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不同处理对桃形李采后病原菌的防治效果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桃形李采后极易发生病害,难以保鲜,为了控制桃形李采后病害的发生,通过对分离到的病原菌扩展青霉菌株(Penicillium expansum,TXL-01)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对其它水果致病性试验,分别用硝普钠、葡萄籽提取物和NaHCO_3在PDA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形态学观察发现致病菌菌丝有分枝和横隔膜,具帚形孢子囊,能产生大小不同的2种类型孢子;对多种水果侵染后均能致病,说明致病菌对宿主要求专一性不高;硝普钠和葡萄籽提取物只能在前3 d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但是在第4天以后与对照无明显差异;NaHCO_3浓度为0.10%和0.15%时,培养到第6天时能显著抑制病原菌生长;当NaHCO_3为0.2%时,培养到第12天时内还能抑制病原菌生长;再分别以0.10%、0.15%、0.20%NaHCO_3和0.20%NaHCO_3+1.0%壳聚糖(Chitosan)复合处理桃形李采后果实,发现0.20%NaHCO_3处理虽然也能减少果实腐烂率,但结合1.0%Chitosan涂膜处理对果实保鲜效果更好,可以显著抑制致病菌的发生,降低果实发病率,说明NaHCO_3和Chitosan复合处理可以应用于桃形李的采后保鲜。

关键词: 桃形李 扩展青霉 碳酸氢钠 硝普钠 抑菌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中国主栽品种椰子水的挥发性成分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方法分析5种中国椰子品种‘本地高种’、‘文椰2号’、‘文椰3号’、‘文椰4号’、‘小黄椰’的椰子水挥发性成分。在5种椰子水中共鉴定出2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本地高种’和‘文椰4号’鉴定出15种、‘文椰2号’和‘文椰3号’鉴定出14种、‘小黄椰’鉴定出13种,主要为醇类、醛类、酸类、酮类、酯类和酚类,其相对含量分别是16.71%~40.64%、1.82%~19.29%、14.14%~56.30%、2.49%~3.46%、2.24%~9.11%和10.76%~20.28%。醇类和酸类分别在‘文椰4号’和‘小黄椰’中相对含量最高,醛类在‘本地高种’中相对含量最高,酯类和酚类在‘文椰2号’相对含量最高。5种椰子水不仅在香气物质构成上差异显著,相同挥发性成分在不同品种中相对含量差异也显著,这些差异的呈现可为今后矮种椰子的育种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椰子水 挥发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越南腰果病虫害种类调查及其防治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摸清越南腰果种植区发生的腰果病虫害种类,对越南巴地-头顿、平福、平顺、林同、同奈、隆安、前江、槟椥等腰果种植区的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与鉴定。结果表明,越南腰果种植区的腰果病害10种,害虫46种。其中主要病害有炭疽病和花枝回枯病,主要害虫有腰果角盲蝽、腰果皱胸天牛和咖啡皱胸天牛。还对越南主要腰果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越南 腰果 病虫害 调查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对艾纳香叶片左旋龙脑与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艾纳香为试材,用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各设浓度10、1、0.1、0.01 mmol/L)分别喷施艾纳香叶片(嫩叶、成熟叶、老叶),以喷施去离子水为对照,探索不同浓度SA、茉莉酸甲酯(MeJA)对艾纳香叶片中左旋龙脑(L–龙脑)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除10 mmol/L MeJA处理外,其他浓度的MeJA处理艾纳香嫩叶后,L–龙脑含量均在72 h达到最大值;用1.0 mmol/L MeJA处理成熟叶,L–龙脑在72 h达到最大值(3.043 mg/g),显著高于对照;除0.01 mmol/L MeJA处理外,用其他浓度的MeJA处理嫩叶,总黄酮的含量均在48 h达到最大值;用1.0 mmol/L MeJA处理老叶,总黄酮含量在72 h达19.246 mg/g;用0.01 mmol/L SA处理成熟叶、老叶,L–龙脑的含量在72 h时分别为2.418、2.034 mg/g,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用0.1 mmol/L SA处理嫩叶、成熟叶、老叶,总黄酮含量在24 h较高,分别为6.287,8.172、11.827 mg/g。综合本研究结果,1 mmol/L的MeJA对艾纳香叶片中L–龙脑和总黄酮的合成均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且在处理后72 h艾纳香叶片中L–龙脑和总黄酮含量相对较高;0.01 mmol/L SA对艾纳香叶片中L–龙脑和总黄酮含量的积累具有较好的效果,处理后,艾纳香叶片中L–龙脑含量在72 h较高,总黄酮含量在24 h较高。

