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土壤水分胁迫对不同茶树品种光合作用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华南茶区存在的季节性缺水问题,研究分析了不同茶树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为配套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轻度水分胁迫(55%)、中度水分胁迫(35%)和重度水分胁迫(20%)条件下,5个茶树品种‘黄棪’、‘金萱’、‘英红九号’、‘鸿雁12号’、‘青心1号’1年生幼苗光合作用及其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茶树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WUE等生理指标均产生明显影响;水分胁迫下茶树的Pn、Tr、Gs都下降,WUE均值的降幅比Pn的小。‘英红九号’在水分胁迫下Pn、WUE降低幅度均最大,T3处理时Pn的均值为1.47μmolCO2/(m2·s),比CK下降80%,WUE平均值比CK降低51.5%;生长在同一生境中的‘金萱’、‘鸿雁12号’、‘青心1号’对土壤水分的生态适应能力较强,‘英红九号’最弱,在进行品种推广时需注意相应栽培技术配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明沟排水对冷浸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采用"田"字型明沟排水措施对冷浸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开排水沟的对照处理相比,明沟排水处理土壤密度降低11.0%,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分别增加6.0%和19.0%,移栽后10d和37d土壤温度增加1.3℃和1.9℃;2011年晚造和2012年早造易氧化有机质增加11.0%和15.0%,有效穗数提高7.6%和4.3%,结实率提高2.2%和1.2%,产量提高1 494和1 225.5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联苯肼酯对柑橘全爪螨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植物保护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Potter喷雾法测定了联苯肼酯对柑橘全爪螨的室内毒力,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联苯肼酯对柑橘全爪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联苯肼酯对柑橘全爪螨的LC50为95.37mg/L、对照药剂哒螨灵的LC50为228.09mg/L,联苯肼酯的毒力为哒螨灵的2.39倍。2011-2012年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药后1d,43%联苯肼酯悬浮剂165、195、239mg/kg处理的防效为50%~60%,明显低于15%哒螨灵乳油75mg/kg处理的防效;药后3d,43%联苯肼酯悬浮剂239mg/kg处理的防效达到75%以上,与15%哒螨灵乳油的防效相当;药后15d,195、239mg/kg处理的防效为88.63%~91.23%,显著高于15%哒螨灵乳油的防效。本试验表明,43%联苯肼酯悬浮剂对柑橘全爪螨的速效性较差,但持效期长,药效可持续15d,是防治柑橘全爪螨的较好药剂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齿苋对菜薹生产的影响
《植物保护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齿苋是广东规模化菜场菜薹田的重要杂草,为明确其年发生动态,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广东2个规模化菜场菜薹田马齿苋年发生动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3月和11-12月马齿苋种群密度最低,4月开始略有升高,6月迅速升高,7-9月田间马齿苋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均达到高峰,形成单一的杂草群落,危害成灾。为明确马齿苋危害高峰期人工防除经济阈值,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研究了马齿苋密度对菜薹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齿苋的竞争干扰下,菜薹的叶面积、株高和产量均随马齿苋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幂函数模型较好地拟合了马齿苋密度与菜薹产量(y=-412.779x0.433+12 434.801,P<0.000 1)和产量损失(y=3.323x0.433-0.361,P<0.000 1)间的关系。马齿苋危害高峰期进行人工除草,其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为5.8%,经济阈值为4.2株/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胶囊型保鲜剂制备及葡萄保鲜的研究
《食品科技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焦亚硫酸钠为芯材、乙基纤维素为壁材,研究了乙基纤维素与苯/乙醇混合液的比例、苯/乙醇混合液与液体石蜡的比例、焦亚硫酸钠与乙基纤维素的比例、司盘的用量等因素对包埋率的影响,得到了干燥浴法制备微胶囊型保鲜剂的最佳工艺;以葡萄为试验材料,对所得微胶囊保鲜剂的保鲜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基纤维素:苯/乙醇混合液为1:20、苯/乙醇混合液:液体石蜡为1:6、焦亚硫酸钠:乙基纤维素为1:4、司盘-80浓度为3%,微胶囊包埋率为78.3%;该保鲜剂用于葡萄保鲜时,与普通药剂相比,失重率、腐烂率和裂果率大大降低,感官品质提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农户规模经营意愿的市场风险因素分析——基于广东水果种植农户的调查
