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羊肚菌内生细菌DGGE鉴定

上海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采用DGGE电泳技术避开传统的纯培养不能全面反映内生菌种群的弊端,首先从子实体中含有的细菌着手,通过对其种类的鉴定,寻找与羊肚菌生长关系密切的细菌种群。结果显示:测序共得到7种细菌,PCR-DGGE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微生物群落结构。

关键词: 羊肚菌 细菌种群 DGG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菌学报》载文、作者、引文、被引情况及出版时滞的统计分析

食用菌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信息计量学原理运用文献分析法对<食用菌学报>1994~2008年载文数量、分类、基金论文率、论文合著、引文情况以及出版时滞等因素进行了分类和量化处理,同时对学报载文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作者和读者了解学报的发展及其影响力提供客观数据.

关键词: 食用菌学报 载文 基金论文率 合作度 出版时滞 被引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不同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相对基因表达差异

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目标基因转录本之间的表达差异,目前常用的分析实验数据的有绝对定量和相对定量方法。为了克服绝对定量方法的繁琐和简化相对定量的分析方法,分别利用2-ΔΔCt、2-ΔCt和标准曲线法对水稻OsRDB1基因在不同化学试剂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差异进行了分析,发现2-ΔΔCt必须引入标准的看家基因作为参考,计算方法繁琐,计算结果受扩增效率影响;而利用2-ΔCt和标准曲线法计算方便,节省定量PCR试剂,但其结果易受到RNA浓度测量准确率的影响,其中标准曲线法引入斜率消除扩增效率的影响,最能测得实际的原始拷贝数差异。

关键词: 相对定量 标准曲线 实时荧光定量PCR OsRDB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观赏型树形番茄的嫁接和培育方法

长江蔬菜 2007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miRNA及其在植物发育进程和环境胁迫响应中的潜在功能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介绍植物miRNA的产生、作用和miRNA的靶基因发掘以及miRNA在植物发育进程和环境胁迫响应中的潜在功能研究进展。

关键词: 植物miRNA 发育进程 胁迫响应 潜在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胚胎的OPS玻璃化冷冻

中国兽医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广西巴马小型猪为供体,采用超数排卵技术,采集5~6日龄具有完整透明带的胚胎(囊胚/桑葚胚),采用二步法OPS(Open pulled straw)玻璃化冷冻技术进行保存,即胚胎首先在冷冻液1(TCM199+20%FBS+10%EG+10%DMSO)中平衡3 min,然后立即转入冷冻液2(TCM199+20%FBS+20%EG+20%DMSO+0.4 mol/LSUC)中并在1 min内装管(每管含2~6枚胚胎),直接投入液氮保存;3个月后解冻移植给8头受体母猪(每头移入25~26枚胚胎),其中1头怀孕产仔(8头活仔),获得猪胚胎超低温(-196℃)冷冻后代。

关键词: 冷冻胚胎 玻璃化冷冻 OPS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季秋海棠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的筛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4种营养液配方,对其叶片数、株高、冠幅、花序数、小花数、雄花径和生长量进行比较研究,以筛选出最适宜四季秋海棠生长的营养液配方。结果表明,与铁十字秋海棠配方(T1)比较,Hoagland和Snyde(1938)(T4)通用配方对四季秋海棠的叶片数、株高、冠幅、生长量、花序数、小花数增加影响显著,但对雄花径的影响不显著;日本园试通用配方(T7)对四季秋海棠的花序数、小花数、雄花径、株高、冠幅增加影响显著,而对叶片数影响不显著。银星秋海棠配方(T2)对四季秋海棠的生长影响与T1差异不显著。因此,在进行四季秋海棠无土栽培时,营养生长时期可选用T4营养液配方,生殖生长时期可选用T7营养液配方。

关键词: 四季秋海棠 营养液 配方 水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质中添加有机缓释肥对番茄青枯病防效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在菇渣和蛭石中分别添加有机缓释肥,采用青枯菌悬浮液(3×108CFU/ml)针刺接种研究缓释肥对番茄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根部灌注接种研究缓释肥对番茄青枯病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枯菌悬浮液针刺接种后,两种基质中添加有机缓释肥均提高了番茄叶片保护酶活性;根部灌注接种后,两种基质中添加有机缓释肥均显著降低了番茄植株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菇渣栽培发病程度高于蛭石栽培。

关键词: 无土栽培 有机缓释肥 番茄青枯病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下水稻叶片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及其基因定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水稻重组自交系珍汕97B×IRAT109 F9代群体195个株系为材料,用213个简单重复系列(SSR)标记构建了基于该群体的连锁图谱,对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在干旱和正常条件下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和双基因互作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在正常供水下呈极显著正相关(r=0.1857,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但在干旱下则表现无关(r=0.0766).控制叶绿素含量的基因很复杂,主效QTL有13个,位于1、2、3、4、5、6、10号染色体上;其中,在干旱处理下检测到的主效QTL有6个,位于1、2、3、4、5号染色体上;在正常供水下检测到的主效QTL有7个,位于2、3、4、6、10号染色体上.在干旱和正常条件下它们分别解释了47.39%和56.19%的表型变异;在2种处理下均检出的主效QTL是2、3、4号染色体上的qCC2a、qCC2b、qCC3a、qCC3c、qCC4a、qCC4b;它们位于同一染色体的相同区段.在干旱和正常条件下检测到4个QTL与光合速率有关;其中干旱下有3个(qPR2、qPR10、qPR11),正常条件下1个(qPR10).它们分别被定位于2、10、11号染色体,共解释13.94%的表型变异.叶绿素含量互作效应位点有16对,涉及除10号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干旱下,有4对互作基因,共解释18.57%的表型变异,分别位于1-7、2-4、5-8、6-12号染色体上;正常供水下,有12对互作基因,共解释38.49%的表型变异,分别位于1-3、1-4、1-8、2-4、2-5、3-5、4-11、4-12、5-9、7-12、8-11号染色体上,其中3-5号染色体不同区段上有两对互作效应位点.

关键词: 抗旱性 光合速率 叶绿素含量 QTL分析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颜色果袋对李果实着色及花色素苷合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果树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石早生李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颜色的果袋对李(Prunus salicina Lindl.)果实外观色泽、花色素苷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了果实中糖酸含量、PAL(苯丙氨酸氨解酶)和UFGT(类黄酮葡糖苷转移酶)酶活性与花色素苷合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果袋的透光率与果皮外观色泽有密切关系,透光率越高,a*越大,果皮颜色越红。白色果袋与对照、红袋与黄袋果实外观无显著差异,白袋与红袋,黑袋(完全不透光)与黄袋,红袋与黄袋处理之间的果实外观色泽存在显著差异。果实成熟时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与纸袋的透光率呈正比,波长580nm以上橙、红光的透光率与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相关系数r>0.99。在不同颜色果袋影响果实成熟时果皮的糖酸积累方面:不同颜色果袋对果肉中糖酸含量无显著影响,果皮的糖含量与花色素苷含量亦无显著相关性,但成熟时果皮中酸含量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815*)。不同颜色果袋影响PAL、UFGT酶活性,果实成熟时不同果袋PAL酶活性与花色素苷含量相关性显著(r=0.9613*),UFGT酶活性与花色素苷含量相关性显著(r=0.9365*)。

关键词: 套袋遮光 色泽 花色素苷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