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天津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进程及发展模式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是天津市落实中央开展“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任务的具体实践。本文在总结归纳天津市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主要做法基础上,依据广泛实地调研,按全市10个涉农区每个区各选1个取得初步成效的典型村,进行发展模式分析。结果表明:示范村创建过程中存在的规划方案的科学性需提升、产业融合发展不充分、要素制约瓶颈亟待破解、示范带动和可复制性任重道远等问题。为有利、有序、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笔者提出4个方面的对策建议:科学规划布局,注重远近结合;培育特色产业,推进融合发展;破解要素瓶颈,夯实发展基础;加强示范带动,实现区域共富。


草莓杂交后代主要性状遗传分析
《天津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为草莓育种提供基础依据,以杂交后代2022-9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其主要生物学和果实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学性状方面,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罗卜素和花瓣数的中亲优势均为正向,后代果实有增大的趋势,叶形指数、叶绿素a和花瓣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9.20%、15.06%和13.67%,变异丰富,叶柄绒毛着生状态和花瓣形状与母本一致,叶密度、叶片形状、花序着生状态趋双亲遗传,其余均趋于父本遗传;果实性状方面,可溶性糖、可滴定酸优于双亲存在超亲遗传趋势,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较高,为32.95%,果面颜色和种子着生状态表现与双亲一致,风味和质地趋母本遗传,其余均趋于父本遗传。经多样性分析可知,风味(C14)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变异类型丰富。经主成分分析可知,提取的3个主成分为第一主成分(F1)叶绿素和酸度因子、第二主成分(F2)外观和甜度因子、第三主成分(F3)贮藏因子,且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对综合模型的贡献较大。综合分析,2022-9表现出良好的杂种优势,遗传传递力强,遗传多样性丰富,生物学和果实性状主要呈现高亲,即父本遗传,具有较高的培育价值。


膜醭毕赤酵母KD-316-3复合保鲜液的抑菌机制与初步应用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4
摘要:该研究制备一种含108CFU/mL膜醭毕赤酵母KD-316-3(Pichia membranaefaciens KD-316-3)的海藻糖基复合保鲜液,以果实黑斑病菌链格孢霉菌(Alternaria species)为对象进行离体抑菌研究,并进行复合保鲜液的冬枣应用保鲜试验,用以探究复合保鲜液的抑菌机制和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复合保鲜液处理能抑制病原链格孢霉菌的生长,拮抗效率26.48%,使病原菌菌丝生长畸形,电解质外渗,菌丝体核酸泄漏,胞内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在冬枣贮藏过程中,复合保鲜液能抑制冬枣果实失重率的上升,有效减缓冬枣果实的病斑腐烂,对果实丙二醛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也产生明显影响,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综合分析,使用膜醭毕赤酵母KD-316-3复合保鲜液处理冬枣果实可抑制病原菌引起的腐烂,维持果实良好品质。


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分子检测与基因组部分序列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确定张家口及银川番茄产区是否发生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病(ToBRFV),探究番茄ToBRFV的遗传信息和演化,为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的诊断和防治及番茄抗病毒病基因工程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采用张家口和银川两地区疑似病果进行分子检测,并利用相关分子生物学软件对该病毒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及全基因组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张家口及银川果实病毒分离物与GenBank中大部分ToBRFV分离物的基因组结构相似性在99%以上,确定两地区番茄果实病毒为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ToBRFV分离物的地域性很强,中国不同地区的ToBRFV病毒,与来自欧洲和亚洲的多个国家地区都有关联,张家口分离物与中国分离物(MT018320.1)亲缘关系最近,银川分离物与秘鲁分离物聚类到一起,说明银川分离物可能来自南美洲。张家口分离物与中国分离物(MT018320.1)的4个ORF氨基酸相似性最高,而银川分离物与张家口分离物相似性较低。另外,研究结果首次发现,银川分离物CP蛋白的第444位碱基由A突变成G,从而导致CP蛋白的氨基酸第131位由V(缬氨酸)突变为A(丙氨酸),CP蛋白发生了有义突变。综上所述,张家口及银川番茄产区发生了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病,且两地区的病毒来自不同的地方。


等离子体活化水喷淋及浸泡处理的生菜采后品质变化分析
《现代食品科技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基于PAW的果蔬采后品质研究主要采用浸泡处理,较少涉及喷淋处理.该文分别采用PAW喷淋和浸泡对生菜进行处理,并研究了处理后生菜表面菌落总数、失重率、颜色、叶绿素及代谢物的变化.结果显示,PAW喷淋和浸泡处理后生菜表面的菌落总数分别下降 1.54 和 2.82 lg CFU/g(P<0.05),并且PAW喷淋较浸泡处理对生菜失重率和叶绿素的影响较小.代谢组分析表明,PAW喷淋处理组的生菜与对照组相比能维持含量更多的黄酮类物质,而PAW浸泡处理组的生菜与对照组相比膜脂代谢活跃.综上,PAW喷淋处理后在贮藏前期可以有效降低生菜表面菌落总数,并且能够在贮藏期间较好地维持生菜品质.


