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51条记录
257份菊芋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利用我国菊芋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了257份菊芋种质资源,表明12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CV)在6%~50%之间,平均为24.75%,单株块茎重的变异系数最大(50%),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6%),多样性指数(H')分布在1.24~1.53之间,平均为1.44,单株块茎数的多样性指数最高(1.53),叶宽的多样性指数最低(1.24);8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0.85~1.08之间,平均为0.98,以块茎习性最大,块茎整齐度最小,大部分性状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257份菊芋资源的隶属函数均值介于0.12~0.58之间,其中JA1095材料最高(0.58),其花数和单株块茎重具有明显优势。菊芋资源12个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茎粗、叶长、花和花盘大小可作为今后选育高产菊芋品种的指导目标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7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66.794%,其中花数量、单株块茎数量、块茎毛根量、块茎表皮光滑程度4个性状是构成菊芋种植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以20个性状为基础的聚类分析将257份种质材料分为5类,其中,第I类和第II类占总资源量的85%。本研究结果为菊芋种质资源的利用及品种选育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菊芋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乐都紫皮大蒜叶片生长发育与果聚糖代谢的关系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高原大蒜生长特性及其果聚糖代谢规律,分析叶片生长发育与果聚糖代谢的关系,本研究以"乐都紫皮大蒜"为材料,对不同发育期的大蒜叶片生长情况、生理指标及其果聚糖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特征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延续,大蒜植株的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单株叶片数均稳步增加.叶片生理指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总叶绿素含量在花芽分化之前快速上升,在抽薹期达到最大值2.32 mg/g FW;组织含水量在鳞茎膨大初期达到最大值89.06%,随后急剧降低.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大蒜叶片蔗糖:蔗糖1-果糖基转移酶基因(1-SST)和果聚糖外切水解酶基因(1-FEH)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从幼苗期至鳞茎膨大初期,1-SST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1-FEH.1-SST的表达在全生育期表现为"升高-降低"的趋势,在抽薹期,1-SST的表达量达到峰值,比幼苗期提高了17.51倍;1-FEH在全生育期的表达量均较低,呈现起伏波动的趋势,在收获期表达量最高,是苗期的2.41倍.综合分析说明,大蒜叶片叶绿素和果聚糖的合成高峰主要在抽薹期,抽薹期是大蒜叶片生长发育和果聚糖代谢的关键时期,大蒜可通过叶绿素的合成以及1-SST和1-FEH的差异表达进一步影响鳞茎果聚糖的累积.

