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多胺浸种对多年生黑麦草抗旱性的影响
《种子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3个牧用型品种路易、麦迪和雅晴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多胺浸种及干旱处理。通过测定其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根长、相对苗长、相对胚芽鞘长等指标,研究多胺浸种对多年生黑麦草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EG胁迫降低了3个多年生黑麦草品种的发芽能力、发芽速度及活力,抑制了胚根、胚芽及胚芽鞘的生长。结合各指标综合评定,3个多年生黑麦草品种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表现为麦迪>路易>雅晴。精胺和腐胺浸种能不同程度提高3个品种抗旱性,且精胺浸种对麦迪和路易品种的作用较腐胺更为显著。
关键词: 多年生黑麦草 抗旱性 种子萌发 PEG-6000 多胺


胡萝卜的主要性状及β-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北方园艺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对7个胡萝卜主栽品种的单根重、根长、根型及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含量品种间差异达到2.68倍,"比瑞"和"美国高山大根"的单根重最大,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可作为栽培、育种和加工的优选品种。


百喜草在退耕坡地种植中的水土保持效应及养羊效果
《贵州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弄清百喜草在退耕坡地种植中的综合效应,采用针刺样点法测定植被覆盖度,小区径流池观测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等方法,研究了百喜草在退耕坡地种植中的水土保持效应及其养羊效果。结果表明:种植当年,百喜草草丛高度、鲜草产量和植被覆盖度分别达15.63cm、2 567.45kg/667m2和95.62%;种植第3年,鲜草产量和植被覆盖度均较当年有所提高,分别为2 896.24kg/667m2和99.23%;而多年生黑麦草及其混播组合与百喜草相比,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撂荒坡耕地相比,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分别降低47.54%和93.25%;百喜草饲养山羊,平均日增重133.5g,其屠宰率和净肉率也较高,每只羊净收入达40.36元。退耕坡地种植百喜草不仅可减少水土流失,而且可长期收获饲草,有利于发展生态草地畜牧业。


混合选择对油菜隐性核不育系群体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改良效应
《贵州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对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的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改良,应用群体混合选择改良方法对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混合群体进行多年适度隔离控制轮回选择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对构建的两个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混合群体QTA1(黑籽不育系群体)、QTA2(黄籽不育系群体)进行5代混合轮回选择,选育出的2368A和2392A不育系的产量、含油量、配合力均优于原始不育系,芥酸、硫甙等品质指标均优于国家优质油菜标准,含油量达48.34%和49.79%。2)用2368A和2392A与甘蓝型油菜骨干亲本组配了21个比对照油研50增产5.47%~31.34%的核不育两系组合。结论:混合选择改良方法不仅可以改良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的品质和配合力,还可以显著提高其含油量和抗性等。


杂交油菜黔黄油21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杂交油菜品种黔黄油21号在贵州省油菜主产区的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采用旋转回归试验设计,研究了密度、氮、磷、钾、硼肥施用量对黔黄油21号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影响黔黄油21号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并建立了产量指标与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得出了黔黄油21号获得180kg/667m2以上产量水平的优化栽培模式为密度9 414~9 814株/667m2、施纯N15.8~16.7kg/667m2、P2O5施用量8.4~9.1kg/667m2、K2O施用量12.1~13.3kg/667m2、B施用量0.3~0.4kg/667m2;同时黔黄油21号商品籽粒的品质指标为芥酸含量<1%,硫甙含量<25μmol/g,含油量44%~47%,优于国家双低油菜籽标准。


贵阳市花溪区久安煤矿煤矸石现状及植被恢复的调查
《贵州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煤矸石及污染土壤植被难于恢复的原因,对花溪久安煤矿煤矸石及污染土壤的农化性状、重金属含量和植被覆盖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花溪久安煤矿区的煤矸石及污染土壤酸度大,有效硫、锰含量过高,有效磷、钾缺乏,碱解氮含量低,是导致大多数植物难以正常生长的原因;重金属含量比对照土壤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都远低于国家无公害蔬菜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煤矸石及污染土壤的植被覆盖度很低,要恢复植被,必须对煤矸石山的土壤进行改良,并筛选出适宜的耐性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