秸秆有机肥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及碳减排措施
《天津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秸秆作为农业生产重要的副产物和有机肥源,可以加工成有机肥,合理替代化肥,是农业生产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针对秸秆有机肥的产品特征,基于国际通用方法学,采用排放因子法,科学建立了秸秆有机肥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并以天津市某农业园区作为示范,核算了区域内蔬菜秸秆有机肥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并提出减排措施。结果表明:秸秆有机肥生产及资源化利用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有机肥好氧发酵产生的CH4和N2O的碳排放量所占比重较大,应采取改进好氧发酵装备结构、优化有机肥生产线的设备选型、提高成套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就近加工利用、采用节能型运输车辆等技术手段,有效降低秸秆有机肥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研究成果为精准掌握农业碳排放情况及评估农业减排措施的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秸秆有机肥 全生命周期 碳排放 碳核算 排放因子法


优质强筋春小麦种质筛选及高分子量谷蛋白序列分析
《天津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小麦是重要的口粮作物,加工品质的遗传改良是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丰富小麦加工品质育种的基因资源,本研究在收集的种质资源中筛选出农艺性状优良的SG-1、SG-2和SG-3,并对其进行加工品质分析和籽粒储藏蛋白组成分析,并评估它们在育种上的利用价值和方式,使用SDS-PAGE、A-PAGE、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编码基因测序、SDS沉降值分析等技术,对这些小麦品种的籽粒储藏蛋白亚基组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SG-1携带非优质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Dx2+Dy12,而SG-2和SG-3携带优质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Dx5+Dy10。在醇溶蛋白方面,3份资源都检测到了γ-1型醇溶蛋白,但只有SG-3检测到了γ-2型醇溶蛋白。加工品质分析显示,SG-1的加工品质优于天津推广的优质强筋春小麦品种津强6号。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序列分析发现,SG-1和SG-3在By8亚基存在序列变异,表明尽管它们在SDS-PAGE水平上亚基类型一致,但在DNA序列上仍然存在变异。本研究结果初步解释了携带优质亚基的小麦品种在加工品质上表现不佳的原因可能是DNA序列存在差异。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携带非优质亚基但具有优良加工品质的SG-1,说明SG-1可能存在其他能够提升小麦加工品质的机制。本研究拓宽了小麦加工品质育种的基因资源,并为加工品质形成机制的解析提供了新的资源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麦 籽粒储藏蛋白 高分子量谷蛋白 醇溶蛋白 加工品质


日光温室越夏薄皮甜瓜品种的筛选
《天津农林科技 》 2024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在天津地区日光温室越夏栽培的薄皮甜瓜品种,文章选取 6 个薄皮甜瓜品种博洋9号、天美55、津甜100、久创蜜、天美101、翠花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甜瓜品种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品质指标及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 个短柱形甜瓜品种博洋 9 号、天美 101、天美 55 的瓜形较好,果皮和果肉脆甜,品质优良,产量较高,适宜在天津地区日光温室中进行越夏栽培.


花椰菜农艺性状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对322份花椰菜自交系2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变异系数分析表明,可测量农艺性状中一级花枝长度、单球重、成熟期和全株重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41.87%、34.80%、32.98%和31.51%.相关性分析发现22个农艺性状之间具有较强相关性,其中全株重和单球重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R2=0.742.主成分分析表明,前10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2.41%,第1主成分定义为植株生长量因子;第2主成分定义为花球形态结构因子;第3主成分定义为花球品质因子,依据综合因子得分筛选出排名前20位的优异花椰菜自交系.聚类分析将322份花椰菜自交系划分为4个类群,分别为Ⅰ极早熟类群、Ⅱ晚熟类群、Ⅲ中晚熟类群、Ⅳ早熟类群,试验材料很难按照花球松紧度和产地来源进行分类.本试验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对322份花椰菜自交系进行了客观评价,为培育不同类型花椰菜优良新品种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花椰菜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比浊法测定土壤有效硫的优化及与ICP-OES法对比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意义重大,为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需对行业标准检测方法进行反复验证以优选出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方法.由于NY/T 1121.14-2006 比浊法测定土壤有效硫标准曲线线性较差,亟须优化其提取、测定条件以提高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鉴于此,主要探究了沉淀剂的状态、品牌及线性拟合方式对比浊法测定土壤有效硫标准曲线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硫标准曲线改用现用现配的 40 g/L氯化钡溶液定容可显著提高标准曲线的线性,使其相关系数r>0.999,满足分析测试的要求.同时本实验室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OES)测定土壤有效硫进行方法验证、对比,比浊法、ICP-OES法的检出限分别为 1.20、0.80 mg/kg,均满足分析测试的要求.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验证结果表明,二者均可用于土壤有效硫的测定并且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其中,比浊法适用于测定低含量(<48 mg/kg)样品,ICP-OES法适用于含量范围在 0~150 mg/kg的样品.结合本实验室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内业检测试点工作中的经验,建议将ICP-OES法作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有效硫测定的首选方法,以期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内业检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有效硫 比浊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