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坦桑尼亚晚花剑麻的组培快繁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剑麻是中国热区最重要的麻类经济作物,中国剑麻主栽品种H.11648经过近五十年的种植,出现了明显的早衰早花现象,给剑麻产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实验室从坦桑尼亚引进了几株晚花品种(A.sisalana Perr ex.Engelm)。为了将来能开展品种评比实验和杂交育种,需要对该晚花品种进行组培快繁。为此,我们以晚花剑麻吸芽苗的茎尖为外植体,比较了不同消毒方法、植物激素浓度配比对晚花剑麻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消毒方法为75%乙醇1 min+0.1%升汞30 min;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1.5 mg/L+NAA 0.3 mg/L;生根最佳培养基为MS+IBA 1.5 mg/L。

关键词: 剑麻 晚花 组培快繁 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采收期木薯叶中6种类黄酮的含量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建立同时测定木薯叶中6种类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法,测定不同采收期下木薯叶中类黄酮含量,探讨木薯叶作为黄酮资源利用的最佳采收期。色谱柱为CNW Athena C18-WP(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乙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 m L/min,柱温室温,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儿茶素与二氢黄酮甙为281 nm,芦丁与山奈酚为360 nm,槲皮素367 nm、穗花杉双黄酮338 nm。儿茶素、芦丁、二氢黄酮甙、槲皮素、山奈酚、穗花杉双黄酮的浓度分别为1.5 mg/L~194.6 mg/L(R~2=0.999 9)、7.8 mg/L~992.6 mg/L(R~2=1.000 0)、0.7 mg/L~84 mg/L(R~2=0.999 9)、0.7 mg/L~93.8 mg/L(R~2=0.999 9)、0.8 mg/L~108 mg/L(R~2=0.995 8)、0.5 mg/L~67.2 mg/L(R~2=0.999 5)时与各自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95.50%~100.01%,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该法适用于木薯叶中以上6种类黄酮成分的精确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采收期的木薯叶中类黄酮的组成和含量差异较大,芦丁与穗花杉双黄酮为主要类黄酮。儿茶素、芦丁、二氢黄酮甙、槲皮素含量最高采收期为种植后180 d,穗花杉双黄酮为种植后120 d,山奈酚因品种而异。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木薯叶 类黄酮 采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的荔枝ARF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长素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s,ARFs)是调节生长素表达的转录因子响应基因,ARF基因在植物中大多由多基因家族组成。基于转录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荔枝ARF基因进行鉴定,并分析其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保守基序、系统进化以及基因的表达模式。在荔枝中鉴定出21个ARF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含有53~1 117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6.112~123.872 ku,等电点为4.21~9.45。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21个ARF均定位于细胞核。Lc ARFs基因家族具有相对保守的结构,即包含1个保守的B3 DNA结构域、ARF结构域和Aux/IAA结构域。进化树分析表明荔枝ARF蛋白分为5个亚家族。21个荔枝ARF基因在花穗发育过程中有明显不同的表达规律。该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荔枝ARF基因家族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荔枝 生长素反应因子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分析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枣果醋的制备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中国调味品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采用液体发酵法制得椰枣果醋,并探讨了在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酒精的变化,还测定了其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等的清除力以及对三价铁离子的还原力。结果表明:在20℃下,椰枣汁发酵为椰枣酒的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并在第12天时,还原糖降为0;酒精度则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本次发酵结束后,其总酚含量为1.437mg/mL,总酸含量为8.628g/100g。椰枣果醋的羟自由基清除率在2%浓度时达到90%,DPPH自由基清除率在8%时达到97%,ABTS+自由基清除率在40%时达到92%。椰枣果醋拥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开发应用价值。

关键词: 椰枣果醋 液体发酵 物质变化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栽培种ZM-Seaside和花叶变种块根蛋白组学分析

生物技术通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木薯栽培种ZM-Seaside(高产种质)和花叶变种(低产种质)块根产量差异的原因,从农艺性状和蛋白质组学角度对以上2个种质进行分析,为选育高产木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中采用旋光法测定淀粉含量;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氢氰酸含量;苯酚抽提法提取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蛋白质;Delta2D软件确定差异蛋白质点;质谱技术鉴定差异蛋白质点,结合KEGG数据库将其功能分类;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对部分差异蛋白质进行验证;String在线软件构建蛋白质互作调控网络。结果显示,ZM-Seaside块根淀粉含量为29.18%,显著高于花叶变种的25.83%;两种木薯鲜薯薯肉氢氰酸含量均低于50 mg/kg,属可食用木薯种质。ZM-Seaside干物率为40.28%,显著高于花叶变种的37.16%。以花叶变种块根的全蛋白质为对照,ZM-Seaside的块根存在39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上调表达23个,下调表达16个;经质谱技术成功鉴定到其中28个,其功能涉及到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7个)、分子伴侣(8个)、解毒和抗氧化(2个)、蛋白质合成(1个)、结构蛋白(3个)及未知功能蛋白质(7个)。STRING代谢网络显示: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和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 Hsp90-1互作关系最多,是整个互作调控网络的枢纽。推测这2个蛋白质是影响ZM-Seaside和花叶变种块根产量差异的关键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有可能成为选育高产木薯种质的标记蛋白质。

