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广东省水稻土有机质和氮、磷、钾肥力调查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目前广东水稻土壤肥力现状,调查了广东水稻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广东省水稻土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处于1~3级的土壤分别为86.34%、94.15%、91.02%和90.62%;而土壤有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处于1~3级的土壤为10.54%。除土壤速效钾以外其他指标总体处于较丰富水平,建议在水稻生产中要继续注重有机肥的投入,尤其要注重钾肥的施用比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3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3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由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广东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组织指导,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主持实施。共有10个新品种参试,设汕油523为对照种,全省共10个试验点承担本年度试验。10个参试品种有7个品种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3个品种比对照种减产。其中,汕油诱1号、仲恺花44、汕油辐1号、仲恺花99、粤油18、粤油390比对照种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湛油53增产不显著,仲恺花332、粤油410两个品种减产未达显著水平,花育33号比对照种减产达到极显著水平。推荐粤油390、汕油辐1号、汕油诱1号和仲恺花99共4个品种参加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毛萼紫薇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自然条件下毛萼紫薇Lagerstroemia balansae结实率很高,但自然萌发率和成苗率极低。适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种子,能够有效打破种子休眠、有效促进幼苗生长。本研究采用TTC染色法测定毛萼紫薇种子的生活力,比较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GA3、TDZ、IAA、6-BA和NAA处理下毛萼紫薇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毛萼紫薇种子生活力较低;(2)200 mg/L GA3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较高,幼苗长势良好;其次是0.02 mg/L的TDZ处理,再次是200 mg/L IAA的处理;(3)1~20 mg/L的6-BA和NAA处理对毛萼紫薇种子的萌发无促进作用。上述结果表明:GA3、TDZ、IAA能有效促进毛萼紫薇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药及益生素对文昌鸡生长性能、血液学指标及血生化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中药及益生素替代抗生素应用于文昌鸡的临床效果,选用1日龄雌性文昌鸡2.7万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 500只。基础日粮中添加0.02‰的维吉尼亚霉素作为抗生素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5%的3个中药复方和0.02%的益生素作为中药益生素组,试验期135d,测定不同日龄文昌鸡生长性能、血生化及血液学指标。结果显示,在整个试验期间,中药益生素组的死亡和淘汰率低于抗生素组,体质量高于抗生素组(P>0.05),并在文昌鸡100日龄时呈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益生素组的白细胞数在85日龄时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红细胞数在70,85日龄时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日粮中添加中药和益生素在100日龄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的含量(P<0.05),100,115,135日龄中药益生素组的白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整体上未见明显变化。结果表明,鸡日粮中添加0.5%的中药复方Ⅰ和0.02%的益生素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和淘汰率;日粮中添加0.5%的中药复方Ⅲ和0.02%的益生素的促生长作用优于抗生素;日粮中添加3种复方中药及益生素对文昌鸡的血液生理学指标和血生化指标无不良影响;中药复方Ⅱ中的组合仍要进行调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化脓隐秘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病原特性研究
《动物医学进展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广东惠州某猪场患有心包炎和肺炎的病猪内脏器官分离到1株细菌,经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分析,初步确定为化脓隐秘杆菌(Arcanobacterium pyogenes)。利用PCR方法对16SrRNA基因以及毒力基因plo、nanH、nanP、cbpA基因进行扩增及序列测定。Blast结果表明,该分离株的16SrRNA基因与GenBank数据库中分离自野猪、牛、羊、林麝等动物的化脓隐秘杆菌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1.6%~95.0%,证实该分离株为猪化脓隐秘杆菌(A.pyogenes)。毒力基因扩增出plo、nanH、fimA基因,未扩增出nanP、cbpA、fimC、fimG基因。动物致病性试验显示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噻肟、新生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强力霉素、恩诺沙星、阿米卡星、氧氟沙星中度敏感,对链霉素、磺胺异噁唑、四环素、庆大霉素、林可霉素、新诺明、诺氟沙星耐药。本研究为猪化脓隐秘杆菌的鉴定及其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季节翠玉品种茶叶香气组分的GC-MS分析
