇,且随着果渣添加量的增加,高级醇浓度先减少后增加,3-甲基丁醇、2-甲基丁醇在300 g果汁中添加50 g果渣时浓度最低,异丁醇则在添加75 g时浓度最低;热杀菌效果最好,但是参与到联合灭菌中,维果灵还是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 桑葚(Fructus mori) 果渣 杀菌方式 蒸馏酒 高级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类碳水化合物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水产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罗非鱼对不同种类碳水化合物(CBH)的利用效果,研究了6种碳水化合物对罗非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选用720尾初重为(3.0±0.3)g的健康吉富罗非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设计含30%南方糙米、次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和木薯淀粉的6种不同CBH的等氮、等能饲料,实验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南方糙米、玉米淀粉组的终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效率显著高于其他组,而饲料系数明显最低(P<0.05)。CBH种类明显影响全鱼、肌肉的组成(P<0.05)。玉米淀粉组肝糖原含量明显高于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和木薯淀粉组(P<0.05),而马铃薯淀粉和甘薯淀粉组的血糖明显低于木薯淀粉、玉米淀粉和次粉组(P<0.05)。CBH种类对血清CHO、TG影响明显(P<0.05),但对TP、SOD、T-AOC和MDA的影响不明显(P>0.05)。研究表明,不同种类CBH对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明显(P<0.05),以特定生长率为指标,罗非鱼对南方糙米和玉米淀粉的利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碳水化合物 生长性能 体组成 血清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良剂对反酸田土壤性质与水稻产量的影响
《土壤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改良剂在反酸田土壤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土壤pH在3.47~4.90范围内,pH与交换性H+和交换性Al3+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而与土壤有效铁和有效硫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改良处理在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土壤性质方面较对照处理与NPK处理效果明显,且钙镁磷肥、自研改良剂、石灰及碱渣等无机改良剂改良效果显著高于添加腐植酸、精制有机肥、碱性有机肥处理。其改良效果主要体现在提高土壤pH,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性H+和交换性Al3+含量,明显增加土壤有效钙和有效镁的含量,改善根系生长环境,增加水稻地上部养分吸收和水稻籽粒产量。综上,初步认为酸害(包括活性酸和潜在酸)是反酸田土壤最主要的限制因子,钙镁磷肥、自研改良剂和石灰等偏碱性且富含有效钙或磷的无机矿物质是农业生产中改良反酸田的适宜改良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3年广西大面积释放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效果调查报告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广西大面积释放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田间效果和经济效益,优化甘蔗螟虫田间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虫孔和蛀道为主要为害症状,分别比较了放蜂区和对照区的螟害株率、螟蛀节率、平均每株虫孔或蛀道数、蔗糖糖分和产量。结果显示,放蜂区的螟害株率和平均每株虫孔、蛀道数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甘蔗糖分提高1.89%,从而带来350万元/667公顷的经济效益。两种调查方法获得的螟害株率、螟蛀节率和平均每株虫孔或蛀道数具有较大差异。结果表明释放螟黄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效果显著,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蛀道调查法是国内首次报道的甘蔗螟虫调查方法,优于虫孔调查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桦褐孔菌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血清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水产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选取450尾体质量为(0.52±0.01)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5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添加4种桦褐孔菌多糖(多糖1、多糖2、多糖3、多糖4)的试验饲料,添加量为1000mg/kg,饲养期28d,以研究桦褐孔菌液体发酵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多糖2、多糖3、多糖4组对虾的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多糖4组对虾的摄食量和成活率显著升高(P<0.05)。各组对虾的肥满度和肝胰腺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多糖1~多糖4组对虾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多糖2~多糖4组虾体灰分含量、多糖2和多糖4组对虾血清尿酸含量分别显著降低(P<0.05);多糖3与多糖4组对虾血清溶菌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糖4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添加组血清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抗超氧阴离子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血清丙二醛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多糖4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4种不同发酵工艺提取的桦褐孔菌多糖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性能,提高血清溶菌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其中桦褐孔菌多糖4组的作用效果最显著。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桦褐孔菌多糖 生长性能 非特异性免疫 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嗜水气单胞菌与温和气单胞菌的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南方水产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分别建立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与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AS)的快速检测方法。针对嗜水气单胞菌pilin基因、温和气单胞菌zipA基因设计特异性LAMP引物。在恒温条件下利用实时浊度仪对2组引物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并以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核酸染料颜色变化对扩增结果进行判定。结果显示,LAMP实时浊度法能够特异地检测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最低检出限分别为46 fg·mL-1和320 fg·mL-1,是普通PCR方法的104倍和102倍;并能应用于已知临床样品检测。该研究建立的嗜水气单胞菌与温和气单胞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具有高效、特异、灵敏的特点。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嗜水气单胞菌 温和气单胞菌 实时浊度法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柱花草炭疽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与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柱花草炭疽病是热带牧草柱花草的主要病害,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mediated transformation,ATMT)的T-DNA插入突变技术,可使炭疽病菌基因组上被插入部位的基因丧失功能,是研究柱花草炭疽病菌致病机理的重要方法。在先前优化根癌农杆菌介导柱花草炭疽病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4 616个转化子的突变体库,从中随机选取部分突变体,对其TDNA插入拷贝数、遗传稳定性、生长速度、产孢量、分生孢子萌发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得转化子多为单拷贝,能稳定遗传。一些转化子的生长速度、产孢量、分生孢子萌发率与野生型相比有明显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