关键词: 木薯栽培种 花叶变种 块根 农艺性状 蛋白质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施镁对芒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试验研究了常规施肥基础上花前增施镁肥对芒果果实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空白对照、常规施肥和增施Mg肥。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增施Mg肥处理芒果单株产量可达24.12 kg/株,折合产量12.06 t/hm~2,增产9.7%;果实营养品质得到提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9.6%,可滴定酸降低14.6%,固酸比提高28.1%;净收入较常规施肥处理高5 429元/hm~2,提高21.2%。土壤增施镁肥是提升芒果产量与品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镁肥 芒果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候校正算法对TMPA 3B42 V7产品精度的影响分析

高原气象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遥感降水数据是区域降水研究的重要数据源,尤其在无实测资料区域,可改善对降水格局的认识。然而,广泛使用的TMPA 3B42数据受校正数据空间范围的限制,其最新的气候校正算法在中高纬度地区无法有效实施,造成较大的不确定与误差存在于该区域的TMPA数据中。选取两个气候和地形条件相似的区域,分别位于TRMM卫星观测范围(南北纬38°)内外区域。基于1998-2012年期间多个气象站点的实测降水数据,采用四个统计指标,对比两个区域的数据精度差异与相似性,进而揭示气候校正算法对TMPA降水数据的影响。结果表明年、月、日尺度的TMPA数据在两个地区都高估降水量,尤其对0~10 mm的降水高估较为严重。气候校正算法虽无法消除此高估,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估程度,辽宁地区的高估程度显著高于山东(2.79%),达到8.87%。从降水变化过程看,TMPA可重现区域的年月降水过程,与实测降水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冬季期间TMPA数据精度在两个地区都不理想且年变化波动较大。气候校正算法在山东地区的应用,使得该区域两种降水数据集的相关性有所改善,也减弱了TMPA对降水量的高估程度。

关键词: 高估 TMPA 3B42 统计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高分子基可食性膜研究进展

化工新型材料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叙述了可食性膜的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多糖、蛋白质基可食性膜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膜材料的化学结构、来源、优势及局限性等基础理论方面探讨各种膜材的特性,介绍了可食性膜的制备方式及加工工艺对膜性能的影响;对可食性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益的见解。

关键词: 可食性膜 蛋白质 多糖 制膜方式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射花粉诱导木薯无融合生殖及鉴定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粉诱导是获得无融合生殖的一个重要途径。本试验采用辐射花粉对雌花授粉进行木薯无融合生殖活体诱导,获得了由~(60)Coγ射线辐射花粉诱导的孢子体无融合生殖种质。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射花粉诱导木薯无融合生殖的途径是有效的,且辐射剂量及品种的选择对木薯无融合生殖诱导具一定的影响。本次试验共收获23株植株,通过对诱导子代的细胞学及共显性EST-SSR分子标记检测,显示其23株诱导子代为杂合二倍体;进一步采用SRAP分子标记对各子代的异质杂合性或同质杂合性鉴定,发现2株为SC5遗传同质体。

关键词: 木薯 辐射花粉 无融合生殖 倍性鉴定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橡胶贮存过程中分子交联网络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天然橡胶(NR)在贮存过程中发生轻微的分子交联,塑性初值、门尼粘度和凝胶含量增加,致使其加工性能降低,后续加工能耗增加。采用高速冷冻离心、蛋白酶及脂肪酶处理天然胶乳制备离心天然橡胶(CNR)、脱蛋白天然橡胶(DPNR)、脱脂肪-脱蛋白天然橡胶(P-DPNR),并分析其贮存过程中的交联密度、交联点数量、凝胶含量、分子量和塑性初值(P0)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存过程中,随贮存时间的延长,NR、CNR、DPNR的交联密度、交联点数量、凝胶含量、分子量和塑性初值(P0)均呈现显著的增大趋势。而P-DPNR的交联密度、交联点数量、凝胶含量、分子量和塑性初值(P0)在加速贮存0~12 h时,略有增加,加速贮存12~48 h时,变化比较平缓。红外谱图分析表明NR、CNR、DPNR的1 740 cm-1长链脂肪酸特征峰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略微减小,P-DPNR的长链脂肪酸特征峰减弱。综合分析表明天然橡胶贮存过程中,醛基和环氧基等官能基团、表面蛋白、结合蛋白及脂质均影响分子交联网络的形成,其中脂质对交联网络的形成影响较大。

关键词: 天然橡胶 贮存 凝胶含量 交联密度 交联网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