关键词: 高原大蒜 叶片发育 果聚糖代谢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省樱桃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植物保护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引起青海省樱桃叶斑病病原菌的种类,本研究从西宁市城北区、海东市乐都区和贵德县的樱桃上采集有叶斑症状的叶片,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病原菌,通过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结合rDNA-ITS、EF-1α和Alt a 1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的种类进行了鉴定,并用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共获得279株病原菌菌株,分属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p.,分离频率分别为84.95%、5.02%和10.03%。采用柯赫氏法则进行离体叶片致病性测定,接种叶片100%发病,说明引起青海省樱桃叶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细极链格孢和刺盘孢属真菌,且链格孢为主要病原菌。该研究结果可为青海省樱桃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樱桃 叶斑病 链格孢属 刺盘孢属 Alt a 1基因 系统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大麦黄矮病毒及BYDV-GAV株系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s)隶属于黄症病毒科(Luteovirdae)黄症病毒属(Luteovirus),由该病毒引起的小麦黄矮病最早在美国发生并报道,此后在国外其他地域也曾有过发生报道.在我国,小麦黄矮病最早于1960年在陕西、甘肃发生并报道,近年来,在我国其他地区也有发生,该病害被称为麦类作物上的"癌症",对麦类作物生产影响较大,为害严重时,造成麦类作物产量大幅降低.BYDV株系的划分依据为其传毒介体蚜虫的传播专化性,即一个病毒株系只能由一种或两种蚜虫进行传播,根据ICTV国际病毒委员会分类系统报道,目前国际上确定的该病毒株系有BYDV-MAV、BYDV-PAV、BYDV-RMV、BYDV-SGV等,我国鉴定有BYDV-PAV、BYDV-GPV、BYDV-GAV、BYDV-RMV 4个株系,GAV为我国流行株系.主要从BYDV的为害症状、株系分化、传播介体、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病害防治方面进行相关综述,着重介绍BYDV-GAV株系的抗性鉴定、抗性基因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害的抗病育种和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麦类作物 大麦黄矮病毒 BYDV-GAV株系 抗病基因 病害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icroRNA参与调控植物抗逆的现状及展望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icroRNA(或miRNA)是位于基因组非编码区的内源性大小为21~25个核苷酸的小分子单链RNA,在植物新陈代谢、器官发育、生殖生长以及响应各种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胁迫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据统计,逆境胁迫对作物的影响会造成每年世界范围内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作物的生产能力会受到干旱、土壤盐碱化、低温、营养胁迫和重金属胁迫等多种非生物胁迫及各种生物胁迫的严重制约.因此,如何提高植物对各种逆境胁迫的抵抗性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尤为重要.近年来,一些科研工作者致力于研究miRNA与植物抗逆的联系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研究综述了植物中参与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的miRNA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miRNA的应用领域及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miRNA参与调控植物抗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MicroRNA 调控 植物 逆境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栎林天然更新模拟与不确定性分析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森林天然更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森林生态系统动态预测中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引入贝叶斯技术和全局敏感性分析,构建基于竞争、气候和地形3类因子的秦岭松栎林天然更新模型。备选模型形式以泊松(Poisson)模型、负二项(negative binomial,NB)模型、零膨胀泊松(zero-inflated Poisson,ZIP)模型和零膨胀负二项(zero-inflated negative binomial,ZINB)模型为基础。同时,根据模型参数传递的不确定性量化分析结果,阐释影响森林更新小概率事件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ZINB模型在油松和锐齿栎更新模拟中均优于其他模型。林分总断面积、光截留、坡位和生长季最低温是影响松栎林中油松天然更新的最关键因子;而林分总断面积、坡向与海拔的组合、年均温和最热季节降水量则是影响松栎林中锐齿栎天然更新的关键因子。油松更新模拟中,各类因子对模型输出的不确定性贡献率从小到大依次为:竞争因子(25%)<气候因子(29%)<地形因子(46%);锐齿栎更新模拟中为:气候因子(12%)<竞争因子(24%)<地形因子(64%)。油松天然更新数量对生长季最低温和最干季节降水量为正响应,对最干季节均温为负响应;锐齿栎天然更新数量对年均温、生长季最低温和最热季节降水量为正响应,对最干季节均温为负响应。基于贝叶斯技术的ZINB模型可以量化森林更新的影响因子,并解释参数传递的不确定性,是预测森林天然更新的有力工具。

关键词: 气候敏感性 贝叶斯技术 不确定性 天然更新 油松 锐齿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份小白菜品种引种试验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晰引进小白菜种质资源在青海地区种植的适应性,筛选性状优异的种质资源,为小白菜优良品种选育及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收集引进的20份京研系列小白菜品种为材料,对其株幅、净菜率、株型、束腰性等农艺性状及维生素C(Vc)、粗纤维、亚硝酸盐和硝态氮含量等营养指标进行调查统计,结合遗传多样性、营养成分、隶属函数、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20份小白菜品种的不同性状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在0.00~1.16,其中叶色最高,为1.16.数量性状的H'在0.88~1.59,变异系数在0.03~0.41,排序为单株重>短缩茎纵径>叶柄宽>叶宽>株高>叶柄长>腰粗>短缩茎横径>叶长>株幅>干物质率>净菜率.Vc含量介于72.89~396.82 mg/100 gFW,粗纤维含量介于3.81%~23.00%,亚硝酸盐含量介于0.32~3.13μg/g,硝态氮含量介于16.67~604.72 mg/kgFW.12个数量性状的隶属函数均值(R)介于0.22~0.8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株幅、腰粗、叶长、叶宽和单株重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株幅与腰粗、叶长和叶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腰粗与叶长、叶宽和单株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宽与短缩茎横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476;叶柄宽与短缩茎纵径呈负相关,与干物质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短缩茎横径与单株重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提取到的8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在1.00以上,8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7.45%.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20个供试材料划分为五大类,第Ⅰ类中有5份资源,第Ⅱ类有3份资源,第Ⅲ和第Ⅴ类都只有1份资源,第Ⅳ类共有10份资源,其中,以第Ⅱ类的夏绿2号、春油5号和京绿7号3个品种的商品性最好.[结论]参试小白菜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程度较高,具有丰富的变异程度和多样性;不同小白菜资源营养成分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综合隶属函数和营养成分分析筛选出春油5号和春油1号2个小白菜品种,其露地种植田间综合表现较优,适宜在青海当地推广种植.