关键词: 艾纳香 水杨酸 茉莉酸甲酯 L–龙脑 总黄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本泥炭施用对香蕉园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在香蕉园,比较推荐施肥、添加木本泥炭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木本泥炭有效增加了0~90cm土层无机氮存储量,降低土壤氮素损失,提高香蕉可利用氮素量,其中推荐施肥+1份泥炭处理各土层NO3--N含量最高,推荐施肥+2份泥炭处理15~60cm土层NH4+-N含量显著提高。添加木本泥炭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作用不明显,但能有效提高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且以每667m2施250kg效果较优。添加木本泥炭显著提高了耕层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和0~15cm交换性镁含量;对土壤pH值改良效果有限,pH值变化幅度<0.5。

关键词: 香蕉 木本泥炭 土壤肥力 土壤无机氮 土壤速效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BCH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β-胡萝卜素羟化酶(BCH)基因是催化玉米黄素合成的关键基因,玉米黄素在植物光保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用RACE方法从黄色的金煌芒果的果皮中克隆得到了1个BCH基因,该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1 160 bp,开放阅读框为888 bp,编码295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32.97 ku,分子等电点为9.51。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软件对其组成成分、疏水性/亲水性、二级结构、功能结构域以及三级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温州蜜柑、柚子、大豆、草莓等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对不同芒果品种的BCH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发现,红色的贵妃品种中表达量较高,而黄色的金煌品种中表达量较低。

关键词: 芒果 β-胡萝卜素羟化酶(BCH)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分析 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洲天然橡胶产业投资环境评价

林业经济问题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中国对非投资驱动力为基础,以国际投资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为支撑,结合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特性,构建非洲植胶国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对非洲天然橡胶投资环境进行系统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资源潜能开发度、广阔的经济发展前景、较为合理的出口市场结构以及较好的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基础对投资环境的改善有正向影响,较高的经济自由度和人文发展水平、较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较为便利的经商环境对吸引外资有促进作用;而一国的国际投资流入水平和对外依存度对投资环境评价结果有一定的反向影响。基于因子得分的国别排序结果显示:中国对非洲橡胶种植业投资可以优先考虑位于西非热带草原带农牧业和刚果盆地热带森林带农林业的西非中低收入国家。

关键词: 天然橡胶产业 非洲 国际投资 投资环境 因子分析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蔗农艺性状、养分累积及产量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施氮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蔗生长、养分累积及产量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水肥资源实现甘蔗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验材料,设不施氮肥、不灌水(CK),氮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灌水750 mm(T1),氮肥作基施一次性施用、灌水1000 mm(T2),氮肥作基施一次性施用、灌水1250 mm(T3),氮肥分3次施用(基肥30%、分蘖肥30%、攻茎肥40%)、灌水750 mm(T4),氮肥分3次施用、灌水1000 mm(T5)和氮肥分3次施用、灌水1250 mm(T6)7个处理,测定各处理甘蔗农艺性状、各部位养分含量、产量和蔗汁锤度等指标,研究不同施氮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蔗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中、高灌水量(1000和1250 mm,下同)时,分3次施氮处理甘蔗的株高高于一次性施氮处理,在5~7月差异显著(P<0.05)。在甘蔗成熟期,茎干重表现为T1>T2>T3、T6>T4>T5、T1>T4、T2>T5和T3T4、T2>T5和T3T2>T3、T6>T4>T5、T1>T4、T2>T5和T3T1>T2、T4>T6>T5、T1

关键词: 甘蔗 施氮方式 灌水量 农艺性状 养分累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HbTFIIB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植物生理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RACE和RT-PCR方法,从巴西橡胶树无性系热研7-33-97的乳管细胞中克隆到转录复合体关键成员TFIIB的同源基因,命名为HbTFIIB。该基因全长1 472 bp,其中开放阅读框810 bp,编码一个由27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分子量为29.48 kDa,理论等电点为8.3。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HbTFIIB基因受割胶上调表达,而且在后期排出的胶乳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前期排出的胶乳。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开割树胶乳中的HbTFIIB蛋白含量高于未开割树,而且在早期排出的胶乳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后期排出的胶乳中的含量。本研究表明,割胶促进转录复合体蛋白基因表达和转录蛋白质合成,而且排胶会流失转录复合体蛋白。

关键词: 橡胶树 乳管细胞 胶乳 转录复合体 HbTFIIB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叶片色泽、色素及抗氧化活性的关系

植物科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菠萝22个栽培品种的叶片为实验材料,测定其5种色泽参数(L*、a*、b*、c*和h*值)、5种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类黄酮和总酚)含量及3种抗氧化活性指标(ABTS、DPPH自由基和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色泽参数a*和h*值可以作为菠萝叶片指示色泽、主要色素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变化的重要指标;菠萝叶片主要色素组成是叶绿素、类黄酮和总酚,且含有少量的花青苷,几乎不含类胡萝卜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菠萝叶片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与3种抗氧化活性指标极显著正相关,而叶绿素含量与其它指标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类黄酮和总酚是菠萝叶片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功效成分。

关键词: 菠萝 叶片 色泽 色素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