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日龄大白猪视黄酸γ基因的表达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不同日龄大白猪视黄酸γ基因的表达规律。[方法]以大白猪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方法对其RARγ基因在1日龄9、0日龄1、80日龄2、70日龄和360日龄的心、肝、胃、脾、肾、肺、大肠、小肠、肌肉、子宫、卵巢共11个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大白猪的整个生长发育期内,RARγ基因在其子宫和卵巢中持续表达,而且在子宫中的表达量一直持续较高,且不同组织间的表达量差异不明显。在360日龄时所检的11个组织均表达该基因,且表达量较高。[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RARγ基因在猪体内运载视黄酸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他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及胚胎培养的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以牛卵母细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运送时间对牛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比较自配成熟培养液与IVMD101成熟培养液对牛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也进行了孤雌激活和体外受精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对牛卵母细胞胚胎发育的影响比较。结果表明:卵巢在37~42℃运输后的成熟率(11.3%)明显低于20~30℃、30~37℃(79.3%、85.1%),20~30℃、30~37℃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运送6h后的卵母细胞成熟率(53.2%)明显低于4h内、4~6h(85.6%、77.8%),4h内、4~6h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自配成熟液与IVMD成熟液相比,体外成熟率(89.03%、88.89%)、卵裂率(71.73%、74.53%)、8细胞率(62.35%、72.05%)和囊胚率(22.94%、21.18%)均无显著差异(P<0.05)。孤雌激活和体外受精胚胎在相同条件下的卵裂率(72.41%、68.18%)、8细胞率(45.24%、47.22%)、囊胚率(25.60%,18.89%)差异均不显著(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僵菌的分离鉴定及ITS序列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我国13个省市43个地区采集263份土壤样品及感染白僵菌的昆虫样品58份,采用稀释平板法和组织分离法进行白僵菌的分离及形态学鉴定,分离出白僵菌菌株154株,鉴定为白僵菌属2个种,分别是球孢白僵菌和布氏白僵菌,对其中的疑问菌株进行了核糖体DNA-ITS测序分析,所测菌株均为球孢白僵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大高诱1号对玉米不同种质和世代单倍体诱导频率的研究
《玉米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农大高诱1号对玉米不同种质和世代单倍体诱导频率的研究表明,农大高诱1号对塘四平头、旅大红骨、Lancaster、Reid 4大种质类群和热导地方种质群的平均诱导率为3.9%,不同类群间存在显著差异。对Lan-caster和Reid类群单倍体诱导率最高,为4.85%;对塘四平头和旅大红骨类群单倍体诱导率为3.95%;对热导地方种质群单倍体诱导率最低,为2.04%。农大高诱1号对同一群体不同世代间诱导率结果表明,一般高世代S4、S5单倍体诱导率高,但每株单倍体粒数较低;S1代单倍体诱导率较低,但材料种穗大,实际得到的单倍体数量最多。早代S1代为最佳诱导单倍体世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卵母细胞去核方法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受体卵母细胞去核是核移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几种去核方法已在核移植技术中得到应用。为了达到完全去核的目的,荧光染料和紫外光被应用在去核方法中,但同时也带给母源胞质负面影响。末期和化学辅助去核也得到应用,但不同的方法对受体卵母细胞的影响不同,导致不同的后期胚胎发育结果和不同的克隆效率。作者综述了不同的卵母细胞去核方法在动物克隆中的效率及它们各自的优势和缺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