关键词: 小白菜 引种 遗传多样性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寒沙地人工林的气流场特征与防风功能

西北植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人工造林是高寒沙地极具生态修复效益与生态挑战的治沙技术.该研究选取青海湖沙地8~10年生的沙棘、乌柳、樟子松和小叶杨人工林作为观测对象,采用手持气象仪结合样方调查方法观测林地2008~2018年的风况环境的时空变化,分析植株附近气流场和防风功能的植物种、高度层和年变化.结果表明:(1)植株株后的气流降幅(20%~85%)和植株有效防护距离(1.0~10.0 m)存在显著的植物种和高度层差异,乌柳和小叶杨(50%~85%,3.5~8.0 m)均大于沙棘和樟子松(20%~65%,1.0~2.0 m).(2)植株附近流速的方位差异表现为株前>株侧>株后,流向上的方位差异较小;多株植物间的南北通道和中心区成为气流高速区.(3)人工林地植物的防风功能主要表现在中下层(风速降幅18%~76%),且表现为樟子松>乌柳>沙棘>小叶杨,在10年间增长了5%~15%,对应各林地地表输沙率近6年降低了30%~90%,临界起沙风速增大2.0~3.0 m/s.研究发现,人工林的防风机制主要为营造植株不同部位的令流速流向差异来削减风能,4种人工林植物的适宜造林规格为1.0~2.0 m.

关键词: 人工林 植株部位 风速风向 防护距离 防风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铯胁迫下青稞幼苗生理指标和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表达的变化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铯胁迫对青稞幼苗和抗逆基因表达的变化,本研究以青稞'昆仑15号'幼苗为材料,采用室内培养法,通过50~400mg/L的氯化铯对青稞幼苗处理10 d,分析青稞幼苗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在6种非生物因素处理下青稞幼苗PAL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氯化铯浓度的增加,青稞幼苗根长、苗长和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在较高Cs+(200~400mg/L)浓度下幼苗根长和苗长显著下降(p<0.05),Cs+浓度(50~400 mg/L)下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表明较高浓度的Cs+影响幼苗的生长.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且在较高浓度下均显著上升(p<0.05),表明较高浓度Cs+对幼苗的细胞膜伤害程度加深,渗透物质增加可以抵抗胁迫逆境.SOD、CAT、APX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分别在100 mmol/L、200mmol/L、100mmol/LCs+下升高到最高值(p<0.05),表明这3种酶共同协作提高幼苗的抗逆力.200 mmol/L氯化钠、150 mmol/L碳酸氢钠、20%PEG6000(干旱)、200 mg/L氯化铯胁迫青稞幼苗5 d,叶片PAL基因表达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分别在第4天、2天、3天、4天升高到最大值(p<0.05).50 μmol/L茉莉酸甲酯和低温4℃处理下叶片PAL基因表达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青稞幼苗对氯化铯胁迫具有一定程度的耐受力,为植物的抗重金属研究机理提供线索.

关键词: 青稞(Hordeum vulgare) 幼苗 氯化铯 生理指标 PAL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辣椒上番茄斑萎病毒检测及鉴定

园艺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对青海辣椒上的病毒病进行调查时发现疑似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tospovirus,TSWV)病样,表现为环斑、坏死等症状.为明确其感染的病毒种类,对其进行了检测和鉴定.对Tospovirus的通用引物进行检测时发现采集的49份样品中有14份样品扩增到了目的条带,序列测定结果显示其与TSWV的同源性最高;同时利用TSWV特异性引物对阳性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全部为阳性;基于克隆的NSs基因序列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其属于TSWV的1个分离物,与中国云南、黑龙江等地分离物相对近缘,而与国外其他分离物相对远缘.在分子鉴定的基础上,利用TSWV的抗体通过Western blot进一步对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也证明采集样品中存在TSWV的感染.这些结果表明青海辣椒上存在TSWV的感染.

关键词: 辣椒 番茄斑萎病毒 青海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