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阳江地区某猪场塞内卡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与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塞内卡病毒是新发现的一种小RNA病毒,能使猪产生类似水疱样病变,并引起仔猪死亡。塞内卡病毒作为外来病原,近几年呈现蔓延趋势。从广东阳江地区某猪场采集病变组织和血清进行检测分析,针对塞内卡病毒VP1-2A基因进行RT-PCR扩增,得到特异性的单一条带。对PCR产物序列分析表明,与2015年美国毒株USA/GBI29/2015的同源性最高、为99.2%,而与我国2017年毒株CH-HN-2017的同源性为97.1%。将水泡皮处理后接种PK-15细胞,盲传4代产生显著病变,滴度可达107TCID50/0.1mL。对采集的16份血清进行抗体中和试验表明,发病种猪的抗体效价最高达到1︰4096,9头种猪全部感染SVA,发病率为66.7%,总感染率为68.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农业公园建设模式研究——基于XX农业公园的案例分析
《热带农业工程 》 2018
摘要:对首批认定为广东省AAA级农业公园的XX农业公园进行案例分析,重点从其建设条件的SWOT分析、发展模式、利益相关者分析等角度进行阐释。并总结出充分利用生态自然资源打造生态品牌,在发展理念上注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深度挖掘潮汕乡土文化,提升公园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带动当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等经验启示,为省内其他农业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地区荷斯坦牛泌乳性能在季节、胎次、泌乳时期影响下的变化规律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华南地区季节变化、繁育胎次、泌乳时期对泌乳性状的影响。【方法】采集广州某规模化牛场2015年全年10 450头次的荷斯坦牛的奶牛群改良计划(DHI)测定数据,提取产奶量、乳脂率、蛋白率和脂蛋比等泌乳性状数据,运用统计模型评估季节、胎次、泌乳时期等因素对泌乳性状的影响,分析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季节、泌乳时期和胎次分别对产奶量和乳成分含量产生极显著的影响(P<0.001)。夏季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季节(P<0.01);在乳成分上,夏季的各项指标均为最低值,且极显著低于春冬季节(P<0.01),春季各项指标值极显著高于冬季(P<0.01);产奶量和乳蛋白率在12月(非气温最低的1月)达到最高值;不同胎次牛的产奶量上,1胎牛在第3个泌乳月份达到泌乳高峰,其他胎次牛则出现在第2个泌乳月且峰值高于1胎牛,但1胎牛产奶量下降速率明显低于其他胎次牛。1胎至2胎牛产奶总量逐渐升高,之后随着胎次的增加而下降;从乳成分的变化来看,各项指标在第1胎次时最高,随着胎次的增加逐步降低,到4和5胎时出现增加。在泌乳时期内,脂蛋比出现前期高后期低的变化规律,且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63,P<0.01)。【结论】华南地区泌乳牛不仅遭受长期的热应激影响,在冬季同样受到低温冷应激作用而制约其泌乳性能。高胎次(3胎以上)奶牛所占的群体比例较低导致全年泌乳胎次较低,同时当前的日粮营养和饲养水平已严重阻碍高胎次牛在泌乳后期的生产表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伦比”发酵型无核黄皮果酒的研制
《酿酒科技 》 2018
摘要:以广东云浮郁南县优质成熟无核黄皮为原料,经过破碎打浆、多种酶混合酶解浸渍、低温发酵、低温澄清、稳定性处理和除菌过滤等工艺,酿造出澄清透明、呈金黄色,具有浓郁的无核黄皮果香和酒香,口感醇厚丰满、酸甜爽口,典型性突出,风格独特,稳定性好的"巴伦比"无核黄皮果酒。通过正交试验及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检测,确定其最佳的生产工艺。
关键词: “巴伦比”无核黄皮果酒 无核黄皮 酶解浸渍 低温发酵 低温澄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方波纹米粉丝的热泵-热风组合干燥工艺研究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 2018
摘要:以综合反映南方波纹米粉丝干燥过程中产品品质、能耗、干燥速率的干燥效果评价值为指标,研究了热泵-热风组合干燥工艺中热泵干燥温度、转换点含水量、热风干燥温度对南方波纹米粉丝干燥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完全析因设计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热泵干燥温度、转换点含水量及热风干燥温度对南方波纹米粉丝干燥效果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南方波纹米粉丝热泵-热风组合干燥优化工艺条件为:热泵温度48℃、转换点含水量23%及热风温度78℃。在此条件下所得南方波纹米粉丝干燥效果评价值为86.19,比热风干燥和热泵干燥分别提高了11.99%和13.15%。热泵-热风组合干燥方法是南方波纹米粉丝的较佳干燥方法。
关键词: 南方波纹米粉丝 热泵干燥 热风干燥 组合干燥 能耗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体外消化对银杏果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食品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银杏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探讨了体外模拟消化处理对银杏果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福林酚和氯化铝-亚硝酸钠比色法考察消化处理对银杏果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通过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考察消化处理对银杏果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胃液消化处理能增加银杏果总黄酮含量,但对总酚含量影响不显著,然而模拟肠液消化处理会增加银杏果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模拟胃液处理能显著提高银杏果的FRAP抗氧化能力与ABTS抗氧化能力,模拟肠液处理能显著提高其FRAP抗氧化能力,但对其ABTS抗氧化能力影响不显著,抗氧化活性可能与其酚类物质含量和组成有关。研究为银杏果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燥方式对果蔬风味物质影响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我国果蔬加工业发展迅速,脱水果蔬加工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国内外市场占据较大优势的重要行业。然而,果蔬的风味物质是评价果蔬品质的重要指标,在干燥加工过程中其风味物质的种类及含量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本文重点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微波干燥和联合干燥以及其它干燥技术对果蔬挥发性风味物质和非挥发性风味物质2个方面的影响以及不同干燥技术引起风味物质变化的原因方面的研究进展,在阐述当前国内外果蔬干燥技术在风味物质上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干燥技术在果蔬风味物质中的应用研究可能发展的方向,为干制果蔬风味品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