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苹果园水分管理技术分析

山西果树 2017

摘要:苹果树年生长期内需要大量的水分,在分析苹果树生育期需水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当的节水抗旱措施,以减少苹果园对灌溉的依赖,在有条件开展灌溉的果园要合理灌溉,提高水分利用率,节约水资源,降低果园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苹果 水分管理 节水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溉施肥方法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灌溉施肥方法对设施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灌溉施肥方式下,滴灌施肥处理番茄的株高、茎粗、果径均较沟灌施肥处理高,均表现为滴灌8 d施肥处理>滴灌16 d施肥处理>沟灌8 d施肥处理>沟灌16 d施肥处理;滴灌8 d施肥处理产量最高,与沟灌8,16 d施肥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滴灌8 d施肥处理比沟灌8 d施肥处理增产23.3%;滴灌8 d施肥处理番茄果实Vc含量与沟灌8,16 d施肥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滴灌8 d施肥处理比沟灌8 d施肥处理高13.7%;各处理间番茄硝酸盐含量差异不显著,滴灌处理硝酸盐含量整体低于沟灌处理,滴灌8 d施肥处理比滴灌16 d处理降低9.48%;滴灌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酸含量总体高于沟灌处理,但二者间差异不显著;滴灌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与沟灌处理间基本没有差异。总体上说明,滴灌施肥处理方法比沟灌施肥更能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番茄 产量 品质 灌溉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品质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探索晋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条件下适宜的小麦播种模式,通过大田试验,设置条播行距15 cm(行距-15)、条播行距20 cm(行距-20)、人工撒播等3个处理,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植株分蘖特征、产量及构成因素、籽粒品质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播种量下,条播比撒播处理基本苗多,且条播行距-15处理的冬小麦总茎数以及成穗数显著高于行距-20和撒播处理,产量最高,比撒播和行距-20处理分别增产8.67%,10.26%;而撒播处理冬小麦单株分蘖数和单株成穗数优于条播处理。可见,条播行距-15有利于冬小麦群体生长和产量提高,而撒播处理更利于单株效应;行距-15处理下冬小麦籽粒品质综合评价值较高,比撒播和行距-20处理分别高6.25%,10.86%;行距-15处理的籽粒水分利用率(WUE籽粒)比行距-20处理高11.15%,比撒播处理高3.99%。说明在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模式下小麦采用条播行距-15处理的群体结构更加合理,利于冬小麦优质高产。

关键词: 冬小麦 播种方式 产量 品质 水分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生根能力因子聚类的核桃楸扦插初选分析

林业科技通讯 2017

摘要: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具有作为核桃优良砧木的特性。对77个核桃楸单株进行扦插试验,先测量根长,以生根率<1为标准淘汰28个单株;再对剩余49个单株进行总根长、均根长测定和均根数因子分析;以生根能力因子进行系统聚类,并经多项比较选出了4个单株。

关键词: 核桃楸 Juglans mandshurica 扦插生根 因子分析 系统聚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叶苕子繁种田根茬还田供氮能力的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明确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繁种田根茬还田提供土壤氮的能力,以无根茬田为对照,以坝莜1号燕麦为供试作物,比较了毛叶苕子繁种前后0~20 cm土壤养分状况,在山西省右玉县开展了毛叶苕子茬口不同施氮量农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毛叶苕子繁种后,0~2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分别比繁种前提高了0.09,0.002 g/kg和3.6 mg/kg;无根茬田施用100%N与毛叶苕子茬口施用90%N的燕麦产量无差异,毛叶苕子繁种田根茬还田的供氮能力相当于6.90 kg/hm~2的化肥氮;毛叶苕子茬口不同施氮量比无根茬施用100%N的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1.95~6.67 kg/kg。研究结果可为开展晋西北丘陵区毛叶苕子繁种、提高后作杂粮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毛叶苕子 绿肥 燕麦产量 根茬还田 氮肥偏生产力

燕麦主食化研究进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燕麦等杂粮主食化是引导国民增加杂粮消费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燕麦主食化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产品开发和销售有限,主食化进程滞缓。本文对燕麦主食化原料和产品加工工艺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今后燕麦主食化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 燕麦主食化 加工工艺 研究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论杂交大豆高产种植方式及合理群体结构

农业与技术 2017

摘要:经过多年实验与研究发现,通过改变种植行距与密度可以有效保证杂交大豆种植密度的合理化,使其群体透光性、空间分布以及叶面大小得到改善,保证光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光合作用,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关键词: 杂交大豆 高产种植方式 合理群体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不同耐热性鉴定方法的比较

山西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了探究小麦耐热性不同鉴定方法鉴定结果的一致性和不同鉴定方法的优缺点,2015—2016年度用日光温室增温耐热性鉴定、隔期播种耐热性鉴定及细胞膜热稳定性鉴定3种方法对34份小麦品种试验材料进行鉴定比较。结果表明,从总体鉴定结果来看,这3种鉴定方法的鉴定结果间有较好的一致性,用任一方法鉴定结果都可对品种耐热性有一个准确的了解,但如果要详细了解一个品种的耐热性情况,最好采用多年多点多鉴定方法进行耐热性鉴定。

关键词: 小麦 耐热性 鉴定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播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

种子科技 2017

摘要: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综合利用价值被人们广泛种植。主要介绍了春播玉米的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 春播玉米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葵菌核病抗性及抗性配合力

华北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了解现有食葵亲本材料的菌核病抗性及抗性配合力,以及用这些亲本材料配制杂交组合后F1的抗病表现,从而为亲本的合理选配提供依据。试验采用6个食葵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6个恢复系为父本,配制36个杂交组合。翌年,种植12个亲本及36个F1,于盛花期接种核盘菌,通过比较亲本间、亲本与F1、F1间的田间发病率、病情指数及相对潜伏期差异,分析了食葵的菌核病抗性及抗性配合力。结果表明:供试的绝大多数亲本材料对菌核病不具备抗性,仅有少部分表现中等抗性,没有发现高抗材料;供试的绝大多数材料从亲本到F1抗病能力明显提高,具体表现为发病率下降,病斑面积缩小,发病时间推迟,并且F1中出现高抗材料,表现出明显的抗病优势;不同亲本间的抗性配合力差异较大,亲本本身的抗性表现与抗性配合力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亲本本身抗病较强、抗性配合力又较高的材料是最理想的亲本材料。

关键词: 食葵 菌核病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