《价格理论与实践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利用广东317户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水果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规模经营的意愿、市场风险因素及农户的风险规避情况。结果表明:面临市场价格波动、生产成本上升、销售流通等方面的市场风险因素,农户仍依赖于生产过程中的自我风险分担机制;农户对市场风险的担忧对农户规模经营意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由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弱化农户规模经营的市场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桑椹多酚的工艺技术条件
《蚕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酚是桑椹中的重要抗氧化活性成分之一,建立高效简便提取桑椹多酚的工艺技术,有助于研制与开发具有药用保健功效的桑椹多酚产品。以新鲜成熟桑椹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提取桑椹多酚。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桑椹多酚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建立了包括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溶液pH值、原料质量浓度、超声波功率和提取时间5个因素的桑椹多酚提取得率回归模型。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结合验证试验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0%,提取溶液pH 5.0,原料质量浓度0.025g/mL,超声波功率405 W,提取时间3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桑椹多酚的实际得率为3.016%,预测值为3.161%。建立的回归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桑椹多酚提取得率,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分化芽BBTVDAS-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植物保护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海南海口香蕉分化芽携带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的情况,本研究建立了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反应(DAS-ELISA)检测法,对来自海南地区组培厂的香蕉分化芽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6个品种1 852个香蕉分化芽平均带毒率为2.1%,其中‘皇帝蕉’为1.98%,‘粤科1号’为2.07%,‘广粉蕉’为1.98%,‘大蕉’为6.25%,‘218’为1.89%,‘巴西蕉’为2.25%。为了进一步验证ELISA结果的可靠性,随机选取12个阳性样品提取总DNA进行PCR鉴定。鉴定结果显示,12个样品中11个检测出有BBTV,表明DAS-ELISA方法的准确率较高,与分子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可以胜任日常香蕉组培苗BBTV的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富硒益生菌对罗非鱼幼鱼生长和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富硒益生菌对罗非鱼幼鱼生长及抗氧化水平的影响。试验选取600尾罗非鱼幼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随机放养初始体重为(12.40±0.13)g的罗非鱼幼鱼40尾。其中,对照组饲喂硒含量为0.257 mg/kg的基础饲料,其他4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由富硒酵母菌、酵母菌、乳酸菌组成的富硒益生菌的试验饲料。4种试验饲料中富硒酵母菌的添加量折算为硒添加量分别为0(A组)、0.4(B组)、0.6(C组)、0.8 mg/kg(D组),乳酸菌的添加量均为3.04×105CFU/g,并通过调节酵母菌添加量使4种试验饲料中添加的总活菌数相同。试验期为70 d。结果表明:D组和C组分别在第50~60天和第60~70天阶段表现出最高的特定生长率,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在第30天和第50天均显著高于A组(P<0.05);对照组血清GPx活性在第60天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在第30天,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C组最高、A组最低,各组间均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血清CAT活性在第60天显著低于A组、B组和C组(P<0.05)。C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第30天和第50天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罗非鱼的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 Px1)mRNA相对表达量均随饲养天数的延长呈现出上升态势,至第50天达到最高值后开始呈下降的趋势。在第50天,A组和C组的肝脏GPx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以C组的值最高。由上述结果可知,在含硒0.257 mg/kg的基础饲料中添加0.6 mg/kg的富硒益生菌(以硒计)可促进罗非鱼幼鱼(体重12~55 g/尾)的生长,提高其抗氧化水平。
关键词: 富硒益生菌 罗非鱼 生长 GPx1 mRNA相对表达量 抗氧化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