《现代食品科技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GC-MS法对广东省春、夏、秋三季的翠玉茶树品种加工成的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香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加工的翠玉绿茶中,春茶和夏茶的香气物质种类较多,秋茶较少;春茶和夏茶的香气成分组成比较相似,都是醇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秋茶是吡咯类及其衍生物的相对含量最高;春茶的主导香气成分种类最多且大部分呈花香型,夏茶的主导香气成分以醇类为主(>59%),秋茶的主导香气成分种类最少。不同季节翠玉红茶的香气成分组成较为相似,均为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最高,且所占比例较其他茶类高;主导香气成分组成也较相似,都是以橙花醇、反-橙花叔醇及芳樟醇的氧化物为主。不同季节的翠玉乌龙茶的香气组成较有规律,以醇类、吡咯类及其衍生物为主,主导香气成分中,春茶和夏茶的种类较多,秋茶比较单一,特征香气物质是反-橙花叔醇和吲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叶单枞黑茶抗氧化及体外降血糖活性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DPPH法、FRAP法和α-胰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白叶单枞黑茶醇提物及其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体外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总黄酮及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55.68±4.34)mg/g(以芦丁当量计)和(313.84±9.79)mg/g(以没食子当量计);乙酸乙酯萃取物DPPH·清除活性的EC50为13.72μg/mL,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EC1为43.38μg/mL;同时该萃取物也具有最强的体外降血糖活性,5mg/mL时对α-胰淀粉酶抑制率为95.83%,50μg/mL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91.30%。采用HPLC-DAD-MS/MS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析,通过对紫外吸收光谱以及质谱信息进行分析,并参考相关文献,推定出12个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包括茶生物碱以及多种以芹菜素、山奈酚为苷元的黄酮糖苷类成分。
关键词: 白叶单枞黑茶 抗氧化 降血糖 HPLC-MS/MS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粤、闽、贵烟草青枯病菌分离株及其致病力
《微生物学通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粤、闽、贵3地烟草青枯病株中分离青枯病菌,测定其致病力并探讨判断致病力的方法。【方法】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简称TTC)培养基和蛋白质电泳相结合对青枯病菌致病力进行测定,并分析菌株生化型。【结果】已分离出烟草青枯病菌59株,依据致病力进行划分,无致病力菌株5株,有致病力菌株54株。不同致病力菌株蛋白电泳特定条带存在差异。粤、闽、贵3地烟草青枯病菌有致病力菌株均占主导地位,广东有致病力菌株比例略大,福建次之,贵州最小。按生化型划分,59株青枯病菌中1株属于生化型Ⅳ外,其他58株属于生化型Ⅲ或其亚型生化型Ⅲ-1。【结论】烟草青枯病菌致病力存在差异,SDS-PAGE蛋白指纹中的特定条带可作为判定青枯病菌有无致病力的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除虫菊酯含量与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从云南田间筛选的优良除虫菊无性系为试材,比较研究营养生长期和花蕾期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多效唑和比久对花序中除虫菊酯含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显著提高花序的除虫菊酯含量,以1 000 mg/L比久和50 mg/L乙烯利处理较好,增幅分别达17.9%和15.2%。喷施乙烯利、多效唑和比久也均能提高鲜花产量和干花产量,从而增加除虫菊酯产量,以150 mg/L多效唑处理效果最佳,除虫菊酯产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770 mg/株,其次为50 mg/L乙烯利处理,比对照显著提高了514 mg/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5%春雷霉素·叶枯唑WP对柑橘溃疡病的应用效果评价
《农药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复配药剂25%春雷霉素·叶枯唑WP防治柑橘溃疡病的效果及对柑橘的安全性,为该药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连续2年进行了该药剂防治柑橘溃疡病的田间试验应用效果评价。[结果]25%春雷霉素·叶枯唑WP 500 mg/kg处理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0.80%和84.64%,显著高于对照药剂4%春雷霉素WP 50 mg/kg和20%叶枯唑WP 500 mg/kg的处理。[结论]25%春雷霉素·叶枯唑WP是防治柑橘溃疡病的安全高效杀菌剂,值得在柑橘产区推广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